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英语
  • 9篇教学
  • 6篇翻译
  • 4篇图式
  • 3篇英汉
  • 3篇图式理论
  • 3篇互译
  • 3篇高职
  • 3篇高职英语
  • 2篇定势
  • 2篇英语翻译
  • 2篇英语教学
  • 2篇英语阅读
  • 2篇英语阅读教学
  • 2篇语篇
  • 2篇语言
  • 2篇语义
  • 2篇阅读教学
  • 2篇思维
  • 2篇外语

机构

  • 23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4篇李光群
  • 3篇刘鹏
  • 2篇蒲轶琼
  • 1篇李晓燕
  • 1篇陈梅
  • 1篇王小琴

传媒

  • 8篇郧阳师范高等...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篇教学中语义具体化的言外策略
2010年
语篇教学以词和句的理解、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方式等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语篇教学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篇教学应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上升到言外因素,即从言外因素把握语篇中的具体化语义。分析人物性格、定位情感倾向、辨认言语风格、挖掘文化底蕴和激活认知图式等语义具体化的言外策略,有助于把握篇章的整体语义,正确理解言语具体化语义。
李光群
关键词:语篇教学
浅谈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2012年
现代的图式理论是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图式对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图式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而达到提升高职生的英语基础技能的目的。本文首先讨论了图式理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分析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李光群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图式理论
“动词+动量词”结构的句法属性及英译被引量:1
2008年
动词+动量词的句法属性存在着两种观点。展示两种观点的存在理据,从述宾、述补、宾语、补语等的基本界说认清动量结构句法属性的一般倾向性。在本结构英语译文的观照下,探讨两种说法的普遍性。最后以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基本框架来分析不同层面的观点,以整合两种说法的合理性。
李光群蒲轶琼
关键词:句法属性述补结构述宾结构英语译文
转喻认知导向的英语教学策略被引量:1
2011年
转喻思维渗透在语言、生活、思维和概念的各个层面。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模式里,一个概念实体(源域),提供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的心理可及。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学生言语形式单调和不地道的原因是缺乏转喻认知思维,明确了培养转喻认知思维的必要性,提出了突显事物的典型特征、构建事件的全过程、明晰英汉不同的认知视角等具有转喻运作机制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言语表达的深层认知规律和选择合适的认知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李光群
关键词:转喻认知转喻思维英语教学认知突显认知参照点
论语言变素教学对定势思维的突破
2006年
语言教学由于过度追求标准和地道语言形式的掌握,形成了学生思维形式的定势化倾向,也就是语言学习中的“石化”现象。外语教师应该在标准化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清语言变素的形式,探讨语言变素形成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超越常规思维,打破定势思维,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石化现象,根据多样变素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多样化思维。
李光群
关键词:教学定势思维创造性思维多样化思维
英汉名+名结构互译中体现的认知属性
2009年
英汉名+名结构在语言运用中相当普遍。由于其结构精炼,语义凝练,因而给人们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一定困难。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英汉互译,明确了困难产生的原因,即人们一般根据其语言线性排列进行理解和运用。针对这一弊端,本文从英汉语对这种结构的互译过程中在各自的目的语中形成的各种语言形式,并结合认知规律,探索了这种结构形式下潜藏的认知规律,即范畴层次性、认知隐喻性、背景目标认知序列性、路径图式的意象性。通过英汉跨文化互译对这种结构进行了非穷尽性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其形式的束缚,捕捉其语义的脉搏,因而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组合形式。
刘鹏李光群
关键词:英汉图式互译
汉英“名+名结构”对比分析及互译研究
本文在跨语言的语境下对汉英“名+名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显示汉语和英语在句法属性和认知属性上存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由此揭示出此结构在英语和汉语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第一部分分析了句法、形态、语义等角度对名词的界定...
李光群
关键词:句法属性
文献传递
英汉象形文字的应用与翻译
2007年
英汉象形文字的比较是建立在象形文字具体内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象形文字具体意义的展示,探讨了英汉象形文字表意功能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语和汉语象形文字在构词和构句上的语用特点,并在双语比照下进一步探讨了象形文字的转换规律和原则,从而达到有效地运用和理解象形文字。
李晓燕李光群
关键词:象形文字构词双语转换表意功能
概念隐喻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理论与词汇学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认识多义词现象以及英语词汇的语义扩展方式等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本文讨论了高职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分析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定义以及发展历程,进而阐述概念隐喻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李光群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超越定势,拓展语义空间——词汇教学中对词义的完整把握
2005年
学生在词语学习中的定势反应限制了词语意义的全面掌握和理解。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引导学生超越思维定势,超越概念域,超越语言词汇层面和超越客体本身,从而在广阔的社会经验领域内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语言义,言语义和文化内涵意义。
李光群
关键词:思维定势词义客体言语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