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9
- 1997年
- 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唐亚娟①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抗真菌新药,如抗真菌外用药中疗霉舒霜和霉克霜均有较好抗真菌疗效,但比较两者的疗效未见有报导,我们自1996年7月~11月采用瑞士山德士药厂生产的1%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取...
- 唐亚娟
- 关键词:皮肤真菌病药物疗法
- Letterer-Siwe病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5年
- Letterer-Siwe病1例报告唐亚娟Letterer-Siwe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国内报道不多,最近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月。因全身发疹2月伴发热半月于1994年1月11日住我院儿科。患儿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热度在38℃~39...
- 唐亚娟
- 关键词:皮肤病病例报告
- 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被引量:46
- 1999年
- 对60例荨麻疹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CD3+及CD4 +细胞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急性荨麻疹患者CD3+、CD4+改变最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存在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现象 ,在荨麻疹的发病中 ,不但有体液免疫参与 ,而且细胞免疫在荨麻疹的发病中亦有一定的作用。
- 唐亚娟
- 关键词:荨麻疹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T细胞
- 恶性黑素瘤p53、C-erbB_2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探讨
- 2002年
- 为了探讨p53及C-erbB2在恶性黑素瘤(恶黑)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恶黑皮损中p53及C-erbB2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p53的表达与黑素复发、脏器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C-erbB2的表达与恶黑淋巴结转移、复发、脏器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53、C-erbB2在恶黑中的共同表达未发现相关关系。p53、C-erbB2在恶黑中可作为一种生物学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的指标。
- 唐亚娟谈敏谈炎鲁常青陈同钰
-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P53C-ERBB2蛋白表达临床病理
- 皮肤色素痣的4种治疗方法比较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前治疗色素痣有手术、激光、多功能电离子、冷冻等多种方法.我科自1990年至今采用手术切除法、CO2激光法、多功能电离子法、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色素痣,并对其中25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唐亚娟孙朗炎康定华徐春兴康莉郑云燕
- 关键词:色素痣手术切除法物理疗法
- nm23蛋白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 2003年
- 目的:探讨nm23蛋白在恶性黑素瘤(恶黑)中的表达及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对30例恶黑中nm23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nm23的表达与恶黑淋巴结转移、有复发、脏器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0.001)。结论:nm23蛋白表达对恶黑的转移、复发具有负调控作用,nm23蛋白低表达恶黑具有高转移潜能,而高表达者预后相对好,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脏器转移率均低,生存期长。
- 唐亚娟谈敏谈炎鲁常青陈同钰
-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NM23蛋白临床病理
-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等综合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1年
- 采用小剂量泼尼松及转移因子等综合疗法治疗67例白癜风,结果痊愈33例(49.25%),显效20例(29.85%),有效9例(13.43%)。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25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而CD8+则升高,P<0.01。对其中20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动态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CD8+则有下降,P<0.05。
- 唐亚娟
- 关键词:白癜风泼尼松T淋巴细胞亚群综合疗法
- 3种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12
- 2000年
- 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3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120例甲真菌病患者,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特比萘芬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及氟康唑,伊曲康唑疗效优于氟康唑。3种药物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真菌学阴转率、复发率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 唐亚娟
- 关键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甲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