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重伟
- 作品数:126 被引量:1,083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于腹腔镜手术腹部切口保护、维持腹腔密闭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腹腔镜手术腹部切口保护、维持腹腔密闭的装置,包括切口隔离器、吻合器套和堵塞器,所述的切口隔离器整体为套体,两端套接卡环;所述的吻合器套为锥形套,吻合器套的大端口套接在切口...
- 柯重伟李溪刘亚萍
- 文献传递
- 胃旁路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40例胃部疾病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实用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10例,分别接受毕Ⅰ式远端胃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组)、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PG组)、全胃切除+Y型吻合术(RY组)、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BⅡ组),后2种术式为胃旁路术。比较4组患者住院时间、胃部疾病治疗情况、手术前后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和空腹c肽水平等指标。数据采用方差分析、LSD—t检验、配对t检验、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4种术式对胃部疾病的疗效基本相同。RY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空腹血糖分别为(8.0±2.9)、(5.9±0.7)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P〈0.05)。RY组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分别为7.7%±1.1%、(1.30±0.54)μg/L,术后2、6个月分别为6.9%±0.6%、(1.95±0.86)μg/L和6.1%±0.4%、(2.18±0.63)μg/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0、6.063,3.012、4.651,P〈0.05)。RY组患者术前空腹血清胰岛素为(11±4)mU/L,术后1、2、6个月分别为(18±5)、(19±3)、(21±3)mU/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8,4.502,7.517,P〈0.05)。BⅡ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和空腹血清c肽分别为(8.3±1.3)mmol/L、7.7%±0.9%、(13±4)mU/L、(1.34±0.48)μg/L,术后1、2、6个月分别为(6.7±1.2)mmol/L、6.8%±0.8%、(18±4)mU/L、(1.68±0.46)μg/L和(6.4±1.3)mmol/L、6.3%±0.6%、(18±4)mU/L、(1.96±0.67)μg/L及(5.6�
- 魏炜明胡旭光陈丹磊印慨柯重伟郑成竹
- 关键词:糖尿病胃旁路术临床对照研究非肥胖型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91例被引量:2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优点、方法、适应证及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术的必要条件。方法:分析9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病例资料特点。结果:9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05min,平均出血65ml,平均住院6.8d。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胆漏,保守治疗4~5d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
- 戴晓江印慨陈丹磊柯重伟李际辉郑成竹
-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总管探查手术指征
- 严重心脏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适应证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我院在熟练掌握LC技术基础上先后为12例严重心脏病病人进行了LC手术,其中11例入院准备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例因冠心病安装心脏起搏器。本组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我们认为严重心脏病病史不是LC手术的禁忌证,重要的是要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包括气腹压力选择,肥囊三角解剖,胆囊分离及取出等方面,以缩短手术时间,并重视术前、术后处理。
- 柯重伟华积德沈炎明仇明郑成竹
- 关键词:腹腔镜检胆囊切除心脏病
- 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8周龄的GK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手术组大鼠施行胃旁路术,假手术组大鼠施行离断胃窦十二指肠原位吻合术,饮食控制组大鼠按15g/a控制每只大鼠进食量,对照组大鼠自由进食。术前、术后第2、4、8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餐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术后第2、4、8周检测各组大鼠餐后血糖和GLP-1后处死大鼠(每组6只),取出胰腺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手术组大鼠术前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别为(16.2±0.8)mmol/L和(31.1±1.1)mmol/L,术后第4、8周逐渐降低为(9.2±0.6)mmol/L和(13.1±0.7)mmol/L、(9.7±0.7)mmol/L和(12.3±0.7)mmo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9.7,18.8、39.0,P〈0.05)。手术组大鼠术后第4、8周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相点的假手术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t=27.7、-57.8,11.3、-59.9,-27.4、-48.2,-13.2、-52.7,-7.0、-24.9,-18.2、-56.4,P〈0.05)。手术组大鼠术前空腹和餐后GLP-1分别为(10.7±1.0)pmol/L和(42.5±1.2)pmol/L,术后第4、8周逐渐升高为(26.1±0.9)pmol/L和(90.7±1.7)pmoL/L、(25.3±1.2)pmol/L和(90.4±2.0)pmo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92.4,-29.1、-72.7,P〈0.05)。手术组大鼠术后第4、8周空腹和餐后GLP-1水平明显高于同时相点的假手术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t=48.0、61.9,38.0、62.2,50.9、65.2,37.0、48.1,27.5、51.6,17.5,52.9,P〈0.05)。手术组大鼠胰岛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明
- 田晓丰曹宏刘天舟陈丹磊柯重伟郑成竹
- 关键词:糖尿病胃旁路术凋亡胰高血糖素样肽-1
-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DJB)和袖状胃切除术(S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激酶(GCK)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GK大鼠(非肥胖糖尿病大鼠)和正常SD大鼠DJB和SG两种术式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术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术后8周取肝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K大鼠DJB组和SG组术后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均P〈0.01),假手术组1周内空腹血糖降低,2周后逐渐恢复到术前高水平:SD大鼠各种手术后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均P〉0.05)。GK大鼠DJB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45±0.29和494.25±30.25,SG术后分别为0.65±0.25和345.25±28.13;假手术组术后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5±0.19和409.13±26.86,与DJB组和S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7和404.75±30.90,与DJB组和S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D大鼠术后GCK表达也呈现了相似的变化。结论DJB和SG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术后血糖水平.但两种术式对肝脏GCK的表达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 周东雷张鼎宇胡旭光陈丹磊柯重伟印慨李际辉郑成竹
- 关键词:胃切除术葡萄糖激酶
- 四环素调控系统控制白喉毒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融合基因治疗胃癌的基因研究
- 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内皮细胞活化、增殖和移行、血管基底膜解离以 及新血管形成和血管网的连接等。肿瘤生长与新血管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表现之一 就是肿瘤依赖局部血管增生,以供应...
- 柯重伟
- 文献传递
- 携带人β干扰素基因的人乙型肝炎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C 区启动子调控的人β干扰素(IFN-β)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切除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DT_(390)-VEG_(exon7)内部的 CMV 启动子及 DT_(390)序列使之成为 p3.1V_7;从逆转录病毒载体 pMNSM-IFN-β质粒中游离人β干扰素基因;用 PCR 方法从 pGEM.7Z-HBV 质粒中扩增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 C区启动子序列;通过转换酶切位点,将 HBV C 区启动子和人β干扰素基因共同插入到 p3.1V_7中,构建成受 HBV C 区启动子控制的人β干扰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3.1 V_7-HBV.CP-IFN-β.结果构建完成携带人β干扰素基因的人乙型肝炎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结论该载体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干扰素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潘欣柯重伟潘卫武文斌张斌贺祥曹广文戚中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真核表达载体
- 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收治的4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例胃间质瘤平均年龄57.4a,其中≥50a者32例,占76.2%;男女之比2:1。全组术前诊断胃肿瘤者38例(90.5%),其中诊断为胃间质瘤(恶性)的仅l例(2.4%)。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的胃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有适应证的病例:贲门部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随访的良性和交界性胃间质瘤在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后均无复发:恶性胃间质瘤预后极差。结论:胃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以男性多见。胃间质瘤的手术切除要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剖腹手术同样有效,而且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
- 李际辉华积德方国恩郑成竹柯重伟印慨陈丹磊
- 关键词:胃间质瘤手术治疗腹腔镜切除术
- 罕见肿块型胃憩室1例报告
- 2014年
- 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一年入院。一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烧灼感,无规律,无伴随症状。当地医院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多发隆起。来我院门诊以“胃占位”收入院。其父亲有胃息肉病史。查体: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全腹未触及明确肿物,振水音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 李溪柯重伟丁丹宋涛
- 关键词:胃憩室肿块型上腹部饱胀超声胃镜检查伴随症状烧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