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浪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手术中不同全身麻醉方法的费用-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3种麻醉方法进行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前瞻性收集上海市黄浦区东南医院2018年1-6月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87例,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地氟烷组(82例,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丙泊酚诱导麻醉、地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和颈浅丛阻滞丙泊酚地氟烷组(91例,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丙泊酚诱导麻醉、地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以及体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疼痛VAS评分,麻醉药物和相关药物、耗材费用、丙泊酚和(或)地氟烷费用、所有麻醉药物费用、PONV治疗药物费用、术后止痛治疗药物费用、麻醉总费用。结果 3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高血压、体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以及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PONV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颈浅丛阻滞丙泊酚地氟烷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地氟烷组(P值均<0.05),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地氟烷组(P值均<0.05)。丙泊酚组和颈浅丛阻滞丙泊酚地氟烷组的麻醉总费用均显著高于丙泊酚地氟烷组(P值均<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罗哌卡因颈浅丛神经阻滞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最佳,可明显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减轻术后疼痛;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费用最少。
- 陈颖殷佳晗俞颖丁雯李浪平沈亮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 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颈椎病是指因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变累及周围或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而由此引起的一组征候群,又称颈椎综合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其病因主要是在患椎钩椎关节处的骨赘伸入椎间孔内,压迫或刺激颈脊神经根,
- 李浪平朱婵李传明顾明红
- 关键词: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综合征退行性变椎间孔内钩椎关节脊神经根
- 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PHN患者分入药物治疗组(26例)和交感神经阻滞组(29例)。药物治疗组口服加巴喷丁、曲马多、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治疗。交感神经阻滞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支配节段于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行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记录治疗后3个月患者病变部位的麻木、痛觉过敏和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交感神经阻滞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两组患者的麻木、痛觉过敏和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交感神经阻滞组的总有效率为96.6%(28/29),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的84.6%(22/26,P<0.05)。结论药物治疗结合交感神经阻滞对PHN及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有效。
- 李浪平顾明红顾卫东张富军
- 关键词:交感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遗痛痛觉过敏
-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星期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李浪平朱婵丁晓燕王健顾明红
- 关键词:水针疱疹神经痛针药并用
- 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肛肠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顾明红朱婵李浪平李传明邵逸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依托咪酯脂肪乳芬太尼麻醉咪达唑仑肛肠科
- 带状疱疹后遗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所致,该病毒有亲神经性,人体感染后可持久地以一种潜伏的形式存在于脊神经和颅神经感觉神经的神经元中,之后在某种诱因作用下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指HZ皮损消退后疼痛持续的慢性疼痛综合征.
- 李浪平顾卫东顾明红张富军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痛慢性疼痛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ZOSTER感觉神经生长繁殖
- 肩三针穴位注射加冈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慢性疼痛52例被引量:2
- 2009年
- 肩周炎是继颈椎病,腰腿痛之后引起疼痛的又一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为逐渐发生并加重的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逐渐缩小,部分患者疼痛顽固、活动明显受限,严重者可有夜间加重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影响生活质量;若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可定义为慢性疼痛。因本病以50岁左右中年多见,故又称其为五十肩,经一般保守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疼痛和恢复功能。
- 顾明红朱婵李浪平李传明
- 关键词:肩周炎肩三针
- 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夹脊穴注射联合口服药物预防老年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必要时给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3周、6周、12周和2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每周口服药物总量。记录治疗后12周、24周PHN发生情况。采用SF-36健康量表(SF-36)分别记录治疗前后12周和24周SF-36评分。观察头晕、嗜睡、恶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3周、6周、12周和24周,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6、12和24周治疗组每周口服加巴喷丁剂量和曲马多缓释片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和24周,治疗组SF-36中RF、RP、BP、VT和M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头晕、嗜睡、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夹脊穴注射联合口服药物能有效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可能是预防PHN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 李浪平沈亮周进陆志俊
- 关键词:水针针药并用夹脊带状疱疹视觉模拟量表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1],IDD导致的椎间隙狭窄是下腰痛重要发病机制[2-3]。成人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且细胞含量较少[4]。IDD不同于正常衰老,衰老属于生理现象,不引起疼痛,而IDD则会引起髓核细胞(NPC)活性下降、数量减少,椎间隙高度丢失等,从而产生下腰痛。IDD的非手术治疗[5]和手术治疗[6]对短期疼痛缓解有一定的效果,但疼痛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甚至会加快同一节段或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且均不能从根本上中止或者逆转IDD的发病进程。因此,探索从分子生物学方面阻止甚至逆转IDD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从根本上治疗IDD带来希望,本文对应用广泛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IDD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 李浪平杨娟熊源长曲文春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间质干细胞
- 早期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评价早期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预防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痛(PHN)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4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分别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疱疹皮损与疼痛区域相应的夹脊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所有患者口服泛昔洛韦片300 mg,2次/d,持续7 d。口服加巴喷丁第1天300 mg,可逐日递增至1800 mg/d,分3次服用,当疼痛VAS评分≤3分时,药物开始减量;必要时给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50~100 mg,每12 h 1次。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3周、6周、3个月、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和每周口服药物的总量;记录治疗后3和6个月的PHN发生率;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中β-内啡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3周、6周、3个月、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PH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周口服的加巴喷丁和奇曼丁缓释片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值均<0.01),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能有效减轻急性带状疱疹性患者的疼痛,降低PHN发生率,是预防PHN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 王海滨沈亮李浪平陆志俊陈蕾
- 关键词:丹参夹脊穴急性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