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竹

作品数:21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骨骼肌
  • 5篇再灌注
  • 5篇骨骼
  • 5篇灌注
  • 5篇灌注损伤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皮瓣
  • 4篇缺损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骨骼肌缺血
  • 4篇大鼠骨骼肌
  • 3篇蛋白
  • 3篇皮瓣修复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岛状皮瓣修复
  • 2篇神经干

机构

  • 21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1篇韩竹
  • 13篇吕松岑
  • 9篇王新涛
  • 8篇关德宏
  • 4篇刘庆鹏
  • 4篇孙崇毅
  • 4篇李贵东
  • 4篇陈天新
  • 3篇于冬梅
  • 2篇王洪伟
  • 2篇乔久涛
  • 2篇张雷
  • 2篇王冬艳
  • 2篇王立春
  • 2篇夏双印
  • 2篇陶天遵
  • 2篇刘锋
  • 2篇孙宇一
  • 2篇肖艳秋
  • 1篇刘明辉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鲁菌性脊柱炎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对多器官产生影响。布鲁菌可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引起感染或致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及关节疼痛等,侵袭脊柱时可引发脊柱炎。布鲁菌性脊柱炎(brucellarspondylitis)是布鲁菌病在骨关节系统的表现之一,据统计在布鲁菌病中约占10.4%。现结合我院近3年收治的2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进行分析。
刘庆鹏张雷韩竹孙崇毅张福琳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配合物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配合物(MSODa)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后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保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roup Ⅰ n=6)、缺血再灌注组(G...
王新涛吕松岑韩竹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文献传递
探讨如何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被引量:8
2006年
随着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新护理模式的出现,需要大批具有更高护理实践能力的临床实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进而要求医学院校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增加护生临床综合素质。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临床护理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针对如何保证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质量,总结其各个环节及其影响因素等诸方面,提出如下几点认识。
李颖于冬梅韩竹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学质量本科生社会需求
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介绍经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前臂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0岁。损伤原因:切割伤14例,手术损伤1例,桡骨骨折1例。病程1 h,2个月,平均14天。结果术后随访5-14个月,优(M_4)12例,良(M_3)3例,可(M_2)1例。结论经前臂后内侧入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手术简洁、视野清晰、效果满意。
张滨韩竹王洪伟吕松岑陶树清
关键词:桡神经桡神经深支神经损伤前臂
脊髓损伤治疗中的细胞移植策略及预处理研究进展
2012年
急性脊髓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严重疾患,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重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中细胞移植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现状,其中对移植细胞的来源,移植的时机,移植的途径以及细胞移植存活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做了重点阐述。同时对增加移植细胞存活率的预处理方法做了简要综述。
孙崇毅刘庆鹏姚猛韩竹肖艳秋乔久涛
关键词: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预处理
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纤维蛋白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后,与纤维蛋白凝胶构成的复合物(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①Ad-BMP-2转染原代培养的MSCs,通过RT-PC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等观察转染后3~9 d的MSCs其BMP-2、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②转染后的MSCs种植于纤维蛋白凝胶,在体外培养1~9 d,通过上述指标及透射电镜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其软骨基质的产生.③42只日本大耳白兔先制成直径4.5 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为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B组为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12周关节软骨弹性常数检测. 结果①Ad-BMP-2转基因MSCs的BMP-2、Ⅱ型胶原 mRNA RT-PCR检测分别在3、5 d呈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基因MSCs三维培养物免疫组织化学和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电镜显示细胞生长良好,有基质合成.③A组各时间点大体、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12周时力学和组织学已接近正常关节软骨. 结论 Ad-BMP-2能通过促进MSCs分泌BMP-2,诱导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在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形成软骨基质,移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区可修复直径4.5 mm缺损,其修复组织成分接近正常软骨.
王立春刘明辉张宏颖石义钢韩剑锋韩竹刘建宇林欣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骨形成蛋白2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
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被引量:38
2003年
目的 介绍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  42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中 ,2指并指 3 6例 ,多指并指 6例 ;软组织并指 3 0例 ,远节指骨骨性并指 12例。均采用并指间背侧矩形皮瓣形成指蹼 ,指间掌背侧锯齿状皮瓣进行分指。皮瓣移位后指部外露创面用游离植皮覆盖 ,指端骨外露者用局部皮瓣覆盖。结果  3例的游离植皮部分坏死 ,创面经换药后愈合 ;3 9例的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 1年 12例失访 ,3 0例的指蹼坡度良好 ,指尖部软组织饱满 ,手术指的外展良好。 12例术毕因指间关节侧弯 ,术后用支架纠正畸形 ,效果满意。结论 并指畸形的治疗关键是指蹼的形成 ,指间关节侧弯术后使用支架纠正为一良好的方法。
关德宏焦尔康韩竹李贵东王新涛吕松岑王冬艳刘锋张建权
关键词:外科治疗手术方法功能锻炼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2例,皮瓣面积为1.0cm×1.8cm~1.3cm×2.2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结论该术式避免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的损伤,手术简便,是临床修复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顾清林韩竹王洪伟
关键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指端缺损手术方法
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介绍应用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 996年至 2 0 0 1年 ,共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1 5例。皮瓣设计在大鱼际区 ,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 ,旋转点在指间关节以近。皮瓣面积最小为 1 5cm× 3 0cm ,最大为 3 0cm× 3 .5cm。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半年到 1年 ,指腹外观 ,皮肤弹性、色泽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为 8~ 1 0mm。结论 拇指桡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血供可靠 ,是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关德宏吕松岑李贵东王新涛韩竹焦尔康
关键词:拇指指腹缺损
黏附分子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时黏附分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在骨骼肌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缺血组(n=6)、缺血再灌注组(n=30)。分别于缺血期,再灌注1、2、4、8、12h测定白细胞上黏附分子β2整合素(CD11b/CD18)和骨骼肌血管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测定血浆中的丙二醛、骨骼肌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及各组的组织学改变。结果随着骨骼肌再灌注的时间的延长,黏附分子的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8~12h表达最多,骨骼肌组织损伤也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时程上与黏附分子表达同步。结论黏附分子的表达与骨骼肌I/R损伤密切相关。
王新涛吕松岑韩竹孙宇一闫景龙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Β2整合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