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损伤(SCI)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5例SCI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记录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因、损伤水平、损伤分级、受伤(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入院和出院时间等,并记录出院和入院时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SCI积分,对影响患者出院时ADL能力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出院时,SCI患者ASIA运动评分、ASIA针刺觉评分、ASIA轻触觉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改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CI分级、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入院时ASIA针刺觉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院时MBI评分密切相关,康复介入时间、康复疗程、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入院MBI差值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康复训练,各年龄阶段、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SCI患者的ADL能力都可得到改善.入院时运动能力较好、康复疗程足够长、康复介入时间早的患者改善幅度也相对较大.
- 李丽白玉龙吴毅胡永善
- 关键词:脊髓损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两项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刺激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FCA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信号组与肌电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FCA恢复的效果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但好于国产低频电刺激和无电刺激。
- 张安静白玉龙胡永善吴毅姜鹭春李丽路微波徐一鸣朱秉田威
-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功能独立性
- 康复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在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时神经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004年12月—2009年6月入住康复病房的96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时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和损伤情况(病因、损伤水平、损伤分级、受伤或发病时间、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等),并记录出入院MBI评分、ASIA评分。结果:完全性SCI患者康复介入时机≤90d和>90d间比较时,MBI评分增加值、ASIA针刺觉评分增加值、ASIA轻触觉评分增加值无明显差异,ASIA运动评分增加值、康复治疗时间有差异;不完全性SCI患者康复介入时机≤90d和>90d间比较时,康复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MBI评分增加值、ASIA轻触觉评分增加值、ASIA运动评分增加值、ASIA针刺觉评分增加值有差异;康复介入时机≤90d时,完全性与不完全性SCI患者间比较,ASIA针刺觉评分增加值、康复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MBI评分增加值、ASIA轻触觉评分增加值、ASIA运动评分增加值有差异;康复介入时机>90d时,完全性与不完全性SCI患者间比较,MBI评分增加值、ASIA轻触觉评分增加值、ASIA针刺觉评分增加值无明显差异,ASIA运动评分增加值、康复治疗时间有差异。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促进不同程度SCI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对不完全性SCI患者。
- 李丽白玉龙吴毅胡永善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分为A组8例、B组8例、C组7例及D组11例,分别配合给予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国产低频电刺激、肌电反馈电刺激及操作同A组,但无电刺激输出。于治疗前、治疗后20d时用简易精神评定量表(MMSE)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的认知部分对各组患者进行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评定。结果:经过20d的治疗,A、C组FCA认知部分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及B、D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A组与C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组与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间差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与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均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情绪障碍,提高认知功能。
- 张安静李丽白玉龙胡永善吴毅姜鹭春路微波徐一鸣朱秉田威
-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临床应用的进展被引量:22
- 2008年
- 脑卒中导致的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针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功能训练方法有多种,但疗效显著的治疗技术尚待深入研究。主动运动训练对患者康复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求患者具有一定的自主运动能力;被动运动训练没有患者的主动参与,收效甚微。
- 李丽白玉龙
-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想象疗法康复治疗
- 针刺及其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1年
-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按其病理改变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后者亦称脑梗死,约占总发病率的80%.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中国传统医学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一致的认可;
- 李丽白玉龙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康复针刺出血性脑卒中中国传统医学
- 方舱医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被引量:20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方舱医院在阻止疫情传播蔓延,落实患者收治起到了重要作用。方舱医院起源于美国军队,后逐渐向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转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方舱医院的发展历程,简述方舱医院的现状和特点,为进一步发挥方舱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 张昂马昕邱智渊张继明王兵杨敏婕卫尹李丽贾波
- 关键词:疫情防控
- 康复训练和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针刺两种治疗手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针刺组。根据患者偏瘫恢复的不同阶段,康复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针刺组采用头针加体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天后以及治疗后56天随访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运动功能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针刺组NDS、FCA运动功能评分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8天和第56天随访时,两组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8天时,两组间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第56天随访时,两组间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差值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康复训练与针刺均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且在第56天随访时康复训练组恢复程度高于针刺组。
- 李丽白玉龙胡永善吴毅崔晓谢蓓菁朱秉徐一鸣虞先敏张荣
-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刺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