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云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疟疾
  • 2篇旋毛虫
  • 1篇傣族
  • 1篇傣族地区
  • 1篇旋毛虫感染
  • 1篇血象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变化
  • 1篇野猪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识知晓率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生化
  • 1篇生食
  • 1篇输入性
  • 1篇疟疾流行
  • 1篇猪肉

机构

  • 5篇陇川县疾病预...
  • 3篇云南省寄生虫...
  • 1篇德宏州疾病预...
  • 1篇梁河县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德宏州...

作者

  • 5篇李云
  • 4篇赵春松
  • 4篇师敏
  • 3篇蚌相英
  • 2篇杨捷
  • 1篇董莹
  • 1篇王丕玉
  • 1篇李丽
  • 1篇岳太先
  • 1篇杜尊伟
  • 1篇濮永成
  • 1篇朱国军
  • 1篇夏荣济
  • 1篇江伟
  • 1篇李春富
  • 1篇瞿生旺
  • 1篇刘慧
  • 1篇郭晓芳
  • 1篇李兴亮
  • 1篇王黎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云南省傣族地区部分人群旋毛虫感染调查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现阶段傣族地区旋毛虫病的流行和危害程度。方法对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居民,使用统一表格问卷调查,并检查个案的旋毛虫感染情况,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结果对2009名傣族地区居民旋毛虫感染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群旋毛虫抗体阳性率16.72%,男、女组的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青壮年人群阳性率高,生食猪肉、不卫生使用砧板等习惯与旋毛虫感染有关。结论云南傣族人口聚居地区旋毛虫感染较重与生食猪肉、使用砧板生、熟不分等习惯有关。
董莹赵春松瞿生旺杜尊伟杨捷李云刘慧郭晓芳李丽李春富
关键词:旋毛虫傣族
云南陇川县疟疾流行基线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了解掌握陇川县疟疾流行程度与防治状况,为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按《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中国高传播区疟疾控制项目管理与技术方案》中的"疟疾基线调查技术方案"对陇川县的赛号乡、姐乌乡、城子镇进行疟疾流行程度、防治措施、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等调查。 结果 陇川县、乡、村三级网络基本健全,基本能够开展疟疾病源监测工作。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阳性率县级、乡级分别为11.58%、2.90%;疟疾病人规范化治疗率乡级59.85%,村级62.16%。当地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仅为15.44%,中小学生疟疾知识知晓率29.67%。3个乡发热血检、处方和走访的实际疟疾发病数估算分别是255例、2445例、955例,是原疫情报告数的1.67倍、16倍、6.24倍。疫情漏报率估算分别为43.50%、93.75%、84.93%。 结论 陇川县疟疾流行势态仍然严重,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防保人员疟疾技术培训和乡卫生院显微镜镜检设备,增强当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意识,规范疫情管理制度和疟疾正规治疗方案。
岳太先赵春松师敏李云蚌相英杨捷江伟王丕玉朱国军
关键词:疟疾基线调查知识知晓率防治知识病源
陇川县人体旋毛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
目的 了解陇川县人群旋毛虫感染情况。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使用Epi info-200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陇川县人群旋毛虫感染率为25.87%,生食或半生食猪肉、野猪肉,刀、砧板及盛器生熟不分者旋毛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3.21%、34.13%、52.94%、85.71%。 结论 陇川县人群旋毛虫感染甚为严重。旋毛虫感染与饮食、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师敏赵春松李云蚌相英濮永成
关键词:旋毛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生食野猪猪肉寄生虫病
陇川县2011-2014年疟疾流行特征与防治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陇川县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陇川县疟疾防治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4年全县报告疟疾病例66例,年均发病率9.02/10万。县内居民、流动人群和境外边民的疟原虫检验阳性率分别为0.18%、0.55%、1.22%。病型以间日疟为主(87.88%);传染源以外源性为主(81.82%);流行季节以4~6月为高峰;各乡镇均有病例散在分布;发病人群以成年男性农民为主。与2007-2010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88.51%。结论陇川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病例以输入性为主,要加强境外和流动人群的疟疾防控技术措施的落实。
师敏夏荣济李云王黎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
疟疾现症病人的血象及某些血液生化变化情况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云南西南部恶性疟和间日疟现症病人的血象和某些血液学变化。 方法 以来自陇川县、瑞丽市和部分缅甸北部居民镜检证实为恶性疟和间日疟的现症住院病人 ,进行血常规检验和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测定。 结果 恶性疟、间日疟血常规各检验 69例和 3 4例 ,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者 ,恶性疟依次为 81 2 %、10 1%、3 4 8%、5 3 6% ,间日疟依次为 69 7%、2 0 6%、2 9 4%、5 0 0 %。恶性疟和间日疟谷丙转胺酶高于正常值者分别 3 85 % (2 /5 2 )和 4 5 % (1/2 4) ,χ2 =0 0 0 0 4,P >0 0 5 ;尿素氮高于正常值者各为 2 3 5 3 % (12 /5 1)和2 5 0 % (6/2 4) ,χ2 =0 0 19,P >0 0 5。结论 两种疟疾均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贫血、白细胞总数降低 ,尤其是血小板的减少 ;对肝脏、肾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李兴亮许元武赵春松师敏蚌相英李云
关键词:疟疾血象病人血液生化血液学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