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璐

作品数:23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三维重建
  • 12篇成像
  • 11篇女性
  • 11篇磁共振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在体
  • 6篇子宫
  • 5篇数字化
  • 5篇提肌
  • 5篇肛提肌
  • 4篇韧带
  • 4篇盆腔
  • 4篇骶前
  • 4篇骨盆
  • 4篇MRI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成像
  • 3篇数据集
  • 3篇脱垂
  • 3篇盆腔器官

机构

  • 23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黄璐
  • 21篇陈春林
  • 21篇刘萍
  • 18篇彭程
  • 17篇陈若兰
  • 15篇陈兰
  • 12篇郭传家
  • 7篇唐雷
  • 6篇王俊
  • 5篇段慧
  • 5篇廖科丹
  • 5篇钟世镇
  • 5篇黄志霞
  • 5篇谭欢庆
  • 4篇王建平
  • 3篇任道坤
  • 1篇余艳红
  • 1篇陈瑞莹
  • 1篇苍鹏
  • 1篇李维丽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2013年粤...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妇产与遗传(...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MRI评价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肛提肌改变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背景已有报道显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盆底支持结构改变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密切相关,但目前就术后盆底支持主要结构——肛提肌发生了何种改变尚无报道。目的采用动态MRI及三维重建的方法观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前后肛提肌的形态变化特点,为临床了解术后盆底障碍性疾病(P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研究标准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ⅠA2~ⅡA2期宫颈鳞癌并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3例,收集并对比其术前2周内和术后1年静态和最大屏气用力状态下MRI数据,三维重建出骨盆及肛提肌,利用二维MRI图像观察髂尾肌、耻骨直肠肌和肛提肌耻骨联合附着处形态的变化,利用三维模型检测肛提肌体积、肛提肌板角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和前后径、耻骨肌耻骨附着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结果术后11例(33.3%)髂尾肌发生"漏斗状"改变,10例(30.3%)耻骨直肠肌形态发生"U型""O型""不规则型"改变,19例(57.6%)肛提肌耻骨附着处发生"波浪形"和"缺损"改变。三维模型显示,术后肛提肌体积缩小了3.81 cm^2,肛提肌板角度增大了4.13°,耻骨肌耻骨附着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增大0.94 mm,肛提肌裂孔横径、前后径无明显变化。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部分与肛提肌支持力密切相关的形态和参数发生改变,术后肛提肌发生了趋向于盆底松弛改变的形态变化,可为临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陈硕臻刘萍陈春林陈兰彭程黄璐龚时鹏苏桂栋乔文俊唐连陈金洋
关键词: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肛提肌三维重建
孕晚期女性肛提肌及邻近结构磁共振三维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初孕妇27例,均为单胎、头位,孕30~40周,宫高、腹围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孕前及孕期均无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对照组为无SUI、POP临床症状的未育健康青年妇女志愿者25例。运用磁共振(MRI)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妊娠晚期及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对比两组阴道形态、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肛提肌参数以及膀胱颈、宫颈和肛直肠连接处到耻尾线(PCL)的距离。结果对照组中肛提肌裂孔均为“V”形,孕妇组肛提肌裂孔22例“V”形,5例“U”形,孕妇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较对照组增大[LH-L,(60.01±6.63)mm VS.(54.03±5.09)mm,P〈0.01],横径增大[LH-W,(36.61±3.58)mm vs.(32.58±4.09)mm,P〈0.01],耻骨直肠肌两侧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增大(左侧LSG-L(23.19±3.42)mm VS.(18.79±2.52)mm,P〈0.01;右侧LSG-R(22.10±3.58)mm vs.(18.34±2.50)mm,P〈0.01],肛提肌板角度增大[LPA(49.93±4.38)°VS.(42.94±4.38)°P〈0.01],肛提肌体积变小LVOL(24.57±5.76)cm3 VS.(33.91±6.28)cm2,P〈0.01].邻近结构阴道形态发生变化,对照组阴道形态均为“H”形,孕妇组21例“H”形,6例近“v”形,孕妇组器官到PCL的距离较对照组均变小(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肛提肌结构发生重塑,趋向松弛改变,邻近阴道形态可发生变化,器官位置下移。
刘萍陈若兰陈春林廖科丹王月祉陈兰彭程黄璐王建平谭欢庆唐连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孕晚期盆底磁共振三维重建
在体成年女性骶前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TA)原始数据集的在体成年女性骶前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采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成年女性腹盆腔CTA原始数据集并运用Mimics 10.01软件成功构建18例在体女性骶前血管网三维模型,观察骶前区域血管并测量其与周围结构的距离。结果 (1)66.7%(12/18)骶正中血管走行于骶岬中点偏右,且在第一骶前孔水平距左侧第一骶前孔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20.37±3.44)mm;33.3%(6/18)骶正中血管走行于骶岬中点偏左,且在第一骶前孔水平距右侧第一骶前孔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28.40±4.32)mm。(2)在骶岬水平,与骶正中血管左右毗邻最近的大血管分别是左侧髂内静脉和右侧髂内动脉,平均距离分别为(22.08±7.34)mm和(24.31±8.79)mm。(3)骶岬至骶前第一横干静脉的平均距离为(42.10±7.46)mm。结论 (1)基于CTA原始数据集并利用Mimics软件能构建出在体成年女性骶前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可清晰显示骶前血管网并能测量相关数据,为骶前手术安全区域提供解剖学依据。(2)根据测量结果推测出骶前最大相对无血管区域是上界为骶岬下10 mm、下界为骶岬下方40 mm、30mm×20mm的矩形区域。
彭程刘萍陈春林陈兰陈若兰郭传家黄璐段慧黄志霞王俊
关键词:在体三维模型CT血管成像
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后患者肛提肌长期变化
2022年
目的采用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RH)后1、5年患者肛提肌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采集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盆底MRI,重建骨盆及肛提肌三维模型;测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肛提肌裂孔横径(LH-W)、前后径(LH-L)、肛提肌板角度(LPA)、肛提肌体积(LVOL),双侧肛提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间距(LSG)、髂尾肌角度(ICA)及厚度(ICT)、耻骨直肠肌厚度、M线及H线长度的差异。结果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T及耻骨直肠肌厚度逐渐变薄、M线逐渐延长,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静息态下LVOL较术前减小(P<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A及LPA均较术前增大而LVOL减小(P均<0.05)。结论宫颈癌RH术后患者髂尾肌、耻骨直肠肌逐渐萎缩变薄,盆底支持能力逐渐减弱。
卢逸嘉陈春林刘云鹭黄璐冯婕刘萍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子宫切除术肛提肌
健康青年女性在体子宫主骶韧带的三维重建及测量
目的:利用MRI数据构建健康青年女性在体子宫主骶韧带的三维模型并测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招募25名南方医科大学青年健康未育女性志愿者,在静息相对其行薄层T2加权扫描,获取相应数据集,利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构建子...
陈春林黄璐陈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
在体成年女性子宫动脉数字化MR血管成像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MR血管成像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成年女性子宫动脉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2年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超导型3.0T核磁共振获取一例正常成年女性盆腔血管二维图像数据集,利用Minics 10.01软件对子宫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构建的子宫动脉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清晰显示子宫动脉及其分支走行。结论基于MRA二维图像数据集的三维重建技术可构建出理想的在体成年女性子宫动脉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将来盆腔组织数字化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彭程陈春林刘萍郭传家陈若兰黄璐陈兰黄志霞王俊
关键词:动脉数字化
利用MR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三维模型
目的 利用MRI血管成像(MRA)原始数据及三维重建软件构建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三维模型,观察骶前区静脉解剖.方法 2012年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获取1例青年未育健康女性MR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软件分别重...
刘萍黄志霞彭程陈春林陈若兰郭传家陈兰黄璐段慧王俊
妊娠晚期不典型的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一例
2016年
孕期妇女肝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等疾病容易导致肝功能进一步紊乱,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可致死胎、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黄莺莺黄璐
关键词:妊娠晚期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在体成年女性子宫动脉数字化MRA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
目的:探讨利用MR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成年女性子宫动脉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2012年10月于南方医院采用超导型3.0T磁共振获取一例正常成年女性盆腔血管二维图像数据集,利用Minics 10.01软件对子宫...
彭程陈春林刘萍郭传家陈若兰黄璐陈兰段慧黄志霞王俊
关键词:MRA子宫动脉数字化三维重建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原始数据集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1例于2014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盆腔动态MRI扫描的POP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构建静息及最大脱垂状态骨盆、盆腔器官及肛提肌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三维测量,包括:肛提肌板角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及前后径;膀胱颈、宫颈内口、肛管直肠连接处距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的投影距离。结果 (1)最大脱垂状态时膀胱失去正常形态,从阴道前壁向前下脱出;阴道前壁呈凹槽状,子宫从后下脱入阴道内;肛直肠向后下移位。(2)最大脱垂状态与静息状态相比,肛提肌板角度增大15.25°,肛提肌裂孔横径增大5.88 mm,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增大16 mm。盆腔器官垂直方向下移:膀胱:43.46 mm,子宫:46.48 mm,直肠:18.91 mm。结论 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可以再现POP患者达最大脱垂程度时盆腔结构的真实状态,是对静息盆腔器官及肛提肌数字化三维模型的重要补充,有望为盆底手术提供个体化的解剖学和功能学参考。
刘萍唐连陈春林陈兰谭欢庆苍鹏林艳李晓玲廖科丹彭程黄璐王月祉
关键词:动态磁共振成像肛提肌盆腔器官三维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