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孔胜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史学
  • 1篇心学
  • 1篇阳明心学
  • 1篇应用型高等院...
  • 1篇忧患
  • 1篇忧患意识
  • 1篇院校
  • 1篇战争
  • 1篇治国
  • 1篇治国安邦
  • 1篇中国史
  • 1篇中国史学
  • 1篇日俄战争
  • 1篇日美关系
  • 1篇史学思想
  • 1篇世情
  • 1篇隋唐
  • 1篇隋唐时期
  • 1篇通论
  • 1篇中晚明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李孔胜
  • 1篇许曾会
  • 1篇周倩
  • 1篇汪高鑫
  • 1篇郭倩
  • 1篇龚宝成
  • 1篇郭蔚然
  • 1篇汪增相
  • 1篇纪丹阳

传媒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南方论丛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简论日俄战争与二战前日美关系的转折
2014年
日俄战争改变了东亚国际关系的格局,对日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国在联合抗俄的基础上建立的合作关系迅速终结,日本开始排斥美国在满洲的权益,美国也开始遏制日本的对外扩张。两国关系逐步从日俄战前的合作关系发展到战后的对抗关系。在东亚日美矛盾开始取代日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矛盾。
李孔胜
关键词:日俄战争日美关系门户开放
阳明心学与中晚明史学的新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的兴起引起史学发生很大的变化。王阳明"五经亦史"论的提出,引发了阳明后学对经史关系的讨论,进而提高了史学的地位;阳明心学强调"吾心"的良知是非准则的评判依据,引发了中晚明"异端"史论的兴起;阳明心学的兴盛也促进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史论体、思想学术史的兴盛以及史著体例的创新。
李孔胜
关键词:阳明心学经史关系编纂学
“慕课”冲击与高等教育厘革趋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研究探微被引量:10
2014年
慕课(MOOCs)起源于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以其大规模、自组织、个性化、社会性和免费开放等新型课程优势,成为跨越时空的超级课程、聚合能量的巨型课程。慕课强烈地冲击与挑战着传统课程体系,颠覆着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网络化的学习潮流,探索出一个新的学习前沿,带来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当下,中国大学到了自我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龚宝成李孔胜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中国史学思想研究的新探索——读汪高鑫教授《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
2012年
经史之学作为传统学术中的两大显学和姊妹学科,二者因缘颇深。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是后世经史之学的共同源头,其本身就具有亦经亦史的特点。至两汉,经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史学也随着司马迁撰《史记》而成就了“一家之言”,并在学术实践中实现了经史分离。但由于两汉史学具有浓厚的崇经意识,在当时,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史著仍被认为是经的“注脚”,是解经之书。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认识上还是经史未分。
李孔胜
关键词:史学思想经史关系论传统学术
论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史学经世情结
2014年
汪高鑫:从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国家长期分裂,中经隋朝的短祚和初唐的强盛,再到中唐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局的衰败,使得从“庙堂”到“士林”,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而这种民族忧患意识又促使人们关注于史学,希望从历史的总结中汲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表现出了浓厚的史学经世情结。以下我们分两个部分进行讨论。
汪高鑫汪增相汪增相李孔胜许曾会纪丹阳郭倩周倩郭蔚然刘晓环
关键词:民族忧患意识隋唐时期世情论题安史之乱治国安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