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倾斜试验加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被引量:3
- 2000年
- 李中莉胡大一金新新李宜富刘秀兰李俊华
-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 1153例Lorenz散点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0
- 2006年
- 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LP)对长程心电数据中心律失常的诊断作用。方法将1153例心律失常病例的24h动态心电数据做成Lorenz散点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0例心律失常频次<100次/24h,Lorenz散点图为一分布图形,633例心律失常频次<100次/24h,为多分布图形。按动态心电图诊断,633例中室上性早搏203例、差异性传导27例、室性早搏197例、心房颤动182例、心房扑动、房颤合并房扑、室上性早搏合并室性早搏、房颤伴宽QRS波、二度窦房阻滞与二度Ⅱ型房室阻滞等24例。Lorenz散点图图形特点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有良好对应关系。结论Lorenz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速度快,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符合率高,对室上性异位心搏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心电图。
- 李方洁杨新春白净曾辉郭小玉符一飞王静李忠莉李俊华
- 关键词: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动态心电图
- 体表心电标测QRST积分分析对心肌梗塞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标测中QRST积分偏差图与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利用91导联体表心电标测方法,由100例正常人形成正常平均积分图,110例心肌梗塞患者积分图与之相减,除以正常人积分值的标准差,形成偏差图。偏差指数≤-2的部位为心肌电活动丧失的部位,累及的导联数代表电活动丧失的面积大小,与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结果心肌梗塞患者偏差图上出现与梗塞部位相关的显著负性偏差区域,累及导联数多者,心功能较差。结论体表标测QRST积分图及其偏差图有助于估测心功能,并对患者远期预后作出评价。
- 肖洁胡大一许俊堂李俊华杨舒玲杨新春郭成军
- 关键词:体表电位图心肌梗塞心室功能积分图
- 体表电位标测判定预激综合征旁路的评价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评价体表电位标测在房室旁路定位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5 2例常规行射频导管消融 (RFCA)的显性预激综合征 (Wolff- Parkinson- White syndrom e,WPW)病人 ,术前后体表电位标测 (Body Surface Potential Mapping,BSPM)。旁路定位采用 :(1)等电位图 :除极 40 ms后 ,稳定持续 10 ms以上的极小值位置。 (2 )等积分图 :等积分图中极小值的位置。其结果与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ECG)和有创的电生理检查相对照。结果 (1) BSPM与电生理检查完全一致符合率为 71.2 % ,而 ECG为 6 5 .4% ,P>0 .0 5 ;(2 )与电生理检查相近符合率为 96 .2 % ,而 ECG为 86 .5 % ,P>0 .0 5。结论 初步观察显示 ,用 BSPM对房室旁路进行定位是可行的 ,SBPM法更便于判断 ,可能比 12导 ECG更准确。
- 许俊堂杨舒玲肖洁李俊华杨新春商丽华胡大一
- 关键词:体表电位标测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
- 体表电位标测伪差的产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 2000年
- 李俊华肖洁杨舒玲
- 关键词:体表电位标测伪差心脏电生理检查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37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管是否接受溶栓治疗,于确定诊断后定期从外周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凝血酶修饰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modified,ATM)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结果溶栓开始2小时后,血浆ATM显著性增加(8580±2459μg/L比2322±1059μg/L,P<005),4小时达峰植(11698±3365μg/L),持续3日以上;血浆DD于2小时即达到峰值(675±241mg/L比259±127mg/L,P<005),维持8小时以上,24小时以后恢复正常。在溶栓组病人,不同采血时刻血浆ATM和DD的平均值呈明显正相关。未溶栓组病人血浆ATM和DD浓度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溶栓疗法激活凝血系统,与血栓溶解的标志物(DD)呈明显正相关。本研究应用的抗栓措施和抗栓剂不足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早期应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可能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减少血栓再闭塞的发生。
- 许俊堂胡大一翁心植李俊华肖洁郑虹伟朱佐民崔亮顼志敏
- 关键词:心肌梗塞恶性凝血酶溶栓疗法
- 80例正常人体表标测Q-T_d^p的观察
- 1999年
- 采用91 导联体表电位标测法( B S P M) 观察80 例正常人 Q Tpd( Q 波起点到 T 波峰值间期的离散度) ,与同步12 导联心电图 Q T 离散度( Q Td) 对照,探讨 B S P M 条件下测定 Q Td 的可行性。结果:① Q Tp 、 Q Tpd 、 Q Tpc1d( Bazzett 公式校正) 、 Q Tpc2d( Fridercia 公式校正) 分别为(292 .69 ±37 .75) ms 、(36 .77 ±7 .40) ms 、(40 .23 ±9 .04) ms 和(40 .11 ±7 .73) ms ;② Q Tpd 与 Q Td 、 Q Tpc1d 与 Q Tc1d 、 Q Tpc2d 与 Q Tc2d 有良好的相关性;③3 个年龄组(18 ~35 岁、36 ~60 岁、61 ~70 岁) 各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④ Q Tp 女性明显大于男性( P< 0 .05) ,其余各值男女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B S P M 测定 Q Tpd 简便可行、较为准确,正常值可暂定为52 ms 。
- 杨舒玲许俊堂肖洁李俊华
- 体表标测q波对显性房室旁道定位的临床意义初探被引量:3
- 1997年
- 为探讨房室旁道体表标测图q波分布与旁道位置的关系,采用91导联体表标测系统观察2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单旁道)患者q波分布图,并与射频消融成功靶点确定的旁道位置比较。发现旁道位置不同,q波分布有别:左室游离壁旁道(14例)q波分布于左腋中线以后背部上方及右锁骨水平(12例);左后间隔旁道(3例)q波局限于右胸背部(3例)。右侧游离壁旁道(7例)q波分布于右胸背部及肋弓下缘(7例);右前间隔旁道(1例)q波位于右胸背上方(1例);右后间隔旁道(1例)位于右胸背下方及左胸背第5肋以下(1例)。提示体表标测q波分布有助于消融术前旁道定位。
- 肖洁郭成军胡大一李俊华李俊华关东旭许俊堂商丽华
- 关键词:房室旁道射频消融
- 运动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与溶栓疗法的评价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用运动试验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男性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发病 12小时内入院 ,2 4例接受溶栓治疗 ,2 7例行直接PTCA术 ,心梗 10天后进行运动试验 ,比较运动时间、梗死区域ST段及运动最大心率。结果 PTCA患者运动时间 ( 8 7± 2 4对 6 3± 2 5P <0 0 5 )及运动最大心率 ( 82 1± 14 0 %对 6 8 7± 12 6 %P <0 0 5 )大于溶栓组 ,溶栓组患者梗死区域ST段缺血性改变 ( 2 9 2 %对 7 4%P <0 0 5 )多于PTCA组。结论 直接PTCA与溶栓相比 ,能更充分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减少缺血性事件 ,保护心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
- 齐雨青顼志敏李俊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溶栓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显著上移伴QRS终末波形改变的预后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12导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上移程度及QRS波终末变形,预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预后。方法:接受溶栓治疗的连续103例病人,根据入院时12导心电图ST段上移程度及有无QRS波终末变形将病人分为两组,变形组35人,无变形组68人。结果:变形组肌酸激酶(CK)、CK-MB峰值明显高于无变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变形组在入院时心功能Kilip≥Ⅲ级的发生率、住院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无变形组(P<005)。结论:入院12导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显著上移及QRS波终末变形,与早期预后有密切关系,这种评估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李俊华许俊堂肖洁肖洁徐琳胡大一齐雨清
- 关键词:心电描记预后ST段QRS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