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存珍
- 作品数:80 被引量:4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木质素磺酸盐化学改性及制浆性能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论述了木质素磺酸盐化学改性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液浓度等因素对水煤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改性后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结构有较大改变 ,表面活性明显提高。该添加剂用于大同煤制浆 ,可使煤浆定粘浓度提高2 %。
- 李凤起支献华梁存珍朱书全
- 关键词:水煤浆木质素磺酸盐化学改性制浆助剂
-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铁-镁-铝无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开发适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新型高效铁-镁-铝无机复合絮凝剂(PFMAS),以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从铁镁铝3种盐的配制浓度、3种元素的摩尔比、熟化时间、熟化温度、投药量等方面对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条件进行一系列优化研究。通过对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PFMAS的最优配方制备条件为nFe(Ⅲ)∶nMg(Ⅱ)∶nAl(Ⅲ)=5∶0.35∶0.5、熟化温度为50℃、熟化时间为0.5 h,对垃圾渗滤液预处理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PFMAS是通过—OH基键合形成的具有长链晶形结构的无机高分子铁镁铝共聚物。
- 桑义敏谷庆宝孙体昌李发生梁存珍陈英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无机复合絮凝剂COD去除率
- 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高含盐生物脱硫系统细菌多样性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连续运行1 a的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细菌的多样性.从16S r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40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约1 400 bp),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对比.结果表明,脱硫系统中存在比例较高的优势菌种,有33个克隆子分属于3个不同的细菌类群,1个克隆子属于未知类群,优势细菌类群为Proteobacteria类群(变形菌类群),占85.3%.细菌类群优势顺序为:γ-Proteobacteria类群(55.9%),β-Proteobacteria类群(17.6%),Actinobacteridae类群(8.8%),δ-Proteobacteria(5.9%),α-Proteobacteria(5.9%),Sphingobacteria(2.9%).其中盐生硫杆菌属的Halothiobacillus sp. ST15和硫杆菌属的Thiobacillus sp.UAM-I是系统中的主要脱硫细菌.
- 刘卫国梁存珍杨金生王桂萍刘苗苗
- 关键词:生物脱硫无色硫细菌细菌多样性
- 水体中15种常用药物活性成分检测及生态风险评价
- 2024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降糖药、降压药和血脂调节剂等常用药物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其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s)在水体中的污染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水体中人用药物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采用固相萃取预处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水体中15种API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3~0.32 ng·L^(−1),定量限为0.10~1.07 ng·L^(−1),回收率为60.00%~117.25%。采集广东北江地表水、河北滹沱河地下水和潮白河地表水与地下水样品并测定其中的APIs浓度。12种APIs在研究地区均在不同程度被检出,北江地表水中主要APIs为二甲双胍、布洛芬和咖啡因,其质量浓度分别为42.01~131.42、34.27~53.84和11.16~60.74 ng·L^(−1)。滹沱河地下水主要APIs为二甲双胍、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咖啡因,分别为45.78~71.66、20.23~52.79、10.35~19.78和13.18~63.47 ng·L^(−1)。潮白河地表水中主要APIs为二甲双胍、替米沙坦、布洛芬和咖啡因,分别为45.37~128.24、8.43~129.75、38.07~60.84和16.21~108.43 ng·L^(−1)。潮白河地下水中APIs主要为二甲双胍和布洛芬,分别为11.93~25.03、7.93~24.73 ng·L^(−1)。对北京卫星城、乡镇和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与出水中的APIs进行检测,APIs在3个污水处理厂平均去除率为53.01%~95.29%,没有明显区别。进水质量浓度为31.58~4211.23 ng·L^(−1),其中二甲双胍、替米沙坦、布洛芬和咖啡因等药物出水浓度较高,其出水质量浓度为54.94~201.49 ng·L^(−1),与潮白河地表水中检出率为100%的APIs基本一致。采用风险熵(risk quotient,RQ)模型对研究地区水体中API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布洛芬在北江地表水、滹沱河地下水和潮白河地表水中处于低风险水平,二甲双胍在北江地表水BJ5、BJ8和潮白河地表水CB1等3个点位接近低风险水平,双氯芬酸在潮白河地表水CB1点位接近低风险水平。潮白河地下水所检测API
- 关东郭敏丽梁存珍孔祥科李再兴余莲陈睿何爽
- 关键词:二甲双胍生态风险评价
- 一种硝酸盐强化热水解的市政污泥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酸盐强化热水解的市政污泥处理方法,先对市政污泥进行机械脱水,之后向脱水污泥中加入硝酸盐类药剂,再对得到的泥水混合物进行热水解处理产生泥水混合物,进一步对泥水混合物进行机械脱水得到脱水污泥与滤液,将滤液进行...
- 胡建龙赵继旭吕齐梁存珍
- 文献传递
- 阴离子对TiO_2晶形的影响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SO24-、F-、Cl-和PO34-作为阴离子来研究其对水热合成TiO2(分别记为TiO2-S、TiO2-F、TiO2-Cl和TiO2-P)晶体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SEM显示TiO2-S、TiO2-F、TiO2-Cl和TiO2-P分别呈粒子、十面体、刺球和不规则块状.XRD图谱表明TiO2-S和TiO2-F为锐钛矿晶型,TiO2-Cl为金红石晶型,而TiO2-P为锐钛矿、金红石和板钛矿混合晶型,这一结论也被紫外-可见漫反射实验所证实.XPS能谱表明这4种TiO2纳米材料都受到了各自阴离子掺杂的影响,光催化试验显示:它们的光催化活性顺序为:TiO2-F>TiO2-S>TiO2-Cl>TiO2-P,这表明锐钛矿的光催化活性要大于金红石和板钛矿,且具有{001}面,掺杂了F的锐钛矿光催化活性更强.
- 韩严和姜金海蒋丽李宝琴刘璐陈家庆梁存珍
- 关键词:TIO2光催化罗丹明B
- CuAl水滑石衍生物吸附Cr(Ⅵ)的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Al-HTLs水滑石及其衍生物材料CuAl-LDOs,研究了CuAl-LDOs材料对Cr(Ⅵ)吸附反应动力学,并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通过对样品XRD和FT-IR表征分析了CuAl-LDOs对Cr(Ⅵ)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CuAl-LDOs材料Cr(Ⅵ)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Elovich方程,其饱和吸附量达178.24mg/g;溶液的pH是影响吸附容量的重要因素,当pH=6时,样品对Cr(Ⅵ)的吸附性能最好;温度会影响吸附和脱附反应的平衡,当温度为40℃时,样品吸附性能最好。通过对CuAl-HTLs水滑石、衍生物材料CuAl-LDOs和CuAl-HTLs水滑石吸附Cr6+后烘干再生的材料CuAl-Reg的XRD和FT-IR分析发现,CuAl-LDOs对Cr(Ⅵ)的吸附本质上属化学吸附,对阴离子的吸附机制是通过结构重建来实现的,由于记忆效应CuAl-LDOs在吸附阴离子后可以恢复形成层状水滑石结构。
- 朱玲梁存珍於俊杰谭朝洪曾庆蔚
- 关键词:六价铬记忆效应
- 螺旋鱼腥藻土嗅素的产生和分布规律被引量:7
- 2009年
- 在12L玻璃瓶中,对富营养底泥培养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生长时土嗅素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螺旋鱼腥藻生物量增加,土嗅素产生量增大,最大浓度可达626ng/L,远超出人体可感知浓度(10ng/L).嗅味物质在螺旋鱼腥藻生物量出现最大值前76h达到最高浓度.生长过程中,土嗅素主要分布在螺旋鱼腥藻细胞内,占总含量的85%-95%,远高于胞外含量.培养初期底泥刚向水体中释放氮时,藻细胞更倾向利用类异戊二烯合成土嗅素,导致土嗅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增大;随着水体中的氮含量逐渐充足,土嗅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趋于稳定,维持在0.0015左右.因此,当野外水体的氮含量充分时,螺旋鱼腥藻土嗅素产生量的变化可通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得到反映.
- 刘妍娟储昭升金相灿曾清如梁存珍郭伟锋
-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 污水中油滴聚结机理与材料聚结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独到地分析了含油污水中油滴的材料聚结机理与水力聚结机理的区别和联系,综述了油滴的微观聚结行为。从聚结材料的选择与研制、表面改性与适当处理、聚结停留时间、材料聚结中的水力聚结作用4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材料聚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结了材料聚结除油技术的不足,指出实现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的有机融合是材料聚结除油技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
- 桑义敏云昊韩严和梁存珍
- 关键词:含油污水
- 江苏省某市农村饮用水源中多环芳烃类物质水平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淮安市农村肿瘤高发区饮用水源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水平。[方法]选择淮安市盱眙、金湖、楚州三县(区)14个乡镇28个村,在2010年丰、枯水期分别采集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共159份水样,进行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测定,并分析其与当地人群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多环芳烃类物质总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浓度")为(2 700.09±5 756.08)ng/L,丰水期高于枯水期[(4 914.68±7 247.71)ng/L,(219.74±147.80)ng/L;t=5.95,P=0.00],从高到低依次为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及深层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P=0.00);三个县(区)多环芳烃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0,P=0.00)。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多环芳烃类物质总超标率为26.42%;丰水期为50.00%,枯水期无超标情况。丰水期3种水源超标率,以地表水为最高,其次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最低(χ2=7.75,P=0.02);丰水期三个县(区)超标率不同(χ2=46.80,P=0.00)。相关分析显示,饮用水中多环芳烃物质浓度与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率均无相关(P>0.05)。[结论]淮安市农村肿瘤高发区饮用水源中多环芳烃类物质浓度较高,没有发现与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率相关。
- 张芹胡伟吴轩潘恩春许秋瑾梁存珍何源王闯
- 关键词:饮用水源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