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玲

作品数:116 被引量:48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理学
  • 12篇化学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污染
  • 18篇催化
  • 14篇脱附
  • 12篇热脱附
  • 12篇加油
  • 12篇含油
  • 9篇油站
  • 9篇炭吸附
  • 9篇加油站
  • 8篇油气回收
  • 8篇油污泥
  • 8篇土壤
  • 8篇污泥
  • 8篇活性炭
  • 7篇油气
  • 7篇碳颗粒物
  • 7篇撬装
  • 7篇回收
  • 6篇排气
  • 6篇热强化

机构

  • 108篇北京石油化工...
  • 13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生...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华油惠博普科...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建工环境...
  • 1篇生态环境部土...
  • 1篇北京首创污泥...

作者

  • 116篇朱玲
  • 44篇陈家庆
  • 26篇桑义敏
  • 15篇王建宏
  • 13篇梁存珍
  • 12篇王亚飞
  • 11篇王学中
  • 11篇张宝生
  • 10篇李晓雅
  • 10篇肖楠
  • 8篇周翠红
  • 8篇於俊杰
  • 8篇赵飞
  • 6篇常俊英
  • 6篇初庆东
  • 4篇周泽兴
  • 3篇李凯
  • 3篇郝郑平
  • 3篇何绪文
  • 3篇孔惠

传媒

  • 16篇环境工程学报
  • 5篇环境科学
  • 4篇材料导报
  • 4篇中国现代教育...
  • 3篇工业安全与环...
  • 3篇车用发动机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石油机械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油气储运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油污泥化学清洗处理实验研究与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20
2019年
以大庆采油一厂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以处理后底泥残油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影响含油污泥清洗效率的参数。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清洗温度、化学药剂浓度、液固比的取值范围;采用Design-Expert响应曲面法,考察单独变量作用及交互作用对含油污泥残油率的影响。选择软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模拟可知,单因素变量、清洗温度与化学药剂浓度的交互项均对含油污泥残油浓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化学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清洗温度78.68℃、化学药剂浓度0.84 g·L^(-1)、液固比9.40∶1,模型预测底泥残油率为3.85%,实验验证结果的平均值是3.96%,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对误差为2.78%,证明该模型的可靠性。
肖楠朱玲王春雨杨子育张亚宁齐美荣
关键词:含油污泥化学清洗残油率响应曲面法参数优化
膜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膜法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行特点,采用以PLC为下位机、嵌入式工控机为上位机、上层为远程监控计算机的3层控制结构,实现了对油气回收运行过程的自动控制、现场和远程监控。利用MCGS组态软件开发的现场和远程监控软件,能实现过程参数的实时显示和历史数据处理等功能。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使油气储罐的压力达到初始设定值之下,油气排放质量浓度降至16~22g/m3之间,低于国家标准25g/m3。
张宝生陈家庆朱玲
关键词: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控制系统
基于DSC技术表征油水乳化液的稳定性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自由水和界面水冷凝时结晶的温度和热焓值不同,采用DSC技术分析表征了油水乳化液中不同状态的水,还比较了油水乳化液的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含水的质量分数超过15%时,样品不仅在-40℃出现了对应于界面水冷凝的放热峰,而且在-18℃新出现自由水冷凝的放热峰,并随水配比增加,出峰温度略有上升。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30%W/O油水乳化液样品稳定性下降,界面水相对含量减少,当放置时间超过8 d后,在样品DSC谱图上不再出现界面水冷凝放热峰,自由水冷凝对应的放热峰面积明显增大,说明油水乳化液的稳定性被完全破坏。
朱玲陈家庆常俊英潘莹
关键词:DSC技术稳定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学生的专业英语与专业知识学习的脱节情况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双语教学效果总体不甚理想的现状,提出了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融为一体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核心是采用汉语教材,PPT上显示汉语和英语,用双语讲授。
王建宏陈家庆朱玲初庆东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36
2013年
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现状,重点阐述了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环烷酸污水和含酚污水几类主要的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四川某大型乙烯项目和台湾某石化企业投资大陆某项目的石油化工污水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回用的三级处理流程,实现分级处理和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优化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的最新处理技术。对石油化工污水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预处理技术和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原则,实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开发经济有效的污水治理新技术。
吴莉娜陈家庆程继坤彭永臻孔惠周翠红朱玲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预处理生物处理回用技术
多段环状油气吸附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环状油气吸附罐,包括上段柱状吸附区(1)、下段筒状吸附区(2)、外筒(3)与顶盖(4);外筒(3)为上开口筒体,筒内底部设有缓冲区(5),缓冲区(5)上依次同轴安装下段筒状吸附区(2)与上段柱状吸附区...
朱玲李晓雅陈家庆
文献传递
原油脱水用紧凑型静电预聚结技术(三)被引量:14
2010年
原油乳化液在非均匀电场作用下的介电泳聚结迄今未能引起国内业界人士的足够重视,因此重点对其机理和实施方式进行了介绍。LOWACC是Aibel公司自VIEC之后重点研发的一项基于介电泳聚结机理的在线紧凑型静电聚结技术,可在VIEC先期聚结脱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水力停留时间,减少或消除使用化学破乳剂,改善脱出水水质。通过将VIEC和LOWACC串联组合,仅采用一级三相重力分离器即可使出油口的含水质量分数下降至5%。该技术不仅能使产出液的传统分离处理工艺流程发生变革,而且在稠油开采等场合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陈家庆朱玲丁艺张宝生王春升
关键词:原油乳化液原油脱水
[bmim]FeCl_4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硫化氢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研究了[bmim]FeCl4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硫化氢的性能。结果表明,[bmim]FeCl4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硫化氢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不过其氧化硫化氢时的实际硫容不仅小于理论硫容而且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这可能与[bmim]FeCl4离子液体的强酸性以及其作为介质和催化剂的双重功能密切相关,减弱[bmim]FeCl4离子液体的酸性可能是增加硫容的关键。
王建宏朱玲
关键词:离子液体硫化氢催化氧化硫容
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被引量:13
2009年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从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论述如何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
梁存珍朱玲陈家庆孔惠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基于微波/超声波/红外耦合热源的异位热脱附修复烃类污染土壤
基于微波/超声波/红外协同耦合热源,以邻二甲苯为石油烃类代表,优化了不同热源/土质条件的热脱附工艺参数.单热源条件下处理效果不理想,红外功率为 180W、处理5 h时的土壤脱附效率仅为25.11%;超声波 800W、处理...
艾贤军桑义敏王亚飞朱玲马绍芳
关键词: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热脱附红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