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文蛤属(Meretrix)16S rRNA基因及ITS1序列的系统学分析被引量:37
- 2006年
- 利用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及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分析的方法,以近缘属的青蛤(Cyclinasinensis)为外群,对文蛤属的文蛤(M.meretrix)、丽文蛤(M.lusoria)、帘文蛤(M.lyrata)和斧文蛤(M.lamarckii)4种贝类进行了系统学研究。经ClustalX多重比对及DNAsp软件分析后,用PAUP4.0分析软件,计算出种间序列的碱基转换/颠换频率,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帘文蛤与该属其他三种的分歧时间较早,两类序列与其他种类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分别在0.25866—0.28218和0.15644—0.20104之间。文蛤与丽文蛤间的16SrDNA及ITS1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4805和0.04201,拓扑结构图显示关系很近,并且二者的分布区大面积重叠,其序列间的转换/颠换频率接近种内单元型(haplotype)间的序列变化,鉴于它们的贝壳形态有一定差别,应归为同一个种内的不同地理亚种比较恰当。
- 潘宝平吴琪张素萍宋林生卜文俊
- 关键词:文蛤RRNA基因ITS1
- 青蛤(Cyclina sinensis)贝壳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1
- 2009年
- 随机抽取中国及日本海域的1龄青蛤(Cyclina sinensis)245个,分别测量其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壳重及软体部重等形态学和生产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的壳高对软体部重相关系数r1y和直接影响通径系数Pi分别达到了0.953和0.938,统计检验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壳高对软体部重的决定系数R21为0.9080,多元回归分析亦显示出青蛤的壳高与软体部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实验结论认为,壳高对青蛤的生产性状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青蛤种质选育的重要甄别性状。
- 高玮玮袁媛潘宝平吴琪
- 关键词:青蛤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 计算机与传感器在定量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中的应用研究
- 2018年
- 设计了以计算机、采集器、2-Axis ForcePlatfore为基础的数字化实验,清晰展示并定量分析了在瞬间完点的人体站起过程中重心上移,经历先失重后超重;人体下蹲过程中重心下移,经历先超重后失重。定量分析了超重、失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数字化实验教学建议。
- 陈洪云张鹏吴琪
- 关键词:数字化
- 我国重要帘蛤科(Veneridae)贝类的16S rRNA序列系统学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文对我国隶属于帘蛤科(Veneridae)10个亚科、17个属、20种贝类的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系统学分析,上述动物的16S rRNA片段长度在438—648bp之间,利用PAUP软件包在对序列比对基础上构建了邻接系统树(NJ)和最大拟然系统树(ML)。16S rRNA数据显示,我国帘蛤科贝类由三个主要分支组成,美女蛤亚科中的加夫蛤属(Gafrarium)可能是一个单型属,该属与美女蛤属合并为加夫蛤属比较恰当。帘蛤亚科与雪蛤亚科应属于不连续的分类单元。另外,青蛤亚科与仙女蛤亚科均应作为独立的亚科存在。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修订后的帘蛤科形态分类观点一致。
- 赵婷吴琪潘宝平
- 关键词:双壳类帘蛤科RRNA基因
- 巨蛎属牡蛎(Drassostrea)Bindin研究
- 巨蛎属牡蛎(Crassostrea)在世界海域广泛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海产养殖双壳类。每到繁殖季节,雌、雄个体分别将卵子和精子排放到开放的海水环境中,同种精子和卵子之间的识别和粘附是...
- 吴琪李莉张国范
- 关键词:基因组
- 文献传递
- 缀锦蛤亚科(Tapetinae)贝类线粒体DNA序列的系统学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采用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序列扩增和测序方法,对隶属于缀锦蛤亚科5属7种动物进行了系统学分析。经Clustal X多重比对和PAUP4.10软件分析,得到种间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邻接(NJ)系统树。实验数据显示,缀锦蛤亚科为遗传连续的同源类群,其中的浅蛤属(Gomphina)、缀锦蛤属(Tapes)和蛤仔属(Ruditapes)亲缘关系较近,结果与Fischer-Piette等(1971)的缀锦蛤亚科的分类方案基本一致。另外,菲律宾蛤仔R.philippinarum和杂色蛤仔R.variegata是蛤仔属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的一个组群,尽管两种贝类有明显的重叠分布区和相近的贝壳形态,但二者间的16S rRNA和COⅠ序列遗传距离均达到了物种间差别。结果支持庄启谦(2001)有关菲律宾蛤仔与杂色蛤仔的形态分类及分布区划分的观点。
- 潘鹤婷袁媛吴琪张素萍潘宝平
- 关键词:RRNA基因分子系统学
-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精子bindin蛋白基因研究
- 牡蛎为世界性分布种类,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结合素蛋白(bindin)是巨蛎属牡蛎精子顶体的主要成分,它与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识别作用有关。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Fucose binding lectin repeat, F-le...
- 吴琪
- 关键词:牡蛎正选择
- 文献传递
-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45
- 2010年
- 东准噶尔琼河坝桑德乌兰斑岩铜钼矿区含矿花岗斑岩透长石、石英斑晶粒内破裂构造发育,锆石普遍发育具核内破裂构造或碎裂状的核。破碎的锆石核与透长石、石英斑晶可能形成于深部岩浆房。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破碎变形的锆石核年龄为442.2±3.5Ma,锆石环带的年龄为412.7±3.3Ma,前者代表破碎变形锆石的形成时间,后者代表斑岩侵位与结晶的时间。Hf同位素结果显示,破碎的有核锆石与其外环带具一致的εHf(t)初始值与tDM2模式年龄,它们可能为同一岩浆或成因相同的岩浆不同阶段结晶的产物。这意味着琼河坝地区在早古生代(至少在442Ma)就开始有弧岩浆活动。幔源特征的εHf(t)值(10.3~15.1)与较老的模式年龄(tDM2=469~761Ma)显示形成研究区花岗斑岩的岩浆可能源于晚元古代-奥陶纪玄武质地壳的部分熔融。
- 张永梁广林屈迅杜世俊吴琪吴琪张征峰董连慧
- 关键词:花岗斑岩HF同位素东准噶尔
- 帘蛤科两种经济贝类种群的ITS-1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养殖群体和青蛤(Cyclinasinensis)的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经过PCR扩增、连接与测序后,得到硬壳蛤ITS-1的长度为718~724 bp,青蛤的为665~683 bp,序列用ClustalX1.83多重比对后,在725 bp组成的同源片段中有714个碱基序列为保守位点,通过DNAsp软件分析,该种群的核酸多态性指数Pi为0.00302,每位点Eta为0.00304,并检测出4个单倍型(Haplotype)序列.青蛤在由695 bp组成的同源片段中有644个碱基序列为保守位点,该种群的Pi为0.03071,每位点Eta为0.0378,共测出6个单倍型(Haplotype)序列.利用PAUP4.10软件计算出每个种群内单倍型序列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其中,硬壳蛤的遗传距离仅为0.0014~0.0056,说明其DNA遗传多样性的丰度较低;而野生青蛤种群的遗传距离为0.0036~0.0105,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文章还初步讨论了双壳类遗传多样性变动的因素及种质保护等问题.
- 吴琪潘鹤婷潘宝平
- 关键词:帘蛤科硬壳蛤青蛤ITS-1序列
- 巨蛎属(Crassostrea)四种牡蛎精子Bindin蛋白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Fucose binding lectin)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提取巨蛎属中熊本牡蛎、葡萄牙牡蛎和日本巨牡蛎的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三种牡蛎的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Fucose binding lectin,F-lectin),结合GenBank中长牡蛎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的序列利用邻接法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并利用非同义替换率和同义替换率之间的比值分析了巨蛎属四种牡蛎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上可能的受正选择的位点。结果表明,四种巨蛎属牡蛎的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序列中长牡蛎与葡萄牙牡蛎的F-lectin比长牡蛎与熊本牡蛎的关系更近,葡萄牙牡蛎三种单倍型(an1,an2,an3)定位在不同的支上,an1与长牡蛎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的关系更近,an2与an3与熊本牡蛎之间的关系更近。在巨蛎属中,海藻糖凝集素结构域的3D模型中,发现五个可能的受正向选择的位点(40,66,67,123,125),并且这五个位点都围绕在三个重要的识别氨基酸(H37,R64,R70)周围,推测这五个正向选择位点也许与牡蛎种特异的受精识别有关。
- 吴琪李莉张国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