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伟
- 作品数:60 被引量:2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胡桃夹综合征合并肾脏器质性疾病的诊治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CS)合并肾脏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如何避免误诊。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的54例NCS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54例NCS患者有9例是单纯NCS,占16.7%。8例为NCS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0.2g<静卧状态下24h尿蛋白定量<1.0g)者,占14.8%。23例为NCS合并IgA肾病者,占42.6%。1例为NCS合并Alport综合征,占1.8%。11例为NCS合并微小病变肾病,占20.4%。2例为NCS合并膜性肾病,占3.7%。结论:诊断NCS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合并有肾脏器质性疾病,以根据病情及时行肾穿刺活检术,并选择适当治疗方案。
- 白继琼张翥马继伟王锁刚刘浩飞
- 关键词:胡桃夹综合征病理
- 单中心150例移植肾活检病理与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肾移植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总结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7月行移植肾活检15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42....
- 王锁刚王光策杨晓青马继伟陈铸赵桂平崔勇何伟
- 六味地黄丸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方对肝肾阴虚证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和饮食控制,调整血糖和血压;治疗组加用六味地黄丸方,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UAER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方具有降低肝肾阴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作用。
- 崔冰马继伟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 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验证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与独活寄生汤治疗 ,对照组服甲氨喋呤。结果 :两组比较 ,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而起效时间有显著意义。结论 :提示强直性脊柱炎针药并用 ,标本兼顾 ,疗效更著。
- 何成马继伟刘培娜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针刺疗法独活寄生汤
- 肾移植术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探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我院450肾移植术后受者症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客观分型并探索规律。结果:肾移植术后1周证型可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4类,第1类在脾肾阳虚基础上或外感或兼有血瘀,第2类在肝肾阴虚基础上或湿热或兼有湿浊,第3类在脾肾气虚基础上兼湿热或血瘀、湿浊,第4类在气阴两虚的主证上兼湿热、血瘀、湿浊。肾移植术后1年证型可聚为3类,第1类在脾肾阳虚基础上或兼外感或兼血瘀,第2类在脾肾气虚基础上兼有湿浊、血瘀,第3类在气阴两虚基础上或湿浊或兼有血瘀。结论:肾移植术后1周至1年内,肾移植术后患者证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 马继伟丁元刘浩飞秦中豪白继琼冯睿董磊鹏杨洪涛
-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证候分布
- 肾移植个体化免疫诱导治疗方案的临床评价
- 【目的】评价不同抗体类生物制剂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肾移植免疫抑制诱导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中心肾移植科接受肾移植496例受者...
- 王锁刚王光策陈铸马继伟赵桂平崔勇何伟张翥
- 积雪草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积雪草颗粒(CTA)减轻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45只12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N组),糖尿病治疗组(DT组),共治疗12周。12周后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心脏采血检测血糖(BG)、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离双肾,检测肾皮质中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中GSH-Px、Cu-Zn SOD的mRNA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BG、Scr较NC组均升高(P<0.05);DT组Scr较DN组下降(P<0.05)。与NC组比较,DN组MDA水平显著增高,SOD、GSH-Px水平降低;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P<0.05);与DN组比较,DT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GSH-Px水平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DN组SOD、GSH-Px 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DN组比较,DT组SOD、GSH-Px 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脏氧化应激有关。
- 王宏天马继伟张翥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中医院肾病科临床带教的体会
- 2019年
-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实习生刚接触临床时即进行规范、科学、有效的教导,提高其临床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完成实习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值得每位带教老师认真思考。作者从事中医院肾病科临床带教工作十余年,对此进行了探讨。
- 马继伟
- 关键词:临床带教肾病科
- 过敏性紫癜肾炎伴新月体形成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和病理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新月体形成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和病理特征的变化,并探寻预测新月体形成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7月住院的HSPN患儿278例,根据新月体形成情况,分为新月体形成组(196例)和无新月体形成组(82例),并将新月体根据形成类型分为细胞性新月体组(52例)和细胞纤维性新月体组(144例)。比较各组间的实验室指标和病理特征,分析各个指标与新月体形成比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月体形成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实验室指标预测新月体形成的效能。结果与无新月体形成组相比,新月体形成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免疫球蛋白G/肌酐(UGCR)、尿红细胞计数(UR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明显升高,出现弥漫性系膜增生(Mb)、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的占比增高(均P<0.05);与细胞性新月体组相比,细胞纤维性新月体组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1)和T1的占比增高,新月体形成的比例较高,细胞性新月体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E1)占比降低(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4 hUP、UGCR、URBC、NLR、BUN、TG、Mb及T1与新月体形成比例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GCR升高、T1是新月体形成的危险因素;UGCR预测新月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95%CI:0.667~0.795,P<0.05),最佳截断值为5.00 mg/mmol,敏感度0.744,特异度0.610。结论UGCR可作为一种辅助评估HSPN患儿新月体形成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
- 白梦刻杨晓青李航王龙马继伟
- 关键词:肾炎新月体形成
- 特发性膜性肾病动物模型及中药干预
- 目的:总结近十年关于膜性肾病动物模型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阅读近十年的国内外有关模型肾病的动物模型,以及中药干预膜性肾病方面的文献.结果:主要的动物模型有:Heymann肾炎模型、抗二肽肽酶...
- 马继伟张翥丁元范冬雨秦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