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建军

作品数:80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默沙东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9篇动脉
  • 44篇冠状
  • 42篇冠状动脉
  • 34篇心肌
  • 33篇梗死
  • 30篇心肌梗死
  • 25篇介入
  • 24篇血管
  • 17篇介入治疗
  • 14篇急诊
  • 14篇冠状动脉介入
  • 11篇造影
  • 10篇血管成形
  • 10篇急性心肌梗死
  • 9篇动脉造影
  • 9篇心肌梗死患者
  • 9篇血管成形术
  • 9篇替罗非班
  • 7篇动脉疾病
  • 7篇动脉介入

机构

  • 4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6篇北京世纪坛医...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垂杨柳...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门头沟...
  • 3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滨河医...
  • 1篇通辽市库伦旗...
  • 1篇北京大学第九...

作者

  • 80篇彭建军
  • 33篇胡大一
  • 22篇李田昌
  • 21篇任利辉
  • 19篇雷力成
  • 17篇庞文跃
  • 11篇杨水祥
  • 10篇叶慧明
  • 9篇王佐岩
  • 9篇叶慧明
  • 8篇杨进刚
  • 8篇贾三庆
  • 7篇梁雅
  • 6篇路璐
  • 6篇商丽华
  • 6篇关付
  • 6篇杨明
  • 6篇王佐岩
  • 6篇杨诺
  • 5篇吴旸

传媒

  • 20篇中国医药导刊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6篇2001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版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
2002年
自2000年9月ACC/AHA发布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治疗指南以来,1年多来在此领域又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血小板领域,因此2002年4月ACC/AHA将在JACC和Circulation上发布经修订后的新版的UA和NSTEMI治疗指南.
彭建军
关键词:UANSTEMI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治疗新进展——从CAPRIE、CURE至CLASSICS试验被引量:4
2002年
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支架置入后血栓形成机制的深入理解,抗血小板药物在上述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作用较为温和,且均具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有胃肠道不适和出血,噻氯匹定有骨髓抑制,皮疹和腹泻。氯吡格雷是新的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化学结构上与噻氯匹定类似,是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抗血小板药。近年来,有三个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实了氯吡格雷不但作用强于上述两种药物,而且安全性更好。 CAPRIE是一项随机、双盲的国际性研究,设计的目的是比较氯吡格雷(75mg/d)与阿司匹林(325mg/d)降低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危险的作用,同时评价二者的相对安全性。试验共入选19 185例患者,平均随访1.91年。结果发现氯吡格雷组的缺血性中风。
彭建军
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CURECLASSIC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药物
多媒体技术回顾式病例分析法在PCI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PCI在心血管内科是一项重要和成熟的技术,是心脑血管疾病一门不可或缺的利器.但PCI技术需要系统的培训、长时间的积累方可掌握.我中心对PCI医师的培训进行了多年的摸索,总结了一套以PCI病例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回顾式教学的方法,效果比较满意.
彭建军
关键词:心内科多媒体技术病例分析法
STEMI直接PCI术后病人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病人均行PCI术,根据术后病人是否发生MVA将病例组病人分为MVA组(53例)和非MVA组(60例)。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VA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Tp-e/QT与术后MV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史占比、冠心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脑钠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前心电图参数Tp-e、QT间期、Tp-ec、QTc、QTd、Tp-e/QT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病例组各项心电图参数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缩小。血常规指标、炎性标志物指标、心电图参数对Tp-e/QT产生正向影响,血钾水平对Tp-e/QT产生负向影响。Tp-e/QT为STEMI病人PCI术后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P<0.01)。术前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I(0.822,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6%和89.45%。结论:STEMI病人PCI术后Tp-e/QT比值下降,病人病情有所好转,Tp-e/QT与术后MVA有关,Tp-e/QT比值越大,病人术后MVA风险越高。
周睿彭建军
关键词: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NSTE-ACS患者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肌去极化和复极化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病人180例,入院诊断为NSTE-ACS男11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5.6±10.3)岁,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成功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前和术后24 h内分别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量的心电图(ECG)参数包括QRS时限、QT间期及校正后的QT间期、JT间期及校正后的JT间期,以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之差作为QT离散度,对测值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24 h内患者心电图比较发现,术前和术后24 h内患者平均QRS时限〔(0.09±0.01)s vs(0.08±0.01)s,P=0.01〕、平均校正QT离散度〔(0.09±0.04)s vs(0.06±0.04)s;P=0.001〕、平均校正后JT离散度〔(0.08±0.03)s vs(0.06±0.01)s;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ECG参数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对NSTE-ASC患者成功行经PCI治疗后,其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显著减低。
关付彭建军任利辉叶慧明雷力成赵楠楠杨水祥王福财
关键词:心电图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压力导丝腔内侧压评估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评价压力导丝应用于肾动脉内压力测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经压力导丝测定的压力阶差以及计算的生理学参数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共入选19例患者,其中男15(78.9%)例,年龄49~78岁,平均(62.0±8.5)。入选病例均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测定肾动脉主干直径狭窄(%)程度,对于直径狭窄≥30%的肾动脉主干病变,行压力导丝(Pressure Wire,Radi Medical Systems,瑞典)检查。结果:共25处病变接受压力导丝检查,无并发症。开口病变13处,其余12处为肾动脉主干病变,病变平均长度(12.8±6.1)mm。入选病变狭窄程度为33%~89%,平均(65.5±14.9)%。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直径狭窄程度与压力导丝测定的压力参数及其推算的生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收缩压阶差与平均动脉压阶差之间,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前、后的压力阶差之间,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压力阶差之间,都显示较好的相关性。根据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直径狭窄50%、60%和70%对应的收缩压阶差分别为14.09mmHg、26.00mmHg和46.40mmHg,平均压阶差分别为2.68mmHg、4.98mmHg和8.91mmHg,以及FFR分别为0.96、0.90和0.81。结论:压力导丝应用于肾动脉腔内压力测定,操作简便、安全无并发症、结果可靠。经压力导丝测定的跨病变压力阶差与选择性?
吴旸胡大一彭建军李瑞杰庞文跃任文林
关键词:压力导丝压力阶差肾动脉
高龄ULMCA病变患者PCI治疗临床疗效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LMCA)病变高龄(≥75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的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共85例,与同期行PCI的非高龄(<75岁)ULMCA病变患者进行比较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6±5)月,两组临床基线资料上,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高血压、陈旧心肌梗死、陈旧脑梗死、慢性肾衰竭比例更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EuroSCORE积分和SYNTAX积分更高(P<0.05),但糖尿病比例更低(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CI,高龄组单支架术应用更多(P<0.05),随访研究结果示,高龄组的MACE事件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行PCI的短、中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以接受。
叶慧明彭建军任利辉雷力成王佐岩赵楠楠
关键词: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与肌钙蛋白T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恢复的价值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和早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 (LDSE)在估计梗死面积、预测左室功能、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AMI患者 46例。男 37例 ,女 9例 ,年龄 33~ 76 (5 5 4± 10 8)岁。其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35例 ,溶栓治疗 11例。于发病后 12、2 4、48、72h分别采集静脉血 ,以免疫法检测血cTnT的浓度 ,计算cTnT的平均值 (cTnTavg)。发病后 5~ 10d天行小剂量 (5 μg·min-1·kg-1和 10 μg·min-1·kg-1)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分析给药前后左室功能、室壁运动 ,并计算室壁运动积分 (WMS)和射血分数 (EF) ;每个剂量持续 5min。3个月随访时重复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得EF和WMS。结果  46例患者中 ,LDSE共检出 10 9个心肌运动异常节段 ,其中 6 2个节段为存活心肌 (5 7% ,6 2 / 10 9) ,共有 5 2个节段于 3个月内恢复。cTnTavg≥ 15ng/ml的患者 (B组 ) ,3个月随访时EF值明显小于cTnTavg<15ng/ml的患者 (A组 ) ,而WMS则正好相反 (P <0 .0 1)。接受直接PTCA治疗于发病后 6h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患者 (2 5例 ) ,cTnTavg及 3个月随访时WMS、EF均明显优于 6h后开通的患者 (10例 )。
胡大一张宇晨贾三庆王雷边红彭建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T心功能
不同性别无可纠正危险因素的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征和差异被引量:4
2003年
杨进刚胡大一李田昌彭建军庞文跃倪永斌
关键词:性别胸痛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PG-SGA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营养评估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应用PG-SGA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状况与心功能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入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前临床心衰组(I级)和临床心衰组(Ⅱ~Ⅳ级)。采用PG-SGA行营养评估,同时对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N端前脑钠肽检测,观察PG-SGA指标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心衰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前临床心衰组(P<0.001)。相对于PG-SGA评级营养正常患者,营养不良患者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降低,N端前脑钠肽升高(P<0.05)。PG-SGA评分、前白蛋白水平在心功能Ⅰ~Ⅳ级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PG-SGA可作为该类患者的营养评估的工具;PG-SGA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辅助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潜在指标。
赵晟雷力成杨诺任利辉彭建军李广平薛新颖赵龙廷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营养评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