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
-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直径≥3.5 cm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比较
- 目的:比较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
- 谭玉勇吕梁刘德良霍继荣王学红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食管平滑肌瘤
- APC不同功能区域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含有APC蛋白不同功能区域的pEGFP-N3-APC重组质粒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EGFP-N3-APC1~5转染HT-29,采用绿色荧光及RT-PCR验证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以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HT-29细胞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以SPSS13.0软件分析电泳条带的灰度值。结果:重组质粒转染HT-29细胞后,绿色荧光及RT-PCR结果显示5个APC蛋白不同功能区域多肽可在细胞中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3-APC1,pEGFP-N3-APC2和pEGFP-N3-APC3对β-连环蛋白表达无影响,而pEGFP-N3-APC4和pEGFP-N3-APC5均可降低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以pEGFP-N3-APC5的抑制程度最强。结论:含有APC蛋白中15氨基重复序列+SAMP重复序列的APC5基因片段既可有效降低β-连环蛋白的表达,同时又是相对长度较短的可用于基因治疗的最优片段。
- 吕梁霍继荣刘佳武捷王捷
- 关键词:APC重组质粒转染Β-连环蛋白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根治性手术治疗直径大于5 cm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根治性手术(radical surgery,RS)治疗直径>5 cm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82例直径>5 cm的无深部黏膜下浸润的大肠LST患者(T1 SM2,≥1 000μm),其中52例接受ESD治疗,30例接受RS(包括腹腔镜辅助结肠切除术和开腹结肠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整块R0切除率、局部复发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ESD组和RS组病灶大小分别为(5.80±1.20) cm和(5.53±0.69) cm(P>0.05)。两组整块切除率、整块R0切除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并发症发生率(7.69%,4/52)明显低于根治性手术组(33.33%,10/30;P<0.01)。ESD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RS组(P<0.05)。结论:ESD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较大LST的方法。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短期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RS组。
- 徐玫丽郭永红段天英谭玉勇吕梁刘德良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根治性手术侧向发育型肿瘤
- 小肠胶囊内镜滞留现状及临床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小肠胶囊内镜检查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腹痛等怀疑小肠病变者。胶囊内镜滞留是胶囊内镜检查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主要见于克罗恩病、小肠肿瘤等疾病检查中。大部分胶囊内镜滞留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少部分可发生肠梗阻或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胶囊内镜滞留后可采取保守或者内镜下及外科取出的方法。目前临床中用新型的探路胶囊来降低胶囊内镜滞留发生的风险。
- 吴杰晏薇吕梁霍继荣
- 关键词:胶囊内镜并发症
- pCS2-MT/Axin及pEGFP-N3/APC重组质粒在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在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成功表达Axin和APC基因片段。方法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CS2-MT/Axin及pEGFP-N3/APC5,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共转染结肠癌细胞系SW480,RT-PCR鉴定细胞中目的基因APC和Ax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标签蛋白GFP和myc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双酶切得到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质粒共转染SW480后,RT-PCR检测到目的基因APC和Axin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标签蛋白GFP和myc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CS2-MT/Axin及pEGFP-N3/APC5在结肠癌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下一步研究APC和Axin基因在细胞内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 徐玫丽霍继荣吕梁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伴S形食管的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伴S形食管的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共23例伴S形食管的贲门失弛缓症患...
- 吕梁刘德良
- 关键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贲门失弛缓症
- 重组质粒pEGFP-N3-APC在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构建含有APC蛋白功能区域的pEGFP-N3-APC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HT-29,观察重组质粒的表达。【方法】设计引物分别扩增5条APC基因功能区域片段。将扩增片段与pEGFP-N3载体连接后挑取阳性克隆,行菌落PCR和测序鉴定。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观察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5条带有APC不同结构域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APC,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T-29细胞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3-APC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内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 吕梁霍继荣刘斌刘佳武捷王捷
- 关键词:HT29细胞发光蛋白质类
- 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治疗前后AFP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方法对70例PHC患者,分析患者年龄、治疗处理手段、乙肝病毒(HBV)感染、PHC病理分级与AFP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段PHC患者治疗前后AFP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手术切除及化疗泵埋置术的患者AFP下降率高于仅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和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患者(P<0.05);"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三项均阳性]和"二阳"(HBsAg和HBcAb/HBeAb两项阳性)患者AFP下降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不同的肿瘤分期组别其AFP下降率有所不同(P<0.05)。结论行手术切除及化疗泵埋置术的患者、HBV感染"小三阳"或"二阳"患者、肿瘤恶化程度较低者AFP下降率较高。
- 吕梁霍继荣彭红军王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乙肝病毒
- Wnt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究Wnt信号通路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对LST特殊生长方式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年1月1日~2015年6月10日期间确诊的LST 52例,按内镜形态学分,结节混合型37例,颗粒均一型6例,扁平隆起型5例,假凹陷型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Wnt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磷酸化GSK-3β,及整合素信号通路中的Paxillin、ILK在此52例LST及对照组15例突起性腺瘤(PA)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β-catenin、磷酸化GSK-3β、Paxillin、ILK在LST中的表达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LST中的表达较PA中的表达升高(P<0.05);β-catenin、磷酸化GSK-3β、Paxillin、ILK在LST的假凹陷型中的表达较PA中的表达均升高(P<0.05);β-catenin、磷酸化GSK-3β、ILK,在LST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在PA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LST的假凹陷型,可能具有不同于其他内镜分型的特殊发生机制;LST中,ILK对Wnt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 吴杰霍继荣王东汪春莲吕梁
-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WNT信号通路Β-CATENIN内镜分型
- 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198例LST患者(直肠116例,结肠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98例患者按内镜分型来看,结节混合型127例(64.1%),颗粒均一型13例(6.6%),扁平隆起型41例(20.7%),假凹陷型17例(8.6%);结节混合型更常见于直肠(71.7%),扁平隆起型更常见于结肠(7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LST直径为(52.03±35.62)mm,结肠LST直径为(25.37±11.5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LST与结肠LST相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1.0%和18.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则较低(分别为61.2%和75.6%)(均P<0.05);直肠LST与结肠LST相比较,结节混合型和颗粒均一型的直径更大,结节混合型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瘤变+浸润癌的百分率分别为41.8%和22.2%)(均P<0.05);结肠LST多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LST多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论:直肠LST与结肠LST表现出某些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节混合型LST更常见于直肠,扁平隆起型LST更常见于结肠,直肠结节混合型LST可能具有更高的恶性潜能。
- 徐玫丽吴杰汪春莲霍继荣吕梁
-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分型直肠肿瘤结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