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艳
-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不同医生利用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的可靠性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不同医生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的可靠性。方法:选取89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的种植术前CBCT,由两位医生分别利用专用NNT4.6软件,独立盲法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牙槽嵴顶中点至下颌神经管上壁的最短距离,2周后在相同条件下再次盲法测量。以一位放射学专家测量的数值为标准,比较同一检查者两次、不同检查者之间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两位医生2次测量结果的优良率分别为91%、90%和89%、90%;同一医生2次测量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841和0.840,一致性较好;两位医生之间2次测量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334和0.362,一致性较差。结论:CBCT对牙槽骨线距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较好,但不同观察者利用CBCT测量牙槽骨的数值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 周广超王晶艳杨连丰梁睿贞吴大明孙超
- 关键词:锥形束CTKAPPA值
- 基于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医学实验室管理研究
- 2024年
-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重要场所。在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智能化管理实验室凭借自身的信息化优势,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育人模式的转变。然而,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方面,高校实验室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学管理2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规范制度等手段,对医学院校实验室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展开深入讨论,致力于逐步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实验室智能管理模式,为高校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唐雯孙志斌胡丹艳王晶艳王晶艳吴大明周广超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安全管理教学管理
- 锥形束CT对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的影像学特征。
- 吴大明杨连丰王晶艳冷迪雅周广超孙超
-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后牙上颌窦牙源性上颌窦炎
- 基于锥形束CT的上颌窦解剖形态三维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正常上颌窦的解剖形态,评价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变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认识正常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所预判。方法选择480例患者的CBCT数据,根据年龄分为4组:18~24岁组、25~39岁组、40~54岁组和≥55岁组。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测量双侧上颌窦体积(maxillary sinus volume,MSV)、表面积,观察上颌窦底(maxillary sinus floor,MSF)的形态,使用SPSS软件分析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结果左右侧MSV、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MSV和表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18~24岁组和25~39岁组MSV大于其他两组,且18~24岁组表面积的测量值最大(P<0.05)。性别与MSF形态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年龄与MSF形态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上颌窦的体积及表面积受年龄及性别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左右侧上颌窦的形态对称。
- 朱婷婷冷迪雅王晶艳顾培玉周广超张娟吴大明
-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窦底
- 根管封闭剂和锥形束CT拍摄参数对牙根纵裂诊断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根管封闭剂和锥形束CT(CBCT)拍摄参数对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人前磨牙40颗,去冠,随机均分为4组:iRoot SP、AH Plus、载银锌介孔钙硅纳米粒子(Ag-Zn-MCSNs)和对照组。根管充填后制备VRF模型,然后将牙根置入人上颌前磨牙牙槽窝内,拍摄CBCT,视野(field of view,FOV)和体素分别为:12 cm×8 cm、0.30 mm;12 cm×8 cm、0.15 mm;8 cm×8 cm、0.15 mm;8 cm×8 cm、0.30 mm。由2名观察者对CBCT图像进行判读。结果各实验组之间的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医师正确诊断根纵裂的部位均是在轴面冠1/3区。结论不同根管封闭剂和CBCT拍摄参数诊断VRF的准确性无显著影响,建议应用CBCT诊断根充牙齿的VRF时,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FOV及较大的体素,以尽量降低辐射剂量。
- 荣迪巫慧丽王莹王晶艳张娟周广超顾培玉吴大明
- 关键词:锥形束CT牙根纵裂根管封闭剂
- 锥形束CT与数字化牙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比较锥形束CT与数字化牙片诊断人离体牙牙根纵裂的准确度。方法人类头颅标本1个,完整拔出其27颗牙,去冠后用摸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颗牙,以锥子插入根管内劈开制牙根纵裂模型,对照组13颗牙不劈开。所有牙重新复位至牙槽窝内行CBCT扫描和拍摄数字化牙片。两组医生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评片,做出是否折裂的诊断。以是否劈裂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及评片员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100%,数字化牙片分别为60.72%和84.62%,CBCT的可靠性(κ=0.743)较高,而数字化牙片(κ=0.449)一般。两组评片员使用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总体一致性高(κ=0.922),使用数字化牙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总体一致性一般(κ=0.611)。结论与数字化牙片比,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可靠性均较高。评片员使用CBCT比使用数字化牙片得出牙根纵裂诊断结论的一致性好。
- 魏婷吴友农王晶艳孙超
- 关键词:锥形束CT牙根纵裂
- 一种牙片摄影用IP板夹持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片摄影用IP板夹持器,包括弹性挡板、弹性立柱、弹性连接板和咬持柄,弹性连接板的一端与咬持柄的一端形成绕竖直轴线的转动连接,弹性连接板上沿远离咬持柄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弹性挡板和弹性立柱,弹性挡板与弹性...
- 杨连丰王晶艳
- 文献传递
- 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征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ST)的影像学特征,为ST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共收集805例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评价ST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数目、形态、位置、方向、发育情况和并发症,并分析上述影像学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 男女比例2.96∶1,男性和女性ST均以单枚、锥形、牙弓腭侧、倒置和阻生为主,但男性发生2枚ST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01),女性ST倒置的比例更高(P<0.001)。最常见的ST相关的并发症是鼻腭管管壁骨质吸收,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此外,ST累及解剖结构及相关临床并发症还包括鼻底骨质吸收,形成颌骨囊肿,牙滤泡间隙增宽,邻牙阻生、移位或扭转、根吸收。结论 男性和女性上颌前牙区的ST以单枚、锥形、牙弓腭侧、倒置和阻生为主,但发病特点存在性别差异。ST可导致多种并发症,CBCT的准确分析有助于ST的诊断和治疗。
- 孙苏冷迪雅王晶艳顾培玉杨连丰吴大明孙超张娟
- 关键词:锥形束CT多生牙并发症影像学特征
- 23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锥形束CT影像的观察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分析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应用。方法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136例(236颗牙)患者CBCT影像资料利用NNT图像分析软件通过容积再现、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技术对第三磨牙阻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36颗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高位垂直阻生最多(102颗),占43.22%,颊向阻生最少(1颗);15.68%与下颌神经管接触;与邻牙间隙>0、=0和<0分别为115、75和46颗;26.69%邻牙有龋坏;42.80%造成邻牙远中牙槽骨吸收。结论 CBCT扫描技术和分析软件的应用可提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拔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 王晶艳魏婷吴友农孙超汪婷婷颜雯
-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牙拔除术
- 颌骨骨岛的CBCT三维影像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颌骨骨岛(bone island,BI)的三维影像特点。方法选取4000例患者的CBCT数据,用NNT 10.0软件进行CBCT数据重建,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图分析BI的三维特点,包括位置、形状、密度、边界、与骨皮质和牙根的关系、直径、累及的解剖结构及并发症,分析上述BI影像学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共803例有骨岛,总发生率为20.08%。其中男338例,共有骨岛389个;女465例,共有骨岛526个。男性和女性均以1个骨岛为主,发生骨岛的男女性别比为1∶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BI均多发于下颌前磨牙和磨牙区,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以高密度、半舌型最多见,大多位于根尖下方并且边界不清。男性和女性BI的近远中向平均最大径均大于颊舌向平均最大径(P<0.05),最常累及的解剖结构是下牙槽神经管、骨皮质浸润和颏孔。结论中国人颌骨BI的三维影像特点无性别差异,CBCT能准确全面地分析BI的三维影像学特点及与周围牙和骨组织的关系。
- 闫世杰杨连丰王晶艳张娟朱婷婷冷迪雅周广超顾培玉
- 关键词:锥形束CT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