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标

作品数:41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颅脑
  • 18篇脑损伤
  • 15篇颅脑损伤
  • 12篇缺氧
  • 11篇缺氧预处理
  • 8篇创伤
  • 8篇创伤性
  • 5篇手术
  • 5篇皮质
  • 5篇重型
  • 5篇外伤
  • 4篇蛋白
  • 4篇重型颅脑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外科
  • 4篇脑组织
  • 3篇应激
  • 3篇预后
  • 3篇炸伤
  • 3篇神经元

机构

  • 17篇解放军第10...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解放军105...
  • 2篇解放军第一○...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41篇王金标
  • 37篇刘家传
  • 29篇张永明
  • 27篇杨艳艳
  • 22篇张星
  • 18篇王春琳
  • 16篇周治民
  • 9篇孙文江
  • 8篇马涛
  • 4篇许少年
  • 4篇汤宏
  • 4篇徐燊
  • 4篇刘光杰
  • 4篇马涛
  • 2篇霍健
  • 2篇张磊
  • 2篇黄振山
  • 1篇偶继君
  • 1篇李长元
  • 1篇梅厚东

传媒

  • 13篇中国微侵袭神...
  • 4篇中华神经创伤...
  • 3篇安徽医学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安徽省第九次...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损伤大鼠皮质HIF-1α和GLUT-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皮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96)。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伤后1、4、8、12 h及1、3、7、14 d挫伤灶周围HIF-1α和GLUT-3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 m RNA在伤后4 h升高,12 h达高峰,7 d基本正常;伤后4 h^3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蛋白在伤后4 h表达升高,1 d达高峰,7 d降至正常水平;伤后4 h^3 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IF-1α与GLUT-3在m 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94,P<0.05;r=0.921,P<0.05)。结论 TBI后脑组织HIF-1αm 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介导GLUT-3的表达增加,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武孝刚刘家传王金标杨艳艳周治民
关键词:颅脑损伤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HIF-1α及其HO-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创伤组(n=48)和预处理组(n=48)。创伤组按照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预处理组给予缺氧预处理后,同法造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伤后1 h、4 h、8 h、12 h和1 d、3 d、7 d、14 d挫伤周围脑组织HIF-1α、HO-1表达变化。结果创伤组与对照组比较,HIF-1α和HO-1在伤后4 h、8 h、12 h和1、3 d表达上调(P<0.05)。预处理组与创伤组比较,HIF-1α和HO-1在伤后1 h逐渐上调,伤后4 h、8 h、12 h和1、3 d表达显著上调,直至伤后7 d(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增加颅脑损伤后挫伤区周围脑组织HIF-1α的表达,进而促进HO-1 m RNA及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缺氧预处理提高颅脑损伤对缺氧的适应性,减轻挫伤周围脑组织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伤害。
张磊刘家传杨艳艳王金标张星王春琳周治民
关键词:颅脑损伤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红素氧合酶-1
缺氧预处理对颅脑外伤大鼠海马GADD34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颅脑外伤大鼠海马生长停滞与DNA损害可诱导基因34(GADD34)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on,n=8)组、缺氧预处理(HPC,n=8)组、颅脑外伤(TBI,n=96)组、缺氧预处理颅脑外伤(HPCT,n=96)组;TBI和HPCT组再根据不同处死时间分为1 h、3 h、6 h、12 h、24 h、3d、7 d、14 d八个亚组。大鼠颅脑外伤模型采用改良的自由落体装置制作,预先将大鼠在低压氧仓(-50.47 k Pa)内处理3 h/d,连续3 d制作缺氧预处理模型。采用改良Sugrwara法对大鼠伤后行为学评估;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GADD34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细胞。结果海马中GADD34 mRNA和蛋白伤后1 h即有表达,3~12 h呈上升趋势,伤后24 h达高峰,3~14 d呈下降趋势,TBI与Con组,HPCT与HP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各指标进行比较,Con和H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HPCT组中伤后行为学评估得分及GADD34的表达较TBI组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降低颅脑外伤大鼠海马行为学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GADD34的表达,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刘光杰刘家传王金标杨艳艳张星王春琳汤宏徐燊
关键词:颅脑外伤缺氧预处理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CT灌注成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究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CT灌注成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解放军第一○五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于伤后第3、7、14天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以收集相关参数如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并于治疗后6个月门诊随访,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脑CT灌注成像参数及临床预后指标的差异. 结果 伤后第7天治疗组CBV、CBF明显高于对照组,TTP、M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伤后第7天与伤后第3天比较,CBV、CBF均明显降低,TT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发现,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秩次分别为16.63、12.04)。治疗组脑梗死(0例)、脑积水(1例)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1例、2例)。 结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导致脑血管痉挛,降低脑血流灌注,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能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魏大伟刘家传王春琳张永明杨艳艳张星王金标孙文江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引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灌注成像
兔颅脑爆炸伤后Caspase-3、细胞色素C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兔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Caspase-3、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情况。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70)。实验组采用纸雷管制作兔颅脑爆炸伤模型,对照组不行爆炸伤。实验组根据处死时间再分为伤后1 h、6 h、12 h、24 h、3 d、7 d、14 d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兔脑皮质Caspase-3、Cyt C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pase-3在实验组致伤后1 h出现明显表达,伤后24 h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伤后7 d仍维持较高水平;伤后1 h^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t C在实验组兔致伤后1 h即出现表达,伤后12 h达高峰,伤后24 h开始下降;伤后1~24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兔颅脑爆炸伤后早期神经细胞胞质中Cty C增加可能是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
许少年刘家传王金标张永明杨艳艳霍健
关键词:颅脑损伤CASPASE-3细胞色素C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头颅CTA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血管造影(CTA)结果方法病例入选标准为头颅CT平扫上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脑池,或合并脑室内积血,有明确致伤
张星刘家传张永明王金标黄振山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重症病房应用的单中心分析
张永明王金标张星王春琳
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周围皮质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周围皮质神经血管单元(NVU)的影响。方法 10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缺氧预处理组(HPC组n=6)、颅脑损伤组(TBI组n=48)、缺氧预处理+颅脑损伤组(HPCT组n=48)。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神经元核抗原(Neu 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g G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情况。结果 TBI组和HPCT组的GFAP在伤后3 h^14 d、Ig G在伤后1 h^14 d均增加,而Neu N在两组表达分别在伤后3 h^14 d、6 h^14 d减少(均P<0.05)。HPCT组Neu N在伤后3 h^7 d均多于TBI组,GFAP在伤后6 h^1 d多于TBI组而伤后7 d少于TBI组,Ig G在伤后1 h^14 d少于TBI组(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在一定时间窗内保护神经元,调整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随后颅脑损伤对周围皮质NVU的损伤。
卓健伟刘家传杨艳艳王金标张永明张星孙文江
关键词:颅脑损伤缺氧预处理神经血管单元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高压氧对HI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HICH患者11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给予开颅手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能力情况、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布情况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流速(Vmean)和平均血流量(Qmean)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外周阻力(R)、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DR)及脉搏波速(Wv)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mean和Qmean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R、DR及Wv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后MDA和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SOD和BDN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OD和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高压氧治疗HICH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星张永明赵霞王金标王春琳黄振山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高压氧脑出血神经功能
小儿颅后窝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7例分析)
2007年
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对37例小儿颅后窝低级别胶质瘤采用显微手术行广泛性肿瘤切除,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张永明刘家传王金标周治民马涛
关键词:颅窝神经胶质瘤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