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颖
-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卡佛小说的后现代主义话语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 2014年
- 雷蒙德·卡佛采用极简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其短篇小说中刻画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中的普通民众。通过分析卡佛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叙事语言、人物对话等元素,说明其作品充分体现了美国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特征,即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所说的"精神分裂",并指出该话语特征的产生根源是受到当时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熏染所致。
- 虞颖
-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后现代主义文化
- 论《末世之城》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
- 2022年
-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其小说《末世之城》通过运用多种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描绘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末日世界。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以非连续性叙述凸显现实的不确定性。同时,小说采用黑色幽默塑造了怪诞夸张的场景,表现现代人类生存处境的荒唐可悲。除此以外,小说运用多重叙述声音消解了传统的宏大叙事,以集体型叙述声音揭示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
- 郭紫娟虞颖
-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
- 试析莫欣·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叙述策略——基于认知诗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11年
- 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讲述了一位巴基斯坦青年追寻美国梦而最终破灭的经历。小说不仅在主题上吸引了读者,而且在叙述策略上别具匠心。在叙事理论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诗学角度来分析小说的叙述策略可发现: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视点,交替使用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时空视点。作者运用这些策略的深层用意和内涵,既成功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巴基斯坦青年形象,又深刻展现了当下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 虞颖
- 从精神荒原到心灵家园——弗罗斯特乡村诗歌解读
- 2010年
-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乡村诗歌。现代主义文明下儿童成长、夫妻关系和邻里关系间的冷漠、孤独和疏远展现了人类的精神荒原;而自然则成为化解心之藩篱,重建人类心灵家园的力量源泉。
- 曹蓉蓉虞颖傅霞杨凤
- 关键词:工业文明精神荒原心灵家园
- Small World--A Realistic Depiction of the Academic World in Post-modern Society
- 自从1984年《小世界》出版以来,这部小说和它的作者大卫·洛奇一直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和好评。大部分西方批评家和小说家都把这部小说看作是描写西方学术界的喜剧。还有许多西方汉学家把它称为西方的《围城》(王逢振1992:2)。 ...
- 虞颖
- 关键词:《小世界》外国小说写作手法
- 文献传递
-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美国乡村写照——解读弗罗斯特的乡村诗歌
- 2011年
- 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乡村诗歌。他的诗歌所展现的美国乡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乡村是美好和谐的,另一方面乡村又是黑暗恐怖的。其中黑暗恐怖的乡村包含自然本身具有的奥秘和黑暗以及工业文明给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
- 虞颖
- 关键词:工业文明美国乡村
- 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对策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培养人文通识型通用人才的新目标下,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必须重新调整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师资力量和教师科研水平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
- 虞颖
-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 翻译美学观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被公认为国内水准最高的中文译本。从美学角度看,朱生豪的高质量文学翻译体现了他对莎剧精髓的把握和译者独特的审美取向。他的翻译美学观首先体现在审美客体特征和审美主体特征。其中审美客体特征指莎剧原剧所具有的审美信息,审美主体特征指朱生豪作为翻译主体的特征。基于这两个审美特征,朱生豪成功地完成了对莎剧的创造性审美再现。
- 虞颖
- 关键词:朱生豪审美特征莎士比亚戏剧
- 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之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探讨了20世纪现代派代表诗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以及其深刻内涵,和诗人提出此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指出“非个人化”诗学强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客体显现,反映了其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反对,和向西方理性主义的回归。这种诗学观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提倡的以无我之心观察万事万物不谋而合。这种“无我”之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中心论和情感中心论,从而建立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共时的互相响应。
- 虞颖胡齐放伍锋
- 关键词:T.S.艾略特无我
- 古尔纳《博西》中的记忆书写和身份危机
- 2023年
- 古尔纳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短篇小说《博西》通过杂糅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书写方式,刻画了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桑给巴尔所遭受的血腥殖民、种族冲突及社会变革。小说同时展现了在此历史背景下,以博西、卡里姆、哈吉为代表的殖民地青年的身份危机及选择,反映了古尔纳对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的种族和难民身份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 唐凯虞颖
- 关键词:记忆书写身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