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下肢股蓝肿1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股蓝肿(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PCD)的诊治经验,探讨最佳诊治方案。方法:12例PCD患者,4例行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2例行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植入+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5例行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植入+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左髂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予以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结果:11例手术均成功,未发生与手术、抗凝、溶栓等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无肺栓塞、截肢、死亡发生。另1例保守治疗者,第2天足背动脉可触及,第8天接近正常。结论:股静脉切开取栓联合及时、有效、足量的抗凝是治疗PCD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 宋涛余朝文聂中林卢冉陈世远孙勇
-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血管外科手术
- 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胫后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行患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基础上采用胫后静脉置管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直接溶栓治疗,对其中髂静脉狭窄5例和闭塞1例患者在拔除溶栓导管后实施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18例患者置管溶栓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术前合并肺动脉栓塞者症状消失。溶栓后的健、患侧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置管处渗血或血肿形成、神经损伤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个月。15例肢体肿胀基本消退、肌张力减低、恢复正常劳动力;2例活动后肢体出现轻微肿胀伴沉重感,能进行正常家务劳动;17例均未出现患肢浅静脉曲张及静脉营养性障碍。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胫后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适应证宽,便于护理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聂中林高涌孙勇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胫后静脉腔静脉滤器
- 布加综合征腔内治疗再干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腔内治疗再干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81例接受了2次及以上的腔内治疗的BC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中,下腔静脉单纯隔膜型3例(3.70%)(病变长度≤5 mm),下腔静脉短段闭塞型46例(56.79%)(病变长度>1~<5 cm),下腔静脉长段闭塞型17例(20.99%)(病变长度≥5 cm),下腔静脉闭塞并发下腔静脉血栓15例(18.52%);51例接受2次腔内治疗,21例接受3次腔内治疗,8例接受4次腔内治疗,1例接受8次腔内治疗。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心包填塞,无下腔静脉破裂出血导致胸腔出血和腹腔出血的发生,无肺栓塞的发生,所有患者顺利出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度是再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弹性回缩、无合适支架使用、病因的持续存在是再干预的主要原因。结论:病变长度>1 cm的下腔静脉短段闭塞、长段闭塞或并发血栓形成等类型的BCS患者接受多次腔内治疗难以避免。定期的随诊,及时再干预是防止症状复发的有效措施。
- 陈世远余朝文聂中林卢冉宋涛孙勇官泽宇唐文波王孝高徐超高涌
-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再手术
- 不同给药方法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过程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索不同给药方法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ectomy, CDT)过程中疗效的差别。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6例DVT患者,按CDT治疗过程中的尿激酶给药方法分为24 h持续给药组(23例)及间断给药组(23例),监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数值,统计尿激酶总用量,通过下肢肿胀消退程度及深静脉造影来观察疗效。结果持续给药组较间断给药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数值升高更明显,溶栓后第2天较入院时前后差值分别为(81.87±12.32)mg/L、(63.53±15.7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持续给药组总尿激酶用量更少,为(328±65)万单位,与间断给药组的(445±31)万单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持续给药组下肢肿胀消退更佳,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小腿周径前后差值为(1.27±0.54)cm,与间断给药组的(2.13±0.78)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影图片证实持续给药组血管腔内血栓溶解更多,静脉通畅评分为(4.74±1.55)分,与间断给药组的(6.68±1.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CDT方法治疗DVT过程中尿激酶持续给药较间断给药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升高幅度更明显、尿激酶用量更少、患者小腿肿胀消退更佳,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陈海瑞张剑平王孝高王颖余朝文卢冉陈世远孙勇官泽宇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直接溶栓血浆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造影
- 主单髂支架置入联合股股动脉转流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病变
- 目的 分析总结临床资料,探讨复杂腹主动脉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主单髂支架植入联合股股动脉转流复合技术共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病变12例,其中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2例,多发性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合并一侧髂动脉...
- 余朝文高涌聂中林宋涛陈世远卢冉孙勇官泽宇
- 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及中远期疗效评估
- 目的 观察和总结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临床介入治疗效果,探讨其较为理想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影响疗效因素.方法 经颈经肝联合穿刺肝静脉扩张成形23例,经颈或经股静脉逆行肝静脉扩张成形11例,副肝静脉扩张成形3例,并作中远期疗效随...
- 余朝文高涌聂中林宋涛陈世远卢冉孙勇官泽宇
- 微创技术的发展对血管外科临床教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探讨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临床教学的影响。随着微创治疗模式的变革,微创手术材料的不断进步和采用微创腔内模拟操作系统教学,这些都对临床教学产生了新要求。教师需要在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培养学生的微创意识,更要全面和综合的培养学生对微创意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血管外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和医学发展需求的人才。
- 卢冉高涌余朝文聂中林孙勇王孝高
- 关键词:微创技术血管外科临床教学
- 胫后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目的 探讨经胫后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患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前提下经胫后静脉放置溶栓导管于深静脉血栓段内,微泵持续推注...
- 聂中林高涌余朝文孙勇
- 血流动力学纠正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纠正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观察组(n=41)采用血流动力学纠正术治疗,比较2组深、浅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手术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疾病复发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深、浅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26.12±0.22)vs(21.25±0.58)cm·s^(-1),(8.08±0.28)vs(5.69±0.62)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5.42±0.28)vs(10.65±2.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8±0.22)vs(3.1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血流动力学纠正术治疗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改善下肢血流速度,降低疾病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 官泽宇孙勇王孝高陈世远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复发
- 导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导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45例,采用股动脉顺行置管溶栓,溶栓后管腔明显狭窄段予以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同时辅以应用抗凝、祛聚、扩血管药物.结果 45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一期截肢1例,总有效率93.3%.4例溶栓过程中小便带血,3例穿刺点局部形成血肿.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12个月,36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二次行溶栓治疗获得再通.结论 导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创伤小,安全有效.
- 尹孝亮余朝文孙勇聂中林陈世远高涌
- 关键词:置管溶栓腔内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