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钢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鼠
  • 3篇肝损伤
  • 2篇血府
  • 2篇血府逐瘀
  • 2篇血府逐瘀汤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鼠肝
  • 2篇歧化酶
  • 2篇逐瘀
  • 2篇逐瘀汤
  • 2篇组方
  • 2篇组方规律
  • 2篇膝骨
  • 2篇膝骨关节
  • 2篇膝骨关节炎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损伤
  • 2篇聚类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机构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广东食品药品...
  • 3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10篇李钢
  • 5篇许学猛
  • 4篇李小翚
  • 4篇李常青
  • 4篇陈能
  • 3篇陈国材
  • 1篇胡零三
  • 1篇曾德明
  • 1篇李鹏
  • 1篇苏俊芳

传媒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筋肉并重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总结许学猛教授二十余年诊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许学猛教授创立“骨筋肉并重”的专科学术思想,认为肾虚血瘀、营养缺乏是膝骨关节炎的病机,强调筋骨肉同步治疗,应用“药、针、功”三位一体的六大特色疗法。
陈能胡零三李鹏李钢曾德明许学猛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灸中药功能锻炼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跟痛症熏洗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CBM中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跟痛症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对筛选出的261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6个核心组合和13首新处方。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常用的熏洗药物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药为主,治法主要包括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和舒筋止痛。研究结果对治疗跟痛症的熏洗用药组方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能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关键词:跟痛症组方规律关联规则聚类
血府逐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氨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氨(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NIH小鼠5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800mg/Kg,24小时后采血,检测血清AL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清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齐墩果酸片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AL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对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李小翚李钢李常青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小鼠肝损伤中医药疗法
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进一步探究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校医室自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口服布洛芬、维生素B1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方案的30例患者,20例痊愈,痊愈率高达6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患者,7例痊愈,痊愈率为23.33%,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李钢
关键词:针刀独活寄生汤腰椎间盘突出症
颌枕带牵引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100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颌枕带牵引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颌枕带牵引后,患者静坐休息5分钟后进行针刺取穴,主穴天柱、百劳、大柕;根据不同症状相应配曲池、肩井等穴;对照组仅用颌枕带牵引。两组均每周治疗一次,一共8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颌枕带牵引结合靳三针疗法是较好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颌枕带牵引疗法。
李钢许学猛
关键词:靳三针神经根型颈椎病
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行前交叉韧带切除法(ACLT)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予膝关节腔注射参麦注射液、透明质酸钠4周后,取膝关节液及关节软骨组织,用ELISA法检测关节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 PCR检测关节软骨组织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液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软骨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组和透明质酸钠组关节液IL-1β、IL-6和TNF-α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软骨组织IL-1β、IL-6和TNF-αmRNA均显著降低(P<0.05)。参麦注射液组与透明质酸钠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兔膝关节软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关节液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软骨组织IL-1β、IL-6、TNF-αmRNA表达有关。
陈能姚楠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叶下珠复方Ⅱ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高、中、低三种剂量(100g/kg,50g/kg,25g/kg)的叶下珠复方Ⅱ号水提液进行干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进行对照,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胺酸(Hyp)、丙二醛(MDA)、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叶下珠复方Ⅱ号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Hyp、MDA和血清H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李常青李钢苏俊芳李小翚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腱鞘炎外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腱鞘炎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15年治疗腱鞘炎的中药外用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76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7个核心组合和3首新处方。结论腱鞘炎常用的药物以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研究结果对治疗腱鞘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能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关键词:腱鞘炎组方规律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聚类
解毒化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NIH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解毒化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24 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血清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齐墩果酸片组比较,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AL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对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李小翚李钢李常青
关键词:解毒化瘀汤肝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加味血府逐瘀汤对 D-Ga1N 所致肝损伤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 D-氨基半乳糖氨(D-GalN)所致肝损伤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NIH 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 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加味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 天,末次给药1h 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 D-GalN800mg/kg,24h 后采血,检测血清 SOD 活 性、MDA 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加味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小鼠血清 SOD 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 01) ,MDA 含量和 ALT 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 01) ;与齐墩果酸片组比 较,加味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 SOD 活性、MDA 含量和 ALT 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 05) ;加味血府逐瘀汤 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可提高 D-GalN 所致肝损伤小鼠 SOD 活性和降低 MDA 含量,并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
李小翚李钢李常青
关键词:加味血府逐瘀汤肝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