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荣 作品数:37 被引量:238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互联网加干血斑HIV核酸检测在MSM人群应用初探 2022年 目的为提高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发现率,特别是早期感染发现率,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干血斑(dried blood spot,DBS)样本总核酸(total nucleic acid,TNA)检测的新模式在MSM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600名感染状况未知且未经治疗的MSM。DBS的制备和HIV抗体快速检测(rapid test,RT)及TNA检测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若采集到配对静脉血样本,实验室会对其进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若ELISA筛查阳性,则继续进行HIV抗体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HIV TNA检测结果提交至互联网平台供被检测人进行查询。结果599份合格样本TNA阳性率为9.35%(56/599),其中RT阴性而TNA阳性百分比为21.4%(12/56)。在RT和TNA均阳性的44个样本中,收集了35份配对的全血样本,其ELISA阳性率为100%(35/35),WB阳性率为91.4%(32/35),WB可疑率为8.57%(3/35)。怀疑早期感染(RT阴性而TNA阳性)的12份样本中,1份配对全血样本ELISA筛查阴性。结论互联网平台加DBS HIV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中的感染者,为后续精准干预提供有力支持,对有效防控我国艾滋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苏雪丽 郝尹虓 夏冬艳 李砚萍 叶景荣 孙伟东 刘国武 卢红艳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互联网 干血斑 男男性行为人群 北京市HIV-1 B’/C重组型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HIV-1B’/C重组型毒株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2006-2010年新发现B’/C重组型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标本,分离血浆和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gag基因,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成功扩增了159例标本,CRF07-BC147例,CRF08-BC12例,CRF07-BC系统进化树中存在3个主要的亚簇,IDU-Max亚簇包含89例样本,静脉吸毒传播占71.9%,同参考株97CN001组间离散率为2.8%;IDU-Min亚簇包含22例样本,静脉吸毒传播占77.3%,组间离散率为2.8%;MSM亚簇包含34例样本,男男同性传播占67.6%,组间离散率为3.1%;3个亚簇内均无其他国家的序列,只有IDU—Max亚簇包含1条来自中国台湾的序列;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以IDU.Max亚簇为参照,IDU.Min和MSM亚簇分别有32和41个位点的核苷酸组成存在著性差异。结论首次观察到北京市流行的CRF07-BC病毒株中存在3个独立的亚簇,异性传播和静脉吸毒传播序列混杂分布,而男同传播病例则聚集成1个亚簇,应当继续对B’/C重组型分子流行特征进行监测。 叶景荣 董晓根 卢红艳 郝明强 苏雪丽 辛若雷 余双庆 冯霞 闫红 贺雄 曾毅关键词:HIV 分子流行病学 北京地区流行的HIV-1 CRF01AE株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HIV-1 CRF01 AE株在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北京地区2006-2008年新确证HIV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标本,分离血浆和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gag基因,对获得的105条CRF01_AE株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通过计算组间距离和Entropy核苷酸多态性差异方法分析病毒株的遗传特征.结果 在CRF01 AE株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存在4个主要的亚簇,Homo-Max亚簇包含67例样本,同参考株CM240组间基因 离散率为5.4%,组内离散率为2.8%;Hetero亚簇包含6例样本,组间基因离散率为4.8%,组内离散率为4.2%.Mix亚簇包含8例样本,组间基因离散率为4.2%,组内离散率为5.2%.Homo-Min亚簇包含18例样本,组间基因离散率为4.4%,组内离散率为2.8%.Homo-Max、Hetero和Homo-Min亚簇无其他国家的序列,Mix亚簇与越南和泰国CRF01 AE株关系密切;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以Mix亚簇为参照,Homo-Max、Homo-Min和Hetero亚簇分别有37、29和11个位点的核苷酸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地区流行的CRF01_AE病毒株中首次观察到4个独立的亚簇;Homo-Max亚簇株为最主要的CRF01_AE株;Mix亚簇株与来自于泰国和越南的CRF01 AE株有较高同源性. 叶景荣 卢红艳 白立石 辛若雷 曾毅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一种SARS-CoV的分型芯片 严重性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综合SAR... 叶景荣关键词:SARS 寡核苷酸 基因芯片 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冠状病毒 文献传递 2008年北京市HIV-1耐药株传播调查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2008年北京市未经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中耐药株传播水平,为耐药监测和临床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本底资料。方法参照WHO提出的HIV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HIV drug resistance threshold survey,HIVDR-TS)指导方案,收集6个月内检测发现的60~70名小于25岁的感染者血浆样本,检测HIV-1 pol区亚型及耐药基因型,并计算耐药株检出率、评价传播水平。结果61份符合要求的样本共获得50个有效pol区序列。感染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62%;亚型分布以B(42%)、CRF01_AE(28%)、CRF07_BC(26%)3种为主。出现1例针对P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为2%(1/50);出现1例针对NRT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为2%(1/50);未出现针对NNRT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为0。蛋白酶(PR)区和逆转录酶(RT)区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均为2%,均属于低度传播范围(〈5%)。结论北京市未经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中出现PR和RT区的耐药突变株,传播水平尚处于低流行状态,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可行的,治疗前尚不需要进行大规模耐药性检测。 黑发欣 李洋 廖玲洁 叶景荣 陈强 邢辉 白立石关键词:HIV-1 耐药株 2006年北京市外来人口中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gag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人口中HIV-1亚型的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随机采集北京市2006年外来人口中新确证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标本80份,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gag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北京市外来人口HIV-1毒株属于8个亚型,分别为B亚型4份,泰国B亚型15份,C亚型1份,CRF01_AE亚型5份,CRF02_AC亚型1份,CRF07_BC亚型29份,CRF08_BC亚型3份,CRF15_01B亚型1份。结论北京市外来人口中已存在8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型,应该加强对HIV-1亚型变异的监测。 叶景荣 邢辉 孙伟东 黑发欣 赵月娟 刘胜牙 张启云 张琴 刘海林 卢红艳 邵一鸣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北京市2006年新确认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2006年新确认HIV-1感染者毒株的耐药突变本底数据。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2006年新确认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标本50份,提取血浆病毒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34份标本的pol区基因;在1例样本的蛋白酶编码区检测出1个主要耐药突变,7例样本检测出7个次要耐药突变,主要耐药突变为M46L,毒株是CRF01_AE亚型,次要耐药突变有4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A71T(2个)、A71V(3个)、Q58E(1个)、V11IV(1个)。在14例样本逆转录酶编码区检测出一种或多种核苷类和(或)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9例标本检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出现频率分别为:V118I(42.9%)、M184V(7.1%)、A62V(7.1%)、K70T(7.1%)、K65R(7.1%)、K219N(7.1%)、T69d(7.1%)、V75LV(7.1%)、K219R(7.1%);10例标本检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出现的频率分别为V106I(35.5%)、Y181C(15.4%)、K103KR(7.7%)、K103R(7.7%)、L100LV(7.7%)、V108I(7.7%)、V179D(7.7%)、V179DV(7.7%)。结论北京市2006年新确认HIV-1感染者毒株中已经存在一定比例耐药突变,有必要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研究。 叶景荣 李洋 张启云 黑发欣 陈强 张琴 白立石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 蛋白酶 逆转录酶 病毒载量检测鉴别诊断HIV早期感染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诊断HIV早期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13份HIV抗体检测结果高度提示为早期感染的样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并对这些个体进行随访和抗体检测以证实其感染状况。结果13份样本中,有12份病毒载量阳性,随访确定1例HIV抗体阳性婴幼儿感染者,11例窗口期感染者;1例HIV抗体呈阳性的婴幼儿,病毒载量阴性,随访证实未感染。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与最终的感染状况相符。结论通过病毒载量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诊断早期感染中的婴幼儿感染(18个月以内抗体呈阳性)和窗口期感染者。病毒载量检测可以作为HIV感染早期不确定样本的诊断依据。 黑发欣 张启云 孙伟东 张琴 叶景荣 刘海林 卢红艳关键词:HIV 病毒载量 HIV感染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3 2014年 由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dficiencyvirus,HIV)能够直接感染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主要调节细胞CD4^+T细胞),从而导致CD4^+T细胞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感染者因免疫系统崩溃而死亡。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效抗病毒治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鸡尾酒疗法)尚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且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由于抗病毒药物存在副作用等原因,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差[1],而免疫治疗如抗体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是通过增强或恢复HIV感染者/AIDS患者免疫功能来抑制病毒复制或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它们能够克服现有治疗方法耐药性问题,且不需要经常服药从而解决了依从性等问题。 赵伟 叶景荣 白立石关键词: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 北京地区MSM人群感染的HIV-1 CRF01_AE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北京市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01_A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进化特征。方法对2020—2022年在北京市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进行HIV初筛有反应的MSM人群进行HIV抗体免疫印迹检测和pol基因扩增检测。依据pol基因经COMET HIV-1进行分型,把分型为CRF01_AE的序列提交斯坦福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并用BEAST 1.10.4开展CRF01_AE基因进化特征研究。结果共招募到322例HIV初筛检测有反应人员,其中有243例(75.5%)感染者pol基因扩增检测阳性,对其进行Sanger法测序,剔除12条测序结果不佳的序列后,共获得231条序列,共有15种基因亚型,其中CRF01_AE(34.2%,79/231)和CRF07_BC(42.4%,98/231)是最主要亚型。CRF01_AE的传播性耐药发生率为6.3%,以PIs类药物最为常见(3.8%,3/7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北京地区MSM人群主要流行CRF01_AE的第四簇和第五簇,CRF01_AE的种群进化速率为2.09×10^(-3)(95%HPD,1.67~2.54),CRF01_AE种群规模持续增长。结论2020至2022年CRF01_AE亚型是北京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的主要亚型之一。CRF01_AE传播性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传播性耐药的监测和防控。CRF01_AE种群规模较大,应关注CRF01_AE种群流行趋势,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李思飞 辛若雷 肖明凤 庞灿 邓煜川 叶景荣 卢红艳 李洁关键词:耐药 系统进化分析 CRF01_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