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祥

作品数:108 被引量:1,05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4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0篇盆地
  • 30篇油气
  • 16篇四川盆地
  • 14篇页岩
  • 12篇地球化
  • 12篇地球化学
  • 11篇源岩
  • 11篇烃源
  • 11篇勘探
  • 10篇烃源岩
  • 10篇化学特征
  • 10篇海相
  • 10篇成藏
  • 9篇储层
  • 8篇地层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地质
  • 8篇油气勘探
  • 7篇同位素
  • 7篇孔隙

机构

  • 9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2篇中国石化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南京大学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5篇长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08篇刘光祥
  • 23篇罗开平
  • 22篇潘文蕾
  • 16篇彭金宁
  • 14篇吕俊祥
  • 11篇邓模
  • 10篇黄泽光
  • 9篇钱一雄
  • 9篇吉让寿
  • 8篇丁道桂
  • 8篇吴小奇
  • 8篇曹清古
  • 8篇蔡立国
  • 8篇高长林
  • 7篇陈迎宾
  • 7篇张长江
  • 6篇曹涛涛
  • 6篇秦德余
  • 6篇王彦青
  • 6篇管宏林

传媒

  • 47篇石油实验地质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海相油气地质
  • 4篇“全球构造、...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第九届全国固...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显微组成对泥页岩有机孔发育的影响——以川东地区海陆过渡相龙潭组泥页岩为例被引量:31
2018年
川东地区龙潭组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了探讨该套泥页岩中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氮气吸附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实验,获得了孔隙结构参数,分析了其与有机碳、矿物成分、镜质体反射率以及有机岩石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滨岸沼泽、潮坪潟湖和浅水陆棚相泥页岩矿物组成以粘土矿物为主,石英含量低;有机质以镜质组为主,其内有机孔发育很差,但在有机质内部及边缘发育一定量的微裂隙。深水陆棚相泥页岩具有高石英含量、低粘土矿物含量的特点,有机质以腐泥组和固体沥青为主,有机孔发育较好。滨岸沼泽、潮坪潟湖和浅水陆棚相泥页岩的微观孔隙体积与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或相关性不明显;而深水陆棚相高TOC页岩具有比低TOC页岩更高的孔隙体积。综合文章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在高成熟阶段,镜质组和固体沥青不是有机孔发育的主要贡献者,而腐泥组是有机孔发育的最有利的组成。因而,在对川东地区海陆过渡相甚至其他地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进行储层评价时,有机显微组分应该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被考虑在内。
曹涛涛曹涛涛刘光祥曹清古
关键词:龙潭组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13
2021年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是陆相页岩气的主要研究层段之一,目前正处于勘探攻关的重要阶段。页岩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层储集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明确页岩气富集机理的关键。采用总有机碳含量、全岩X衍射、N_(2)吸附-高压压汞孔径联合实验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多种实验测试方法对其孔隙结构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自流井组页岩粘土矿物含量高,介于38.8%~67.3%,平均为52.8%。孔隙类型以矿物基质孔隙为主,有机质孔次之,微裂缝局部发育;N_(2)吸附滞后环反应主要发育平行板状狭缝型孔隙,同时含有少量墨水瓶型孔;主要孔径分布区间为中孔,大安寨段与东岳庙段相比,由于微孔比例偏低,宏孔比例偏高,所以中值孔径与孔体积较大、比表面积相对较小。自流井组页岩储层孔体积与比表面积主要由粘土矿物决定,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TOC呈负相关或无关,主要由于有机质内镜质体与丝质体不发育孔隙,以及可溶有机质对孔体积和吸附位的占据。研究成果对研究区陆相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姜涛姜涛刘光祥金之钧刘全有刘光祥王鹏威胡宗全杨滔王冠平
关键词:孔隙结构四川盆地
川西地区二叠系烃源岩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川西地区什邡剖面二叠系进行系统的采样研究,发现不同沉积相对应不同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Ba、Cr、Ni、Cu、Zn等生物发育的营养型元素富集,反映出具高的生物生产率;V/(V+Ni)值、V/Cr值、Sr/Ba值可以很好地指示有机质保存环境。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层段有机质丰度、沉积相与海侵―海退旋回的关系、有机质保存环境及生物繁茂程度等反映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互吻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判别沉积相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张长江刘光祥曾华盛张关龙
关键词:二叠系微量元素烃源岩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南川地区娄山关群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四川盆地南川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储层主要为台地边缘滩沉积,以白云岩为主。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白云岩化、溶蚀、破裂、胶结充填及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形成有重要贡献的成岩作用是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根据白云石标型特征、有序度、碳氧同位素的分析,认为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因有3种:准同生、混合水以及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以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为主。储层发育3期溶蚀作用:大气淡水溶蚀、埋藏溶蚀和表生溶蚀,以表生溶蚀作用为主。白云岩化作用和表生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而胶结、充填作用破坏了大量的原生和次生孔隙,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蒋小琼管宏林刘光祥李建明罗开平颜佳新叶恺韩彧
关键词:成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四川盆地
氮气吸附法—压汞法分析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7
2016年
利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联合表征下扬子皖南地区二叠系页岩的孔隙分布、孔隙度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二叠系页岩中发育的孔隙以微孔和大孔为主,其中微孔的体积占页岩总孔隙体积的33.63%~81.08%,平均为56.45%;联孔孔隙度明显高于压汞孔隙度,平均增加96.06%;页岩在微孔和过渡孔-大孔区间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微孔的分形维数比过渡孔-大孔更加分散,说明页岩中微孔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要高于过渡孔-大孔;微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含量、比表面积和生烃潜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过渡孔-大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含量、石英含量呈负相关性,与比表面积和粘土矿物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微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变化较小,过渡孔-大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明显降低,且分形维数对埋深的敏感性高于孔隙度.
曹涛涛宋之光刘光祥尹琴罗厚勇
关键词:二叠系页岩分形维数压汞法
川西地区须四段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明确川西地区须四段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利用露头及岩心观测、铸体薄片分析、储层物性测试、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四段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粒岩屑砂岩,分选好,磨圆度较差到中等,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和压结式。平均孔隙度为6.22%,平均渗透率为0.279 mD。次生孔隙主要包括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构成主要储集空间。相对优质储层受沉积相、碎屑组分、岩石结构及成岩作用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三角洲平原叠置分支河道是有利的沉积微相。石英含量高,岩屑含量低,分选好的中粒岩屑砂岩储集性能最佳。长石及岩屑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占总面孔率的85%左右,可以有效增加储集空间,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裂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渗透率,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有积极作用。
徐康刘光祥胡文瑄罗开平陈迎宾宫晗凝张方君
关键词:储层特征主控因素沉积微相成岩作用
中国盆地形成的三大活动构造历史阶段被引量:21
2005年
中国大陆的组成复杂而不均一,是历史上多个小型陆块会聚形成的复合大陆,基底结构各异,形成时代先后不一。中国各盆地的形成和分布取决于中国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成盆体制的变化。中国盆地的形成经历了古中国陆、古亚洲陆和新亚洲大陆形成3个阶段。在陆缘和陆内两大优势的成盆构造-热体制作用下,分别形成了古中国/古亚洲构造环境的古生代盆地,新亚洲构造环境下的中新生代盆地。其中,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在会聚缩合的大陆内部,历经了3次构造变格:第一变格期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第二变格期为晚白垩世—始新世和渐新世、第三变格期为渐新世和新近纪—现今。中新生代的盆地叠加、改造了古生代盆地。
徐旭辉高长林黄泽光范小林刘光祥周小进翟常博单翔麟吉让寿秦德余张渝昌
关键词:盆地
中国南方志留系泥质岩盖层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天然气勘探研究的现状,总结确定了泥质岩演化阶段与封堵性能的对应关系。根据地质条件下岩石平均孔隙的直径与油气分子的大小,动态地评价了中国南方志留系盖层单剖面封盖条件,重点评价了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到现今的川东北地区、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和江汉地区志留系盖层封盖能力的变化情况,认为这种评价可为天然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张长江潘文蕾刘光祥管宏林
关键词:泥质岩盖层志留系
江汉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隆升的裂变径迹记录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史模拟能再现样品的温度历史,反映盆地因构造、沉积因素所致的沉降或隆升。印支期受北部秦岭海槽闭合造山的影响,中扬子地块腹部主要表现为地层的轻微褶皱和隆升,变形程度相对较弱;燕山期是江汉盆地海相层系主要的变...
罗开平刘光祥
关键词: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文献传递
川东地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吸附性能被引量:6
2020年
川东地区龙潭组/吴家坪组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其含气性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制约着页岩气的勘探和研究。通过对泥页岩开展地球化学、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参数和甲烷吸附等测试,分析了有机碳含量等参数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川东南龙潭组至川东北吴家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的环境依次为滨岸沼泽、潮坪泻湖、浅水陆棚相和深水陆棚。龙潭组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和煤层,有机碳含量较高,多在2%以上;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为主,平均含量在42%~70%,随沉积环境变化,黏土矿物组合面貌由以伊蒙混层+高岭石+伊利石为主转变为伊蒙混层+伊利石为主;吴家坪组岩性为硅质页岩和灰岩,有机碳含量为6.56%~7.15%;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黏土矿物和方解石。龙潭组泥页岩干酪根类型为III型,有机质孔在镜质体和惰质体中发育较差、黏土矿物孔为优势孔隙类型;吴家坪组有机质为Ⅱ1型,有机质孔为主要的孔隙类型,主要发育在腐泥质和固体沥青中。采用三元Langmuir模型对过剩吸附曲线进行校正后,在>5 MPa时,绝对吸附量明显高于过剩吸附量。龙潭组泥页岩的兰氏体积普遍较高,介于2.19~6.98 cm^3/g,吴家坪组泥页岩的兰氏体积为2.08~3.96 cm^3/g,龙潭组泥页岩较高的兰氏体积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关。TOC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是龙潭组/吴家坪组泥页岩兰氏体积的主控因素。由于这两套泥页岩中有机质孔发育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质对甲烷的吸附方式可能明显不同。吴家坪组泥页岩中有机质通过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促进甲烷吸附,而龙潭组Ⅲ型干酪根表面吸附及长链结构线性分配提高了甲烷吸附能力。海陆过渡相页岩中富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使其吸附能力显著增加,陆源碎屑石英含量的增加会降低泥页岩的吸附能力。
曹涛涛曹清古刘虎邓模刘光祥
关键词:孔隙类型影响因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