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耀 作品数:14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320例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320例心律失常发病率前3位为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发病率分别为49.06%、22.81%、8.75%;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诱发心律失常率较高,经胺碘酮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多有心血管合并症,机体反应能力较差,且该症发病隐匿,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以便于早发现,早诊治,以此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卢辉耀左西孟旦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力衰竭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150例肺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予利尿剂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炎性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利尿剂联合治疗肺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赖文文 许朝祥 林娜萍 张志龙 卢辉耀关键词:利尿剂 左西孟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比索洛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IL-6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NF-α、IL-6水平、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房颤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复发率低。 赖文文 林娜萍 张志龙 许朝祥 蔡克锋 卢辉耀关键词:比索洛尔 替米沙坦 房颤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老年冠心病组,入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95%以上,根据Rentrop分级将其分为侧支良好亚组(Rentrop分级≥2)32例和侧支不良亚组(Rentrop分级≤1)36例;另选取同期7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两组的血浆miR-195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miR-195水平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辨别能力。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血浆中miRNA-195及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侧支不良亚组明显低于侧支良好亚组和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浆miRNA-195表达水平与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呈正相关(r=0.61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miRNA-195水平和Gensini积分是影响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危险因素。血浆miRNA-195判断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灵敏度为83.29%,特异度为94.76%。结论miRNA-195在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且侧支不良亚组明显低于侧支良好亚组,其可能成为辨别老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一个评价指标。 卢辉耀 许朝祥 徐训发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侧支循环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7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LVEF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卢辉耀关键词: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冠心病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体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大鼠模型部分: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灌胃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68 mg/kg和溶媒(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4周。最后1次给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光镜下观察左心室病理变化,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定量分析心肌纤维化程度。体外细胞实验部分:制备同样品种幼鼠心脏的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分为模型组、AngⅡ组、LBQ657(脑啡肽酶抑制剂)组和valsartan组、LCZ696组,用3H-亮氨酸掺入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程度。结果用药前两组大鼠左心室功能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显著小于模型组[(9.73±0.26)mm比(10.52±0.21)mm,P<0.05,(0.19±0.03)ml比(0.31±0.02)ml,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模型组[(60.17±2.18)%比(47.16±5.14)%,P<0.01]。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非梗死区及梗死区周边的心肌纤维化面积小于模型组[非梗死区:(4.0±0.1)%比(6.1±0.8)%,P<0.001;梗死区周边:(15.7±0.8)%比(23.8±1.2)%,P<0.001]。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实验见:valsartan组心肌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渗入量低于AngⅡ组[(152.77±8.46)CPM比(221.87±13.41)CPM,P<0.01],心肌细胞3H-亮氨酸渗入量低于AngⅡ组[(113.47±2.33)CPM比(127.65±2.38)CPM,P<0.01],LBQ657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渗入量低于AngⅡ组[(119.78±2.98)CPM比(127.65±2.38)CPM,P<0.05],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轻心肌肥大与纤维化(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缓解心梗后心肌重塑及 卢辉耀 徐训发 郭佳音 赵文安 林志民 赖文文关键词:心室重构 心脏功能试验 LncRNA RMST靶向miR-27a-3p影响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探讨LncRNA RMST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H_(2)O_(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随机分组:si-NC+200μmol/L H_(2)O_(2)组(即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 H_(2)O_(2)干预2 h)、si-LncRNA RMST+200μmol/L H_(2)O_(2)组、miR-NC+200μmol/L H_(2)O_(2)组、miR-27a-3p+200μmol/L H_(2)O_(2)组、anti-miR-NC+si-LncRNA RMST+200μmol/L H_(2)O_(2)组、anti-miR-27a-3p+si-LncRNA RMST+200μmol/L H_(2)O_(2)组。qRT-PCR法检测LncRNA RMST和miR-27a-3p的表达量;利用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水平,以及细胞内MDA、SOD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RMST和miR-27a-3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si-NC+200μmol/L H_(2)O_(2)组比较,si-LncRNA RMST+200μmol/L H_(2)O_(2)组中的MDA、LDH的水平、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的水平升高(P<0.05);LncRNA RMST可靶向调节miR-27a-3p的表达;与miR-NC+200μmol/L H_(2)O_(2)组比较,miR-27a-3p+200μmol/L H_(2)O_(2)组中的MDA、LDH的水平、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的水平升高(P<0.05);与anti-miR-NC+si-LncRNA RMST+200μmol/L H_(2)O_(2)组比较,anti-miR-27a-3p+si-LncRNA RMST+200μmol/L H_(2)O_(2)组MDA、LDH的水平、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SOD的水平降低(P<0.05)。这提示,干扰LncRNA RMST表达可通过靶向miR-27a-3p抑制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凋亡进而减轻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徐玲 许朝祥 林晓欣 卢辉耀 蔡银链关键词:过氧化氢 H9C2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基于血清miRNA水平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miRNA水平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效能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消融治疗的389例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72例(70.0%)作为训练集,78例(20.0%)作为测试集,39例(10.0%)作为验证集。随访观察1年,绘制Kaplan-Meier累积复发风险曲线,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求训练集NV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NVAF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再进一步对测试集的模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截至2021年12月21日,共30例失访(训练集18例,测试集10例,验证集2例),最终纳入359例(训练集254例,测试集68例、验证集37例)NVAF患者。其中训练集中58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2.8%。复发组基线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大于与未复发组(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消融治疗前、随访结束时miRNA-21、miRNA-150、miRNA-192-5p水平明显升高,miRNA-2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体积(OR=1.060,95%CI 1.012~1.109)、miRNA-192-5p(OR=1.759,95%CI 1.135~2.726)、miRNA-21(OR=32.508,95%CI 9.224~114.577)、miRNA-150(OR=18.704,95%CI 5.513~63.456)为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miRNA-29b(OR=0.166,95%CI 0.049~0.560)为消融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NV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C-index为0.929(95%CI 0.890~0.958);验证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特异度为83.2%,敏感度为88.0%,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为0.711;测试集数据显示,该模型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8.7%,准确率为88.3%。结论EAT体积及miRNA-192-5p、miRNA-29b、miRNA-21、miRNA-150等为NVAF消融术后 赖文文 赵文安 张志龙 卢辉耀 蔡克锋 许朝祥 黄明伟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 消融术 复发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联合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心肌FFR测定,当FFR≤0.8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给予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对照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常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病变个数、支架植入数目、心绞痛再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植入支架数目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术后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可减少医疗费用、减少支架使用数量,且随访6个月后不增加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生率。 卢辉耀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益气活血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组(61例)和益气沙库组(65例),沙库巴曲组均给予常规抗慢性心衰基本治疗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益气沙库组在沙库巴曲组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益气沙库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沙库巴曲组(89.23%vs 72.13%)(χ^2=5.979,P=0.031);治疗后,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及NT-proBNP、MMP-9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和降低。益气沙库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显著高于沙库巴曲组[(129.53±34.26 vs 114.28±31.84)ms、(112.31±36.02 vs 101.44±29.59)ms、(8.71±7.64 vs 6.37±5.80)%](P<0.05);益气沙库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MMP-9显著低于沙库巴曲组[(207.45±51.71 vs 268.62±74.15)pg·mL^-1、(561.79±64.03 vs 688.19±87.94)pg·mL^-1](P<0.05)。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T-proBNP、MMP-9指标的异常情况。 赖文文 赵文安 陈国桢 林伟强 许朝祥 蔡克锋 林志民 卢辉耀关键词:益气活血方 心衰 心率变异性 NT-PROBNP MM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