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英男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20—60岁,体重50~80kg,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对照组(C组)和布地奈德组(B组)。术前C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min;B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20min。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结束后30min(T2)、术后24h(T3)和48h(T4)时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IL-8和IL-10的浓度。分别于T1和T2时,记录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和肺顺应性,采用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IL-1、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B组T1和T2时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降低,肺顺应性升高,L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和IL-8的浓度降低,T2-4时氧合指数升高,血清TNF-α、IL-1、IL-6和IL-8的浓度降低(P〈0.05),各时点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抑制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的炎性反应,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 鞠英男高宏黄薇牛芳芳李复夏沛松蓝秀文高伟
- 关键词:布地奈德炎症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静脉滴注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耐受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胸科术后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滴注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滴注复合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2组患者根据Ramsay镇静以及呛咳评分追加咪达唑仑以及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的镇静评分、呛咳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给药次数、使用剂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呛咳反应、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机械通气24 h内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给药次数和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滴注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以显著减轻气管导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ICU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
- 陈小杰鞠英男
- 关键词: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机械通气
- CD4^+ T淋巴细胞在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CD4+T淋巴细胞在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移植成功后的32只大鼠受体随机分为4组,即再灌注观察1 h、1.5 h、2 h和4 h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组移植之后均给予50%N2+50%O2通气,再灌注后1 h、1.5 h、2 h和4 h分别处死受体,取外周血和移植肺组织,通过酶联免疫方法测量外周血和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因子: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另外取部分移植肺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4+T淋巴细胞在移植肺中的浸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后外周血中IL-2和IFN-γ在1.5 h和2 h时间点升高明显(P<0.05),在4 h点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中IL-4在1 h和1.5 h没有变化,再灌注后2 h和4 h时间点升高(P<0.05);而IL-10在再灌注后1 h和1.5 h升高(P<0.05),2 h和4 h点下降,与基础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后组织匀浆中IL-2升高(P<0.05),但在再灌注后4 h点有所下降(P<0.05);组织匀浆中IFN-γ在再灌注后1.5 h后升高(P<0.05),在1.5 h时达到高峰(P<0.05),在2 h和4 h点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匀浆中IL-4在灌注后1 h开始升高(P<0.05),在再灌注后4 h后达到高峰(P<0.05);IL-10在再灌注后1 h达到高峰(P<0.05),然后开始下降,再灌注后4 h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4+T淋巴细胞在再灌注后1 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P<0.05),再灌注4 h后,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仅仅分泌损伤性因子IL-2和IFN-γ,损伤移植肺组织,还通过Th2细胞分泌的保护性因子IL-4和IL-10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 高伟陈小杰宋春雨曾宪章李文志鞠英男崔晓光
-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再灌注损伤肺移植
- 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麻黄碱,丙泊酚和芬太尼对降低全麻诱导期间芬太尼引发呛咳发生率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呛咳发生的其它因素。
方法: 选择548例ASA Ⅰ~Ⅲ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Ⅰ、Ⅱ、Ⅲ、Ⅳ...
- 鞠英男
- 关键词:芬太尼呛咳利多卡因全麻
-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在小儿咽扁术后镇痛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咽扁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级、年龄4~10岁、拟行咽扁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R组手术开始时给0.2%罗哌卡因2 mg/kg复合1∶100 000肾上腺素于扁桃体、腺样体上下级浸润;C组手术开始时将等量肾上腺素盐水相同位置浸润。术后4 h内监测患者MAP、HR、SpO2,并于术后15 min、30 min、1 h、4 h、12 h、16 h、24 h访视患者,采用东安大略儿童医院改良疼痛计分法(mCHEOPS)记录疼痛评分,记录镇痛药物剂量;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例数。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性别、手术及麻醉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 h内C组MAP、HR高于R组(P<0.05);C组患儿术后4 h内疼痛评分高于R组(P<0.05),4 h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20例患儿术后给予芬太尼镇痛,R组无额外使用镇痛药患儿(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0.2%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可有效减轻儿童咽扁手术后疼痛,并无不良反应发生。
- 鞠英男崔晓光席宏杰高伟
- 关键词:罗哌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