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然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亲和色谱法纯化Cu,Zn-SOD被引量:11
- 1993年
- 在传统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础上,用亲和色谱法制备了高纯度牛血红细胞 SOD。其比活达到6256 u/mg 蛋白;分子量为31300 d;等电点为4.93;酶的最大紫外吸收在258.8nm;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牛血 SOD 不含色氨酸。
- 陈浩张炳然黄瀛寰姜璐袁勤生
- 关键词:纯化超氧物歧化酶铜锌
- 免疫强壮剂的研制和应用
- 1993年
- 免疫强壮剂系从动物血中提取,其有效成分主要有免疫球蛋白(Ig)、血清胸腺因子(ST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霉解血蛋白(EHP)。本添加剂不仅能明显提高幼畜的免疫功能,还能促进幼畜的生长发育,故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前途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 袁勤生冯启浩张炳然陈浩姚菊芳谢卫华
-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
- 国产活性染料艳红M=2B亲和柱分离人血清白蛋白
- 1991年
- 1973年Travis和Pannell用蓝色葡聚糖-琼脂糖凝胶从人血清中分离出血清白蛋白。1976年他们又把活性染料直接偶联到琼脂糖上,由此获得的亲和层析柱,层析效果更好。亲和层析的效果与载体的选用,配基的类型、层析条件的选择(pH、离子强度,温度)等密切相关。染料亲和层析为有效分离高纯度的人血清白蛋白和其他动物血清蛋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
- 冯万祥张炳然胡秀丽王瑞成
- 关键词:白蛋白活性染料
- SOD在模拟小鼠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 1994年
- 本文对SOD经胃及肠道中的失活作用,包括胃酸和蛋白水解酶作用后活力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证明:SOD在胃酸中的残存活力为84.0%;在胃蛋白酶溶液中残存活力为82.3%;在胰酶溶液中的残存活力为83.1%.说明SOD对模拟胃肠道中的变性作用有较强的耐受力.本研究为SOD的口服提供理论依据.
- 崔玉敏张炳然袁勤生
- 关键词:稳定性胃酸蛋白酶超氧物歧化酶
- 重封红细胞的SOD包载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红细胞是一种天然的输送载体。红细胞经低渗透析膨胀和等渗透析重封,可包载SOD蛋白质和多肽药物。实验结果表明,红细胞可有效地包载SOD,其行为属简单的扩散过程,并符合一级吸收与消除二室动力学模型。
- 黄维华张炳然袁勤生
- 关键词:红细胞包载超氧物歧化酶蛋白质
- 口服SOD的稳定性及吸收途径研究被引量:11
- 1994年
- 研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在口服吸收过程中对胃肠道内胃酸及蛋白水解酶失活作用的耐受力及小鼠口服SOD后血细胞中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SOD对馍拟胃酸及蛋白水解酶作用的残存活力均超过80%。小鼠口服10~100u/g体重SOD后,12h内血红细胞中SOD后性均呈峰形增加,峰值变化为44%~100%,吸收的动力学曲线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此外,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对荧光标记SOD有透过作用。
- 袁勤生崔玉敏张炳然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口服稳定性酶制剂
- 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力的微机计算法
- 1992年
- 自1969年Fridorich.I.等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的存在以来,已经建立了许多测定SOD活力的方法。在这些测活方法中,改进的亚硝酸盐法,具有测定灵敏度高、专一性好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自氧化测活法不太适合测定的动物组织、体液中SOD活力的测定。如果与KCN或SDS抑制区别法相结合,还可以同时分别测定样品中的Cu,Zn-SOD和Mn-SOD的活力,所以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是,亚硝酸盐法的活力计算过程相当繁琐。它需要计算出各点的抑制率,在半对数座标图上作图计算才能求出。针对这一缺点,我们编制了SOD活力微机计算程序,由计算机来代替手工计算,简单、快速,避免了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
- 王富军赵健张炳然袁勤生
-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酶活力
- 胃肠道环境对SOD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1994年
- 小鼠口服SOD(superoxide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后,在胃肠道进行吸收。对SOD经胃及肠道中的失活作用,包括胃酸和蛋白水解酶作用后活力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证明:SOD在胃酸中作用120min,残存活力为84.0%,由胃蛋白酶酶解120min,残在活力为82.3%,胰酶酶解210min,残存活力为83.1%。结果说明,SOD对模拟胃肠道中的变性作用有较强的耐受力,为SOD的口服提供理论依据。
- 崔玉敏张炳然袁勤生
- 关键词:稳定性胃肠道超氧物歧化酶
- 猪血清胸腺因子免疫活性的测定
- 1992年
- 根据哺乳动物循环血液中所含有的血清胸腺因子(STF)能使θ-阴性的玫瑰花瓣状形成细胞(RFC^-)转变成RFC^+,同时提高其对抗θ抗原血清的代用品硫唑嘌呤的敏感性的原理,采用成熟的BALB/C品系小鼠,经摘去胸腺后的鼠脾脏淋巴细胞和绵羊红细胞(SRBC)之间,在STF和硫唑嘌呤同时共存的条件下具有抑制玫瑰花结形成的作用,从而建立了对哺乳动物循环血液中的STF(九肽)的超微量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用本方法对猪血清和血浆的检测结果,其活性滴度分别为1:512、1:1024。
- 冯启浩张炳然陈浩纪向阳袁勤生
- 关键词:胸腺生物测定血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