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利辉

作品数:41 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1篇冠状动脉
  • 14篇介入
  • 10篇心肌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梗死
  • 9篇心脏
  • 9篇血管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预后
  • 7篇介入治疗
  • 6篇动脉疾病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疾病
  • 6篇超声
  • 5篇血管成形
  • 5篇综合征
  • 4篇心脏起搏
  • 4篇心脏起搏器

机构

  • 27篇北京世纪坛医...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门头沟...
  • 3篇北京大学第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日照市中心医...

作者

  • 42篇任利辉
  • 21篇彭建军
  • 14篇叶慧明
  • 12篇雷力成
  • 9篇叶慧明
  • 7篇王萍
  • 6篇刘勇
  • 6篇杨水祥
  • 5篇刘雪玲
  • 5篇王佐岩
  • 4篇刘颖萍
  • 4篇贾凯英
  • 3篇陈策
  • 3篇刘娜
  • 3篇赵楠楠
  • 3篇王佐岩
  • 3篇文哲
  • 2篇陈炜
  • 2篇雷利成
  • 2篇王慧宇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临床荟萃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ULMCA病变患者PCI治疗临床疗效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LMCA)病变高龄(≥75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的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共85例,与同期行PCI的非高龄(<75岁)ULMCA病变患者进行比较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6±5)月,两组临床基线资料上,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高血压、陈旧心肌梗死、陈旧脑梗死、慢性肾衰竭比例更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EuroSCORE积分和SYNTAX积分更高(P<0.05),但糖尿病比例更低(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CI,高龄组单支架术应用更多(P<0.05),随访研究结果示,高龄组的MACE事件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行PCI的短、中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以接受。
叶慧明彭建军任利辉雷力成王佐岩赵楠楠
关键词: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G-SGA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营养评估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应用PG-SGA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状况与心功能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入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前临床心衰组(I级)和临床心衰组(Ⅱ~Ⅳ级)。采用PG-SGA行营养评估,同时对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N端前脑钠肽检测,观察PG-SGA指标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心衰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前临床心衰组(P<0.001)。相对于PG-SGA评级营养正常患者,营养不良患者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降低,N端前脑钠肽升高(P<0.05)。PG-SGA评分、前白蛋白水平在心功能Ⅰ~Ⅳ级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PG-SGA可作为该类患者的营养评估的工具;PG-SGA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辅助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潜在指标。
赵晟雷力成杨诺任利辉彭建军李广平薛新颖赵龙廷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营养评估
急性心梗血管再通后行腺苷负荷超声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刘勇任利辉叶慧明王萍刘颖萍
心率变异性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猝死及干预治疗
目的:评价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以及血运重建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7例,经急性期血运重建或常规药物治疗,1~7d内行24h动态心电图...
任利辉杨水样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
文献传递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的可行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的可行性。方法:72例准备接受血运重建术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周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与代谢扫描,以F-FDG代谢显像在18灌注减低节段内出现≥1分的改善视为存活心肌。同期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左室短轴基底、中间及心尖各节段径向峰值应变(PRS)、圆周方向峰值应变(PCS),比较存活心肌组与非存活心肌组应变参数。结果:常规超声共检出运动异常节段258个,经同位素心肌灌注-代谢扫描诊断存活心肌节段数133个,坏死心肌节段数125个。对照组、存活心肌组的PRS和PCS均明显高于坏死心肌组(P<0.01);对照组与存活心肌组PCS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PRS明显高于显存活心肌组(P<0.01)。以峰值RS≥18.32%、峰值CS≤-10.54%为截断值,预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分别为73.8%、75.6%,特异性分别为89.3%、85.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79。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预测存活心肌是可行的,为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刘勇班允清文哲任利辉王慧宇
关键词:心肌梗死超声心动描记术存活心肌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后给予150mg维持量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前瞻性入选108例成功行PCI的患者,完成试验10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顿服300mg负荷量氯吡格雷,术后按随机数字表分组随机接受每日75mg(n=55)或150mg(n=46)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治疗30d,30d后所有患者接受每日75mg的氯吡格雷治疗直至术后6个月。分别测定术后30和60d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终点包括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以及靶血管的血运重建(TVR)。结果术后30d150mg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75mg组(64.2%±13.3%比52.6%±14.3%,P=0.00),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2组各死亡1例。150mg组MI[1例(1.8%)比3例(6.5%),P=0.405]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4例(7.2%)比6例(13.0%),P=0.714]均低于75mg组。包括死亡、MI及’ⅣR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50mg组亦低于75mg组(13.0%比20.2%,绝对风险降低7.3%)。结论作为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PCI术后的常规用药,给予150mg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可降低择期PCI患者术后长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
任利辉彭建军徐雪丽叶慧明贾凯英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氯吡格雷
63例次永久起搏器更换术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更换原因及更换术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并探讨旧电极的处理方法。方法更换术病人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74岁±8岁(56~9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1例,Ⅱ度和Ⅲ度房事传导阻滞26例。单腔起搏器49例,双腔起搏器8例,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9.25(2~15)年。共更换63例次,其中更换电极13例次。结果起搏器更换术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57例次,电池提前耗竭2例,电极导线不全断裂2例,囊袋感染2例。更换术并发症9例,分别为囊袋血肿4例,电极脱位3例,废弃电极脱入右室2例。更换起搏器时起搏阈值[(0.77±0.40)V]比初次植入时的阈值[(0.60±0.21)V]明显高(P〈0.01)。更换时的电极阻抗[(854±136)Ω]、R波振幅[(12±4)mV]与植入时[(828±176)Ω、(12±4)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主要原网为电池自然耗竭。经测试大部分心窀电极呵以继续使用。起搏器更换术严重的并发症是废弃电极脱入右室,正确的电极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牛。
刘雪玲任利辉叶慧明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国产血管封堵器与血管缝合器用于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将20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Perclose和国产血管封堵器行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与人工压迫相比均显著缩短(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认为Perclose血管缝合器或封堵器均能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但封堵器适用范围更广。
任利辉彭建军
关键词:PERCLOSE血管缝合器血管封堵器止血血管并发症
替格瑞洛对ICR的MVD患者近中期预后的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VD)患者行不完全血运重建(ICR)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多支病变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ICR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50例和氯吡格雷组(B组)65例。记录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手术情况以及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并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结果:A组和B组基线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手术情况、出血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间,A组、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使ICR的MVD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降低,可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杨海永彭建军叶慧明任利辉雷力成王佐岩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预后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特征评分系统对无保护左主干支架术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联用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特征的整体风险分层系统( Synergy Betwee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TAXUS and Cardiac Surgery, SYNTAX)评分和临床特征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The 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EuroSCORE)在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老年人支架置入术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老年ULMCA病变接受支架术治疗105例,根据有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两组,分析GRC评分与SYNTAX积分和EuroSCORE评估方法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EuroSCORE评分MACE组与非MACE组分别为(2.0±2.3)分和(6.5±2.9)分(t=8.18,P=0.002);左主干伴3支病变和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比例高(z。值分别为8.96、6.96,P值为0.011和0.008);MACE发生率GRC高危组55.9%(19/34),较中危组20.5%(9/44)和低危组7.4%(2/27)高(Х^2=19.77,P=0.001)。GRC对MACE的预测价值优于SYNTAX积分和EuroSCORE积分,GRC、SYNTAX积分及EuroSCORE的曲线下面积〈95%cJ分别为0.821(0.730~0.912)、0.586(0.462~0.709)和0.631(0506~0.757)],GRC与SYNTAX积分和EuroSCOR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29、2.63,P〈0.01、P〈0.05)。结论GRC评分较SYNTAX积分和EuroSCORE更好的预测ULMCA病变老年患者的MACE。
叶慧明彭建军任利辉卢彦娜姜浩王萍徐桂玉关付杨水祥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