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继洲

作品数:62 被引量:19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细胞
  • 18篇病理
  • 14篇临床病理
  • 11篇肿瘤
  • 9篇病理分析
  • 8篇临床病理分析
  • 8篇鳞状
  • 8篇宫颈
  • 7篇上皮
  • 7篇鳞状细胞
  • 6篇细胞癌
  • 6篇鳞状细胞癌
  • 6篇免疫
  • 6篇表达及临床意...
  • 5篇上皮内
  • 5篇皮内
  • 5篇细胞学
  • 4篇引流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原位杂交

机构

  • 44篇孝感市中心医...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孝感宏翔生物...

作者

  • 59篇杨继洲
  • 11篇肖兰
  • 10篇戴一菲
  • 10篇何惠华
  • 7篇李峰
  • 7篇邬攀
  • 7篇刘汉忠
  • 6篇涂珍
  • 5篇李蓓
  • 5篇陈应超
  • 5篇杨娟
  • 4篇王岚
  • 4篇方勇
  • 4篇周洁
  • 4篇杨清英
  • 4篇王玮
  • 4篇肖静
  • 4篇李蓓
  • 3篇高清英
  • 3篇张清元

传媒

  • 9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组织中MAD2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AD2)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切除的鼻咽癌组织标本60份(鼻咽癌组)、慢性鼻咽炎标本25份(鼻咽炎组),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组MAD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及鼻咽炎组MAD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1/60)、80.0%(20/25),P<0.05;MAD2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相关,与其他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AD2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作为预测鼻咽癌发生及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王玮陈应超周洁肖兰杨继洲
关键词:鼻咽肿瘤鼻咽癌
黄芪注射液促进痔瘘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促进痔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机理 ,拓宽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治疗组 70例于术后当日除常规治疗方法外 ,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 2 0ml,静脉滴注 7~ 10天 ,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方法。术后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 ,并于术后第 3、 7天分别取创面肉芽组织小块作病理切片 ,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化以及CMIAS— 0 0 8B病理图文分析系统等方法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发现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织学观察发现 :治疗组创面第 3、 7天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以及巨噬细胞相对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痔瘘术后创面修复有促进作用 ,可加速毛细血管再生、补充伤口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激活巨噬细胞等几个方面。提示对其他外科创伤修复亦有积极意义。
邱克杨继洲李玉平铁福珍杨清英刘利荣徐智海
关键词:痔瘘创面修复黄芪注射液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53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okemon)和p53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份LSCC组织(观察组)及30例份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Pokemon、p53表达,分析Pokemon、p53阳性表达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Pokemon阳性率分别为67.3%(37/55)、20.0%(6/30),两者比较P<0.05;p53阳性率分别为56.4%(31/55)、0(0/30),两者比较P<0.05。Pokemon阳性表达与LSC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p53阳性表达与LSC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SCC组织中Pokemon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0.402,P<0.01)。结论 Pokemon、p53在LSCC组织中表达均升高,Pokemon、p53的高表达可能在LSCC的发生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陈应超郭俊宇王玮周洁肖兰杨继洲
关键词:喉肿瘤喉鳞状细胞癌P53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长期随访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效果.方法 分析96例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5年以上中长期随访结果:采用VAS疼痛100分法和中...
俞兴焦勇杨继洲徐林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套管针穿刺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头皮血肿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夏伟彭付学王汉平钟宝娣蔡曙洲黄焕斌杨继洲何贵山
该成果依据“负压引流的原理”,试制成负压装置,并经真空表测定了不同负压的压力值,科学地划定了适宜的负压窗;动物实验和230例临床应用证明:该成果缩短了疗程,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并发症。该成果疗效可靠,负压装置制作简...
关键词:
关键词:穿刺疗法套管针穿刺负压引流头皮血肿
脂溢性角化病25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58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各型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为面部共93例及躯干81例,病理组织学表现多为角化过度型及棘细胞型;激惹型常伴瘙痒,易结痂,常见皮损突然增大。结论各种组织学亚型与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有一定的联系,病理组织学与临床特点相结合可提高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
杨继洲何惠华邬攀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组织病理学
青年乳腺癌VEGF、EGFR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临床患者98例,将其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展开VEGF、EGFR和Ki-67水平检测,而后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和病理特点。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存在较大差异(P<0.05),青年组患者VEGF、EGFR和Ki-67表达阳性率较中、老年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青年组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Ⅰ期为主,且VEGF、EGFR和Ki-67表达阳性率发生显著升高,针对于临床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何惠华杨继洲李蓓王星
关键词:乳腺癌VEGFEGFRKI-67病理
高龄大肠癌9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杨继洲高清英方勇邹念华
关键词:大肠癌临床病理老年人
乳腺黏液性病变的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0引言 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Mucocele-like lesion,MLL),黏液癌及黏液样纤维腺瘤比较少见,在针吸细胞学上(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它们均可吸出大量粘稠的冻胶样黏液性物质,但由于它们的临床处理预后不同,因此在针吸细胞学上正确区分它们是非常必要的。现对我科29例有完整病例资料的乳腺肿物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FNAC检查对存在大量黏液的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何惠华肖兰杨继洲
关键词:乳腺针吸细胞学
BUB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BUB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55例LSC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BU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UB1蛋白在L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9%(28/55),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83.3%(25/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UB1蛋白的表达与LSCC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原发部位、T分期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BUB1蛋白的低表达与LSCC的发生、发展有关,BUB1可能作为预测LSCC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李兆龙陈应超严福波张清元周洁杨继洲
关键词:喉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