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玉香

作品数:12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小麦
  • 4篇黑麦
  • 3篇染色体
  • 3篇细胞
  • 3篇分子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染色体组
  • 2篇染色体组型
  • 2篇子细胞
  • 2篇抗性
  • 2篇基因
  • 2篇分子标记
  • 2篇分子细胞
  • 2篇白粉
  • 2篇白粉病
  • 2篇白粉病抗性
  • 2篇病抗
  • 1篇代换系
  • 1篇新种质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2篇文玉香
  • 5篇王二明
  • 4篇周文娟
  • 4篇胡含
  • 3篇魏荣瑄
  • 2篇王献平
  • 2篇景建康
  • 2篇傅杰
  • 2篇贾旭
  • 2篇李洪杰
  • 2篇张文俊
  • 1篇李义文
  • 1篇薛民生
  • 1篇庄家骏
  • 1篇张胜雯
  • 1篇朱至清
  • 1篇张艳敏
  • 1篇刘坤凡
  • 1篇向齐君
  • 1篇张相岐

传媒

  • 7篇Journa...
  • 4篇Acta B...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6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培养诱导的普通小麦─黑麦代换系和附加系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被引量:12
1998年
通过组织培养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与八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mack)杂种F0幼胚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2个代换系930498、930483和1个附加系930029。以黑麦(SecalecerealeL.)基因组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证实了黑麦染色体的存在。在有丝分裂中期,经FISH处理的黑麦染色体为黄绿色,明显区别于红色的小麦染色体。染色体配对、C分带、麦谷蛋白电泳分析,证明两个代换系为1D/1R代换。
李洪杰朱至清张艳敏郭北海文玉香贾旭
关键词:黑麦代换系附加系
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成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王献平傅杰景建康文玉香张相歧
关键词: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染色体工程原位杂交
一个多抗小麦-中间偃麦草新种质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20
1997年
经过多年田间和温室接种抗病性鉴定,从(77-5433×中5)杂交组合花药培养后代中选育出一个兼抗大麦黄矮病、条锈、叶锈和秆锈4种小麦主要病害的新种质遗4212。遗4212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在几乎所有的花粉母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21个二价体,这说明遗4212是一个在遗传上业已稳定的整倍体材料。对(遗4212×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的观察表明,遗4212可能是含1对外源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代换系或具较大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的易位系。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对遗4212的有丝分裂中期相、减数分裂后期Ⅰ相和(遗4212×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Ⅰ进行了检测,确证遗4212含1对外源中间偃麦草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遗4212是一个小麦一中间偃麦草代换系,其抗病性来自其携带的1对中间偃麦草。
艾山江.阿布都拉文玉香唐顺学李义文庄家骏贾旭李洪杰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细胞分子生物学
抗白粉病小麦染色体组型的分子标记与生化标记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与小麦第六同源群有关的分子和生化标记,包括DNA探针pSc5·3H3和pSR167以及同工酶Est-5和a-Amy-1,对来自六倍体小黑麦Beagle与普通小麦科冬58杂交后代F1花粉植株的抗白粉病株系M24.M09及M17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24、M09及M17不同程度地含有黑麦染色体成分,而且电泳谱带差别较大,据此推断,M09为6RL的易位系。因此,生化和分子标记不仅可以用于确定外源片段的存在。
张胜雯王二明魏荣胡含梁玉梅文玉香周文娟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组白粉病抗性分子标记生化标记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的甲基化修饰被引量:16
1997年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毒蛋白基因(Bt.toxingene)转进了小麦品种京花5号与86Al。利用点杂交、Southern杂交和PCR等技术鉴定了转化植株的当代和子代,证实了Bttoxingene的导入与对小麦染色体的整合。利用对腺嘌呤(A)与胞嘧啶(C)甲基化敏感与否的限制性内切酶组(medhylation-(un)sensitiverestrictionenzymegroup,MREG)酶切和RCR扩增(MREG-PCR),对转化子代中的Bt基因片段甲基化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郭亮文玉香梁玉梅周文娟胡含苏红魏荣
关键词:小麦甲基化苏云金芽孢杆菌
小麦背景中黑麦1R染色体的遗传变异被引量:8
1997年
运用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来源于中国春×M27(1R/1D代换系)的花粉植株和F2单株染色体组成。发现7个花粉植株中出现7种染色体组成变异类型,每株呈现一类变异;而27个F2单株中,存在11种染色体组成变异类型,变异频率仅为37.0%,低于花粉植株。花粉植株群体中,观察到一个能稳定向后代传递的小麦/1R小片段易位,但F2群体中未检测到小麦/黑麦易位。表明常规染色体工程结合花药培养是有计划、有目的实现异源染色体小片段向小麦转移的简便、高效、快速途径。
王二明景健康文玉香胡含
关键词:小麦黑麦
慈菇蛋白酶抑制剂通过花粉管途径对小麦的导入及转基因植株分析被引量:67
1999年
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rrowheadProteinaseInhbitor,API)是来源于慈菇(Sagittariatrifolia)储藏器官(根茎)的一种天然抗虫物质,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类,能抑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激肽释放酶,对某些鳞翅目、双翅目以及鞘翅目等昆虫有毒杀作用。通过花粉管途径,将构建的含抗虫基因API-A、API-B和选择性标记基因NPT-Ⅱ的质粒pBLAH-A(B)导入3个冬小麦品种(JD-1、8866、866554),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的筛选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表明,Kmr绿苗中有3株为PCR阳性株(866554有2株,JD-1有1株),阳性率为0.29%。用API基因的片段为探针,对Kmr绿苗分别进行基因组DNA的Southern杂交分析,在3株PCR阳性株中都检测出了API基因片段的存在,说明了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对转化阳性植株899554-3的自交后代进行了PCR分析和Southern杂交分析,部分植株表现为PCR和Southern杂交阳性,这表明整合到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用ELISA的方法检测与API基因融合的NPT-Ⅱ基因的表达含量,发现在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为阳性反应的3植株中都显示出NPT-Ⅱ的高含量,为杀虫基因API在转基因小麦中的整合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牟红梅刘树俊周文娟文玉香张文俊魏荣瑄
关键词:慈菇抗虫基因小麦遗传转化API
一个小麦/黑麦小片段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和鉴定被引量:21
1997年
从来源于组合中国春×M27(1R/1D代换系)的8个花粉植株中,分离获得1个小麦/黑麦小片段染色体易位系WER-1-2。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衍生出易位系WER-1-2的原始麦穗含有1条完整的1R染色体和1条长臂端部发生缺失的1R染色体,所缺失部分易位到1条小麦染色体上。推断该易位是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经异常有丝分裂产生的,而非异常减数分裂的产物。表明花药培养是一条实现异源染色体小片段(基因)向小麦转移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王二明文玉香魏荣瑄胡含
关键词:黑麦小麦染色体易位花药培养
Desiccation Alters the Stabi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Pea Seed_borne Mosaic Virus in Pea (Pisum sativum) Cotyledon Cells 被引量:3
1999年
As a seed transmitted pathogen, pea seed_borne mosaic virus (PSbMV) not only replicates in embryonic cells but can also withstand seed desic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PSbMV tolerance to seed desiccation, the authors compared the stability of viral coat protein (CP)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iral particles in the cotyledon cells of pea (Pisum sativum L.) embryos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dehydration process. Before dehydration, when the embryo was fresh and immature, degradation of CP was observed and a predominantly perinuclear distribution of viral particles in the cotyledon cells was evident. After dehydration, when the embryo was dry and mature, degradation of CP did not occur and the perinuclear viral distribution disappeared. Instead, aggregates containing PSbMV CP were found in the cytoplasm.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se aggregates were composed of PSbMV particles. The formation of PSbMV particle aggregates is apparently triggered by seed dehydration and may be favorable to the virus survival in the desiccated embryonic cells.
张景凤刘坤凡文玉香王道文
关键词:DESICCATION
黑麦1R染色体特异性PCR引物的分子证据被引量:15
1999年
根据黑麦(SecalecerealeL.)与小麦(TriticumaestivumL.)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差异,按Koebner设计的引物序列,合成了黑麦特异引物NORR1。运用该引物对不同植物材料进行PCR扩增。观察表明,含有黑麦1R染色体的植物材料均扩增出黑麦的特异带,但含有其他黑麦染色体的小麦种质、普通小麦品种及其近缘物种长穗偃麦草(Agropyronelongatum(Host)Beauv.)、簇毛麦(HaynaldiavilosaShur.)及大麦(HordeumvulgareL.)皆无任何扩增产物。荧光原位杂交进一步显示,NORR1引物的结合位点仅位于1R染色体上核仁组织区。因此可以认为,NORR1引物是在小麦遗传背景中鉴别黑麦1R染色体可靠的分子标记。
王二明邢宏燕张文俊文玉香魏荣瑄
关键词:核仁组织区PCR分子标记黑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