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涵铭
- 作品数:83 被引量:3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多发伤者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附34例分析)被引量:11
- 1999年
- 目的通过对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病例分析,指出重视临床早期判断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和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性,并提出延时使用呼吸机对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分析34例多发伤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者。结果794%患者使用呼吸机。其中,Ⅰ型呼吸衰竭者以延时使用为主,占80%(12/15);Ⅱ型呼吸衰竭者以即刻使用为主,占583%(7/12)。呼吸监测指标(Spo2、呼吸频率及ETco2):入院时即刻使用呼吸机者与延时使用呼吸机者相比、延时使用呼吸机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与入院时相比,都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多发伤者在呼吸监测过程中,若未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状况,无需过早使用机械通气手段。合并有颅脑外伤的多发伤者,其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要依靠即时的机械通气;在胸外伤合并其它外伤和非颅脑、非胸外伤的多发伤患者中,延时使用呼吸机者占很大比率(733%)。
- 胡祖鹏曹同瓦杨涵铭
-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多发伤
- 颅脑外伤308例手术疗效分析
- 1990年
- 本文分析1989年我科收治的308例颅脑外伤的手术疗效,包括手术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67例,硬膜下血肿80例,脑内血肿125例,复合性血肿36例,共死亡67例,死亡率为21.8%:其中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140例,死亡59例,死亡率42.1%,与近年国外报道结果相近。文章还对GCS评分与手术死亡率关系以及血肿类型,脑实质和脑干是否受损与预后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 周范民江澄川杨涵铭钟平史玉泉
- 关键词:颅脑外伤手术疗效
- 急诊ICU经皮穿刺股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4
- 1995年
- 急诊ICU经皮穿刺股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陈懿平,杨涵铭,李谋秋股静脉留置针为深静脉置管的一种方法,以其安全、操作简易、病人痛苦较小及使用方便而取代了静脉切开术。自1991年4月至1993年8月,我院急诊科对34...
- 陈懿平杨涵铭李谋秋
- 关键词:ICU急救股静脉穿刺
- 脂肪栓塞综合征被引量:14
- 1997年
- 吴坚平杨涵铭
-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创伤并发症
- 急症危重昏迷病人的愈后分析
- 危重病人全身管理体系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科急诊ICU,自1994~1995年期间,抢救由颅脑外伤、多发伤等引起的重症昏迷病人101例,年龄范围4~83岁, 平均36.7±15.1。GCS 8.25±3.82,其中昏迷>1...
- 于妍杨涵铭王倩
- 关键词:昏迷病人
- 文献传递
- 脑局部降温的新方法与仪器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介绍一种对人脑组织进行局部降温的新方法及仪器,使用制冷器件对脑血液循环系统进行降温,而对人躯体部分实施保温或升温,从而实现脑部局部降温目的。它将为临床脑保护提供一种切实有效和安全方便的方法与仪器,可广泛应用于脑损伤病人的救护与治疗。
- 丁光宏李信安候小东杨涵铭汪昕
- 关键词:脑循环颅脑损伤仪器
- 21世纪上海急诊医学跨越式发展前景
- 2002年
- 杨涵铭
- 关键词:急诊医学跨越式发展
- 脑脊液贮液器
- 一种包括贮液池、脑室导管和排液管的三向连接平置型脑脊液贮液器,其特征是,贮液池有圆形平底和穹形上外廓,由此形成一个贮液内腔。沿圆形平底外周分别有与内腔相通的两个脑室导管接口和一个排液导管接口。这些接口分别通过管接头与两根...
- 赵菊芳杨涵铭
- 文献传递
- 对“脑死亡判断标准”(成人)的建议
- 2003年
- 杨涵铭
- 关键词:脑死亡
- 严重颅脑损伤的早期预后判断被引量:4
- 1995年
- 严重颅脑损伤的早期预后判断上海医科大学、中国红十字会、华山医院急诊科杨涵铭严重颅脑损伤(GCS<9)根据GCS(GlasgowComaScale)和损伤简明分类,判断早期预后(伤后3个月)较简便可靠,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荐。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自19...
- 杨涵铭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