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云飞
- 作品数:116 被引量:7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于规范肝癌命名的建议被引量:7
- 2021年
- 目前肝癌的命名很不规范,并与胆管癌命名混淆,作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为规范今后肝癌的命名与分类提供参考。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的前言部分指出: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本文就上述相关名称作详细分析并提出更正建议。
- 陈敏山徐立张耀军周仲国郭荣平元云飞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命名法
- 吲哚靛青绿潴留率对评估肝癌手术风险的价值被引量:8
- 1996年
- 为评估吲哚靛青绿潴留率对预测肝癌手术风险的价值,对161例经剖腹探查的肝癌病人作术前检测吲哚靛青绿15分钟潴留率(ICGR15)及常规肝功能试验。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分为三组:肝功能代偿良好组109例,轻度不全组35例,重度不全组17例。结果:三组常规肝功能试验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ICGR15值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根据ICGR15值分为A、B、C三组,A组小于10.0%;B组为10.0%~20.0%;C组大于20.0%。A、B、和C三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1.6%、30.9%及81.0%,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ICGR15是评估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较好的指标,可用于预测肝癌手术的风险性。
- 元云飞李国辉李锦清张亚奇陈敏山郭荣平林小军
-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风险评估
- 肝癌术前ICG_(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被引量:56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术前正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是避免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吲哚靛青绿储留率(indocyaninegreenretentionrateat15min,ICGR15)被认为能准确而灵敏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本研究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前ICGR15在评估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作用,分析ICGR15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关系,并与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方法:分析225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常规肝功能检查、Child-Pugh分级及ICGR15的测定结果。结果:肝硬化患者及无肝硬化患者ICGR15均值分别为(9.90±6.20)%、(7.41±3.80)%,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中、重度肝硬化患者的ICGR15均值分别为(8.49±5.00)%、(10.70±5.70)%、(15.77±9.6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发生腹水、黄疸患者的ICGR15均值分别为(11.49±6.80)%、(12.09±7.10)%,分别显著高于无腹水、无黄疸患者(8.53±4.90)%、(8.96±5.30)%(P<0.05)。将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多种因素以enter法引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ICGR15对术后发生腹水、黄疸均有显著影响(P<0.05)。Child-PughB级患者的ICGR15均值为(15.25±8.60)%,显著高于Child-PughA级患者(8.85±5.10)%(P<0.01);212例Child-PughA级患者中有67例ICGR15大于10%。
- 劳向明张亚奇关远祥郭荣平林小军元云飞李锦清李国辉
- 关键词:肝脏储备功能术前腹水黄疸肝功能衰竭
- 原发性肝癌的二步切除(附13例报告)被引量:6
- 199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获得二步切除的途径和围手术期的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1996年9月,我科二步切除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3例。术中肝固有动脉结扎(HAL)和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EIT),术后放疗1例;术中多模式治疗,即OAE,HAL,EIT和微波固化1例。11例经导管或术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1~5次。结果:此13例肝癌治疗后,肿瘤最大径从10.6±1.5cm缩小为6.6±1.8cm;2例AFP降为正常,其中1例仍发现存活的肝癌细胞。手术方法均为不规则肝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其余12例中,术后4例并发肝功能不全。结论:TAE是肝癌获得二步切除重要的途径,二步切除较易并发肝功能不全。
- 元云飞李锦清张亚奇陈敏山郭荣平林小军李国辉
- 关键词:二步切除肝肿瘤原发性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38例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转移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38例患者共78个结节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消融术后肿瘤结节的完全消融率为93.6%(73/78),局部复发率为6.8%(5/73),未出现主要并发症。首次消融后患者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8.7%、53.6%、42.2%。结论微波消融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手段。
- 刘英俊郑云蒋怡洲元云飞
- 关键词:微波消融肿瘤转移超声检查
- 结直肠癌侵袭性与脾酪氨酸激酶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4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Syk基因在 12 0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和表达情况。 结果 12 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48例未检测到SykmRNA的表达 ,而癌旁正常组织均有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3 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 0 .8% )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0 0 5 )。在淋巴结转移的 5 6例中 ,2 4例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而无淋巴结转移的 64例中 ,13例发生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0 8)。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 ,均无SykmRNA的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中 ,SYK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导致其mRNA的失表达 ,从而引起结直肠癌的侵袭性增强 ,它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侵袭转移的又一种机制。
- 杨祖立汪建平元云飞蔡世荣黄美近
- 关键词:结直肠癌甲基化癌旁正常组织癌侵袭酪氨酸激酶
- 超声造影引导复发性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复发性肝细胞癌(HCC)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肝胆科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复发性HCC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80个肿瘤灶)行超声造影引导复发性HCC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39例,58个肿瘤灶)同期行普通超声引导复发性HCC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增强CT检查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无瘤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增强CT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5.7%(66/69)、82.1%(32/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1.3±10.8)个月、(12.6±10.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常规超声显示不清的复发性HCC病灶,顺利实施引导消融的过程,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但并不能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 李启炯郑云邹如海邱际亮王俊元云飞李安华
- 关键词:超声造影
- 肝细胞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的手术疗效分析
- 背景与目的:目前,合并肝硬化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徼创治疗、肝移植、手术治疗等均可考虑选择,极富有争议,亦缺乏统一的标准。尽管肝癌行TACE、RFA、PEI等治疗的患者数量远远超过手术切除者...
- 元云飞洪健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合并肝硬化疗效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移植
- 文献传递
- 48例复发性肝细胞癌再次切除术后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细胞癌行再次切除术后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江西省人民医院1995年7月至2003年7月48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再次肝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和复发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再次肝切除术前全身状况、复发的出现时间及生存期等,根据随访结果计算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患者再次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6.3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3%、45.8%、27.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8%、25.0%、1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TNM分期、原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影响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原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有无血管侵犯、复发肿瘤病理分级和AFP水平影响再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复发间隔时间短(≤24个月)、复发肿瘤直径>5cm、复发肿瘤TNM分期越晚,提示再次切除术后预后不良。
- 陈小菁周凯李斌奎黄亮李锦清张亚奇元云飞
- 关键词:肝细胞癌复发再切除预后
- 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对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癌组织中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SYK(L)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细胞学实验等方法,探讨SYK(L)对肝癌侵袭与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1例肝癌组织及其匹配癌旁肝组织中SYK(L)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细胞学实验检测SYK(L)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并在临床标本中进一步验证SYK(L)与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11例肝癌组织中SYK(L)表达(41.2%,87/211)低于癌旁肝组织(92.4%,195/211)(P<0.001);肝癌SYK(L)表达与术前AFP水平(P=0.012)、肿瘤直径(P=0.034)、卫星结节(P=0.015)、血管侵犯(P=0.003)和细胞分化程度(P=0.005)相关。Transwell小室侵袭性实验提示SYK(L)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且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SYK(L)可下调MMP9和MMP2 mRNA的表达水平。在211例肝癌组织中,SYK(L)与MMP9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0.601,P<0.001)。【结论】肝癌中SYK(L)蛋白表达降低;SYK(L)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
- 杨龙君洪健廖亚帝王莉李斌奎元云飞
- 关键词:肝细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