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加永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精神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抑郁
  • 5篇抑郁症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晚发
  • 2篇晚发性
  • 2篇晚发性抑郁症
  • 2篇脑源性
  • 2篇脑源性神经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抑郁
  • 2篇老年抑郁症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精神病医...

作者

  • 7篇尤加永
  • 5篇袁勇贵
  • 3篇张志珺
  • 2篇史艳艳
  • 2篇侯钢
  • 1篇钱云
  • 1篇刘阳
  • 1篇邓玲珑
  • 1篇刘文
  • 1篇施咏梅
  • 1篇李海林
  • 1篇宇辉
  • 1篇谢世平
  • 1篇张石宁
  • 1篇李晶晶
  • 1篇柏峰
  • 1篇张建

传媒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认知损害与全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恢复期老年抑郁症患者全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是否受损,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认知损害是否关联。方法对16例恢复期老年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14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后,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扫描,用SPM2软件处理图像,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分数各向异性(FA)值。结果(1)HAMD、MMSE评分和神经心理学测试:患者组HAMD和MMSE评分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听觉言语测验[(5.9±2.6)分]、连线测验A[(146±127)s]和B[(264±196)s]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3±1.6)分,(73±25)s和(121±35)s;P〈0.01~0.05]。(2)FA值:患者组低于对照组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顶下回、右侧枕中回、左侧舌回、右侧壳核和右侧尾状核(未校正,P〈0.001)。(3)患者组右侧额上回FA值与连线B测验成绩呈显著负相关(r=-0.556,P=0.049)。结论恢复期老年抑郁症患者多部位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受损,这可能是该类患者认知损害的神经病理基础。
袁勇贵张志珺柏峰宇辉施咏梅钱云刘文尤加永
关键词:抑郁症神经心理学测验
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口服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7.5%、有效率85.0%,对照组分别为75.0%、90.0%,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069、0.457,P>0.05).研究组口干、便秘、头晕发生率,心电图异常率及治疗各时段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阿米替林相当,但氟伏沙明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更适用于伴发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且起效快,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张建尤加永
关键词:抑郁症氟伏沙明阿米替林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
晚发性抑郁症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 探讨晚发性抑郁症(LO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中Alu重复序列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入组183例60-86岁老年人,晚发性抑郁症组(93例,下称LOD组)和正常对照组(90例,下称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分型。结果LOD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X^2=0.241,P=0.886;X^2=0.127,P=0.722),各基因型亚型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次数、病程、HAMD评分、有无精神病性症状、有无自杀企图间差异无显著(P均〉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晚发性抑郁症无显著相关性。
尤加永袁勇贵侯钢谢世平李海林史艳艳邓玲珑
关键词:晚发性抑郁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的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BDNF)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水平的变化,为老年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BDNF和tPA的水平,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评分反映抑郁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958.83±150.20)pg/ml]比较,治疗前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864.23±198.41)pg/m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浆BDNF水平[(929.99±150.90)pg/ml]有升高趋势;患者组治疗前[(13.33±5.35)ng/ml]、治疗后[(11.83±5.02)ng/ml]及正常对照组[(12.53±5.35)ng/ml]间t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血浆BDNF和tPA之间相关无显著性。结论BDNF可以作为老年抑郁症的一个生物学标记,tPA与BDNF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中间调节过程。
尤加永袁勇贵张志珺刘阳张石宁
关键词:抑郁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老年人
不同剂量文拉法辛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文拉法辛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磷酸化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按处理措施不同实验大鼠共分8组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C)、抑郁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0 d组(MD0)、14d组(MD1)及28 d组(MD2)、小剂量(5 mg/kg)抗抑郁剂文拉法辛治疗14 d组(LV1)及28 d组(LV2)、大剂量(10mg/kg)文拉法辛治疗14 d组(HV1)及28 d组(HV2)。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表达的情况。结果抑郁模型组(MD0、MD1、MD2)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阳性细胞数目和积分光密度(IOD)均显著低于NC组(P均<0.05),5 mg/kg文拉法辛明显增加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的表达(P<0.05),但10 mg/kg文拉法辛对海马区p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在5 mg/kg剂量时调节海马区的神经可塑性,pCREB和BDNF可能在抑郁症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李晶晶袁勇贵侯钢张志珺尤加永史艳艳
关键词:文拉法辛应激神经可塑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体型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性抑郁症关系研究
目的 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载脂蛋白E (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major dep...
尤加永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晚发性抑郁症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载脂蛋白E
文献传递
影像基因组学在脑功能研究中的作用
2008年
认知和情感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的明确对研究行为差异和精神疾病易感性是非常重要的。分子遗传学和功能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为探讨认知和行为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人类基因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为人们认识功能基因序列的变异,及进一步了解这些变异对人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巨大帮助。影像基因组学(imaging genomics)是一种遗传关联分析方法,即运用脑功能成像技术来研究基因和脑功能之间关系:其表现型不是某种疾病,而是在特定信息处理过程中大脑的一种生理反应。它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基因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基因易感性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唯一的可能探讨和评估基因多态性与相关脑区功能改关系的方法,比行为评估更敏感、更有效。
尤加永袁勇贵
关键词:功能神经影像学脑功能成像技术基因组学疾病易感性生物学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