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宇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近岸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对浓缩溶解有机质添加的响应
- 2024年
- 海洋中的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异养细菌作为DOM的主要分解者也呈现高度的生物多样性,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海洋中DOM的组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究添加海洋来源的浓缩DOM后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方法】将从近岸海水中富集到>1 kDa的DOM添加至微宇宙培养体系后,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天数进行Illumina扩增子测序、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浓度监测及异养细菌分离纯化。【结果】DOM添加导致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明显的演替,且高DOM处理组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更明显,在第3、10、30天分别出现弯曲杆菌门(Campylobacterota)、亚硝化球菌目(Nitrosococcales)和栖苏打菌科(Nitrincolaceae)等类群占比的升高。群落的α多样性和均匀度先在0-3d内降低,而后又在10-30d内升高,在3-10 d发生变化趋势的转折。网络分析发现,高DOM处理组的网络结构比对照组更加紧密复杂。此外,不同浓度DOM培养体系中分离得到的可培养菌株明显不同,并分离获得了DOM处理组的特有属,它们可能是重要的DOM降解类群。【结论】浓缩DOM添加引起微宇宙培养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明显演替,其群落组成可能与DOM成分协同变化,影响着群落的演替方向。不同浓度DOM的培养体系也可能促进了具有不同生存策略的细菌的生长。本研究为更深入地理解微生物对海洋DOM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孙凯旋辛宇刘吉文
- 关键词:群落演替异养微生物
- 海洋浮游植物粒度生理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05年
- 生物学家一直对生物个体的粒度很感兴趣,认为粒度是影响生物个体的新陈代谢速率、生物个体在生态系中的地位、以及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1,2].许多生理学家对生物个体粒度的功能做了验证和说明[3,4].
- 杨茹君王修林辛宇祝陈坚石晓勇
-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粒度生长速率光合作用生命周期环境因素
- 旋转玻璃板式海洋微表层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玻璃板式海洋微表层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主框架、旋转采样组件、驱动组件、样品刮取组件和样品收集组件,旋转采样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主框架的转轴和固定安装于转轴外周的多块玻璃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轴旋转...
- 李遵伟辛宇张成伦陈波波张孟徐洪军刘文锋崔西亮尚宏坤郑芳
- 文献传递
- 旋转玻璃板式海洋微表层取样装置及海洋微表层取样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玻璃板式海洋微表层取样装置及海洋微表层取样方法,其中,取样装置包括主框架、旋转采样组件、驱动组件、样品刮取组件、样品收集组件和控制器,旋转采样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主框架的转轴和固定安装于转轴外周的多块玻璃...
- 李遵伟辛宇张成伦陈波波张孟徐洪军刘文锋崔西亮尚宏坤郑芳
- 一株分离自海洋的细菌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从青岛近岸海域筛选到1株产胞外表面活性物质的菌株,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0.5 mN/m,经初步鉴定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及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化合物,其化学组成为海藻糖和含β-羟基的十四及十六烷酸。该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乳化能力,其临界胶束浓度较低,为48.5 mg/L。通过摇瓶发酵实验确定其产表面活性剂的适宜条件为: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7.50,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20 h。
- 朱生凤朱有庆辛宇梁生康
-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糖脂
-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脂肪酸类生物标记物的初步
- 辛宇
-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脂肪酸
- 溶解无机态营养盐在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通量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了解无机态营养严在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通量基控制因素,于2002-08-06-08-24,应用船基沉积物培养方法,现场测定了硅酸盐(SiO3-Si)、磷酸盐(PO4-P)和溶解无机氮(DIN)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速率(νN)和交换通量(FN)。结果显示,νSiO3-Si变化范围为2 220-4 317μmol·m^-2·d^-1,平均为3 466μmol·m^-2·d^-1,νPO4-P为0.4-77μmol·m^-2·d^-1,平均为39μmol·m^-2·d^-1,νDIN为667-2 167μmol·m^-2·d^-1,平均为1 308μmol·m^-2·d^-1,其中NH4-N和NO3-N的贡献分别为48%和47%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νSiO3-Si主要由溶解和扩散2个过程控制,前者决定于沉积物黏土矿物含量和含水率,后者决定于营养盐浓度和温度。νPO4-P主要由在以黏土为主的细颗粒和氢氧化铁上的吸附-解吸和扩散过程控制,前者分别决定于沉积物粒度和上覆水中DO浓度,而后者决定于间隙水与上覆水之间的浓度差。结果表明,FSiO3为2.59×10^13mmol,FPO4为2.95×10^11mmol,FDIN/SE为8.62×10^12mmol。这样,为维持夏季渤海初级生产力,沉积物交换过程可提供大约65%的SiO3-Si、12%的PO4-P和22%的DIN,远远高于以河流径流为主的陆源排放。
- 王修林辛宇石峰韩秀荣祝陈坚石晓勇
- 关键词:沉积物营养盐通量
-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脂肪酸类生物标记物的初步分析及其在营养盐界面交换过程中的应用
- 本文应用GC-MS和GC-IsoMS技术,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这一特定海域三个季节(2002年8月,11月,2003年2月)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脂肪酸的种类、来源、含量的平面、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利用统计学...
- 辛宇
-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脂肪酸
- 文献传递
- 2002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及分布特征的比较被引量:54
- 2004年
- 20 0 2年 8月 2 6日— 9月 4日在东海赤潮高发区 ( 2 9°0 0′— 32°0 0′N、1 2 2°0 0′— 1 2 3°30′E)进行了夏季航次的调查 ,利用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的调查数据 ,系统分析比较了其营养盐结构和分布特征 ,并初步探讨了夏季爆发的中肋骨条藻赤潮与营养盐的关系。与 2 0 0 2年春季相比 ,2 0 0 2年夏季调查海区中SiO3 Si、PO4 P、NH4 N、DON和PN平均浓度比春季有所增加 ,而NO3 N、NO2 N、DOP和PP浓度则有所减小。夏季各种形态磷营养盐主要由PO4 P和PP组成 ,其中PO4 P比春季明显增加 ,PP略有减少 ,DOP显著减少 ;各种氮形态营养盐主要由DIN和DON组成 ,与春季相比DON比例略有增加 ,DIN略有减少。DIN仍以NO3 N为主并有所增加 ,而NH4 N比例基本不变 ,NO2 N有所减少。主要溶解无机态营养盐 ,如SiO3 Si、PO4 P和NO3 N ,以及PP的平面分布整体上呈沿岸海域浓度高、外海浓度低的趋势 ,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的趋势已减弱 ,甚至消失。NO2 N和NH4 N具有明显的水团分布特征 ,与春季有所不同 ;DON和PN与春季具有相同的斑点状分布趋势。另外 ,本航次调查中在 1 1站发现中肋骨条藻赤潮 ,该站表层SiO3 Si浓度较高 ,PO4 P很低 ,其余溶解态氮营养盐及PP与调查海区表层平均浓度接近 ,PN较高。营养盐结构中 1 1站表层?
- 王修林孙霞韩秀荣祝陈坚张传松辛宇石晓勇
- 关键词:赤潮高发区营养盐夏季
- 一株海洋细菌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从青岛近岸海域筛选到一株产胞外表面活性物质的菌株,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0.5mN/m,经初步鉴定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薄层层析(TLC)、红外光谱(IR)及色质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
- 梁生康辛宇杨仕美郭利果王修林
-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糖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