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头坏死病因和病理过程的生物力学初探
- 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病之一,一般称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目前,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手术也复杂多样。在我国还采用按摩,中药等疗法。尽管疗法各式各样,还没有一种疗法大伙认为是满意的。1 部分病因学说在股骨头坏死疗...
- 张蒲顾志华吕喜增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病因病理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
- 传统骨折疗法中布带张力计的设计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根据力学原理设计了布带张力计,使传统骨折方法由定性过渡到定量。
- 顾志华张蒲杨彦锡王海山
- 关键词:骨折张力计治疗法
- 夹板局部外固定骨折疗法中各部件间摩擦力的实验研究
- 1996年
- 夹板局部外固定骨折疗法中各部件间的摩擦力是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所应了解的基本数据,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关注。本文用实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给出了各部件间的摩擦系数。
- 张蒲陈洪京刘梅亭越勇
- 关键词:摩擦力骨折
- 测力式小儿骨科固定器功能结构及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作者自1987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骨折端应力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该课题的研究首先必须有一套既能使骨折端得到稳定固定,又能获得预加可测应力值的装置系统。本器械就是为适应该实验要求而设计的,经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证明,该器械对科研和临床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顾志华张蒲林振福
- 关键词:生物力学治疗器械
- 夹板外固定内在效应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4
- 1993年
- 夹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种能动的固定方式,是以布带、夹板、纸压垫、牵引等装置组成的一局部外固定力学系统。该系统在保持骨折整复成效的同时,也给肢体在临床过程中进行功能锻炼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把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三个步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不增加局部损伤而将骨折整复,不妨碍肢体活动而进行骨折固定,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无论从速度还是从质量上都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为加深对夹板局部外固定疗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们从生物力学观点对局部外固定疗法的内在效应分析讨论如下,希能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蒲顾志华吕喜增
- 关键词:骨折外固定术生物力学
- 骨折端应力与愈合关系的动物实验分析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引入愈合指数概念,根据动物实验数据,建立愈合函数,描述骨折端应力与愈合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有益于愈合应力范围和一个愈合最优应力。为控索骨折端应力与愈合的关系,我们多批次地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骨折愈合动物实验。
- 顾志华张蒲周祖威吴棣华林振福
- 关键词:骨折应力愈合动物实验
- 股骨颈骨折断面倾斜度与骨折愈合的关系
- 1998年
- 本文以三枚骨针为例,按照医学用语-股骨颈骨折断面倾斜度α[1],给出了股骨颈骨折类型的统一描述,建立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股骨头的桡度、股骨颈骨折断面上正压力和剪力与倾斜度α的函数关系,讨论了函数的单调性,把倾斜度分为三段(α≤30°,30°<α<70°,α≥70°)逐段讨论了不同类型骨折固定和愈合问题.最后为解决较大倾斜度固定不稳定性问题给出了一些措施.以上结论可以推广到两枚骨针和四枚骨针固定形式。
- 李书岐张建辉顾志华张蒲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倾斜率愈合骨折固定术
- 功能锻炼对骨愈合影响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1994年
- 在传统骨折疗法中,功能锻炼对骨愈合影响一直受到人们重视,长期来,多认为是血循环所致,本文从骨电生理观点对其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
- 顾志华张蒲
- 关键词:骨折功能锻炼骨折愈合
- 电效应对骨重建影响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电效应对骨重建影响的机理目前尚有不同解释,我们为了解电效应对骨重建影响,观察了磁场对骨愈合的影响及电流对骨重建的实验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说明,电效应确能影响骨的重建,并对愈合有促进作用。
- 顾志华张印玺张蒲郑顺山
- 关键词:骨重建动物实验
- 约束力与肢体血容量间瞬时关系的实验研究
- 1994年
- 本文通过实验和数据处理,建立了在功能锻炼时布带约束力和肢体远端血容量间的一般关系,对骨折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 顾志华张爽王速建张蒲张友兰马银霞王玲梁世远
- 关键词:约束力血容量骨折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