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隔髓性脂肪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纵隔髓性脂肪瘤(mediastinal myelolipoma)的CT及MRI表现特点、诊断价值,以提高本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髓性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肿块均位于后纵隔;其中5例患者单侧单发,1例单侧两个结节,1例双侧多发。CT表现:病灶形态较规则,部分呈类圆形,呈等、低混杂密度,其内见CT值为负值的更低密度脂肪区,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不均匀性强化;MRI表现:病变T1WI及T2WI序列上均呈不均匀混杂信号,病灶内见斑点状、小片状脂肪信号,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结论:CT及MRI检查可以发现纵隔髓性脂肪瘤的相关影像学特征,是术前诊断髓性脂肪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能为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张建英胡凌云张福洲何孔明陈世孝杨浩蒋瑾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MSCT平扫确诊为SAH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以0.625mm层厚扫描,0.5mm的层间距重建,在工作站进行减影CTA及VR、MIP重建后对病灶进行观察。所有病例MSCT检查后均进行DSA检查,29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MSCT显示38例自发性SAH中,29例为动脉瘤出血(29/38),占76.32%,4例脑动静脉畸形(4/38),占10.53%,另5例MSCT为阴性。38例病例中,均经DSA和/或手术证实。结论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性,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检查方法。
- 何孔明蒋世明张福洲段美玲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蛛网膜下腔出血DSA
-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对其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重点观察动静脉期肿瘤强化特点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经过图像后处理,16例均可清晰显示肿块。同时还可直观形象显示肿瘤供血动脉10例、肝动脉-静脉瘘3例、引流静脉6例、肿瘤癌栓5例及血管受累情况。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可提供较为详细的原发性肝癌信息,可在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手术风险及评估预后效果中发挥重要作用。
- 何长久何孔明范芦芳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原发性肝癌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及MRI特点和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13例经病理及临床治疗后证实的AIP的CT及MRI特征。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薄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果 CT检查发现13例患者中,8例胰腺弥漫性肿大,5例局限性肿胀,呈团块样肿改变;CT平扫为均匀一致的略低密度,有9例出现明显延迟强化,8例患者胰周显示模糊,7例出现鞘膜征。10例MRI检查者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薄层MRCP显示3例胆总管呈鼠尾状狭窄,且3例均被误诊为胆总管胰腺段占位;5例胰管呈节段性狭窄或轻度扩张,3例患者与周围血管分界不清。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对多数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
- 张建英张福洲胡凌云蒋瑾何孔明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心脏MRI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1.5T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DCM患者45例及健康对照者25例,均进行CMRI检查,通过LGE序列判断左心室有无心肌纤维化将DCM组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测如下结构及功能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LVEF、LVSV、LVCO、LVMM、LVPER及LVPFR,其中将LVEDD、LVESD、LVEDV、LVESV、LVSV、LVCO、LVMM值除以体表面积进行标准化校正后以LVEDDI、LVESDI、LVEDVI、LVESVI、LVSVI、LVCI、LVMMI表示。评价LGE(+)组、LGE(-)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结构及功能参数;分析DCM患者LGE的部位、形态特点与强化节段数;分析LGE(+)节段数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DCM LGE(+)组、LGE(-)组与对照组LVEDDI、LVESDI、LVEF、LVEDVI、LVESVI、LVMMI、LVPER及LVPFR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GE(+)、LGE(-)组与对照组LVSVI、LVCI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DCM患者中25例出现了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累及心肌总节段数为137段,占32.2%(137/425),最常累及的部位为基底段的前间壁(节段2)和后间壁(节段3)。25例DCM LGE(+)患者中,最常见的强化模式是肌壁间线性强化;LGE(+)节段数与心功能分级、LVESDI、LVEDVI、LVESVI、LVMMI之间呈正相关,与LVEF、LVPER、LVPFR呈负相关,而与LVEDDI、LVSVI、LVCI无相关(P>0.05)。结论1.5T CMRI在评估DCM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功能变化,以及定性、定量检测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张建英胡凌云张福洲何孔明杨浩蒋瑾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结构心功能磁共振成像
- C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CT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手术、组织学活检及激素治疗后好转证实的AIP作为观察组,18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组病灶的形态、密度、被膜样边缘、强化方式、胰管改变和胰腺外等方面的不同。结果2组胰腺病变在腊肠样改变、局灶性密度减低、密度均匀度、增强后静脉期病灶强化密度、延迟强化、被膜样边缘、胰周淋巴结肿大、胆管渐进性狭窄、胆管截断与胆管壁强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胰管扩张、胰周血管受累情况、合并假性囊肿形成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密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及可行性。
- 张建英胡凌云张福洲何孔明蒋瑾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癌
- 16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结果CT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增宽、动脉壁钙化、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口位置及内膜剥离范围。结论螺旋CT可以满足临床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需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信息。
- 余帮龙蒋世民张福洲何孔明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螺旋CT
- 原发性卵巢癌的CT诊断及分期价值(附53例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卵巢癌的诊断及其分期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卵巢癌病例,与临床病理分期对照,分析其各期CT表现,并行CT分期。结果CT表现直接征象为盆腔肿块,间接征象常有腹水、邻近器官受侵,转移征象。CT分期,I期8例(15%),Ⅱ期13例(25%),Ⅲ期23例(43%),Ⅳ期9例(17%)。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例(2%),Ⅱ期13例(25%),Ⅲ期26例(49%),Ⅳ期13例(24%)。结论CT对原发性卵巢癌诊断及分期有重要意义,但CT分期有可能低估。
- 何孔明伍燕张福洲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分期
- MSCT对肾上腺转移瘤与无功能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肾上腺转移瘤与无功能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2例肾上腺转移瘤及9例无功能腺瘤的CT资料,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转移瘤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33个瘤灶(84%)平扫CT值及强化程度>20Hu。无功能腺瘤7例呈类圆形,边界清楚,6例平扫及强化程度<20Hu,其中2例出现负CT值。8例瘤侧残存正常肾上腺。结论转移瘤与无功能腺瘤CT平扫密度、强化程度及是否瘤侧残存腺体有明显差异,可以鉴别。
- 余帮龙蒋世民张福洲何孔明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肿瘤转移
- 32例肾上腺转移瘤的CT鉴别诊断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肾上腺转移瘤与非功能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2例肾上腺转移瘤及9例非功能腺瘤的CT资料,包括平扫及增强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转移瘤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33个瘤灶(84%)平扫CT值及强化程度大于20HU。非功能腺瘤7例呈类圆形,边界清楚,6例平扫及强化程度小于20HU,其中2例出现负CT值,8例瘤侧残存正常肾上腺。结论转移瘤与非功能腺瘤CT平扫密度、强化程度及是否瘤侧残存腺体有明显差异,可以鉴别。
- 余帮龙蒋世民张福洲何孔明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肿瘤转移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