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毅

作品数:667 被引量:6,664H指数:4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6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31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0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7篇康复
  • 159篇卒中
  • 147篇脑卒中
  • 98篇康复治疗
  • 71篇甲状腺
  • 64篇关节
  • 60篇卒中患者
  • 58篇脑卒中患者
  • 52篇糖尿
  • 52篇糖尿病
  • 42篇卒中后
  • 39篇膝关节
  • 39篇腺癌
  • 38篇甲状腺癌
  • 37篇肿瘤
  • 37篇脑卒中后
  • 34篇偏瘫
  • 32篇关节炎
  • 31篇血管
  • 29篇缺血

机构

  • 509篇复旦大学
  • 83篇复旦大学附属...
  • 51篇上海医科大学...
  • 27篇上海医科大学
  • 26篇上海理工大学
  • 2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6篇中国科学院上...
  • 1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1篇上海市第一康...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同济大学附属...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体育学院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华医学会
  • 4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662篇吴毅
  • 230篇胡永善
  • 81篇白玉龙
  • 61篇朱玉连
  • 59篇吴军发
  • 54篇姜从玉
  • 51篇孙莉敏
  • 48篇贾杰
  • 42篇杨晓冰
  • 41篇范文可
  • 37篇李放
  • 34篇范振华
  • 26篇屠丹云
  • 26篇李云霞
  • 24篇王卓颖
  • 23篇沈莉
  • 23篇刘罡
  • 21篇胡瑞萍
  • 20篇朱尚权
  • 18篇占飞

传媒

  • 131篇中国康复医学...
  • 80篇中华物理医学...
  • 50篇中国康复
  • 30篇中国运动医学...
  • 2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0篇中国临床康复
  • 18篇家庭用药
  • 18篇康复学报
  • 13篇中国癌症杂志
  • 9篇上海医药
  • 8篇中国康复理论...
  • 8篇外科理论与实...
  • 8篇老年医学与保...
  • 6篇现代康复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抗癌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全科医师...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6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20篇2018
  • 26篇2017
  • 24篇2016
  • 25篇2015
  • 32篇2014
  • 21篇2013
  • 38篇2012
  • 48篇2011
  • 39篇2010
  • 29篇2009
  • 46篇2008
  • 44篇2007
  • 24篇2006
  • 18篇2005
6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电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低频电治疗组(低频电组)及常规康复组(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低频电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输出波形为方波,脉冲频率60 Hz,脉冲宽度200 μs,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组内比较提示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与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辅助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吴朝阳王凯胡永善吴毅朱玉连李玮沈亦平
关键词:脑卒中低频电刺激上肢随机对照研究
甲状腺手术侧入路的新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介绍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与颈前肌外侧间隙入路(侧入路)在巨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侧入法施行巨大甲状腺切除术30例,选择直径〉6.0cm的巨大甲状腺肿块病例,采取侧入路行甲状腺切除术,其中4例采取侧入路联合正中入路。结果侧入路组26例及侧入路联合正中入路组4例患者术中均无大血管、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侧入路组术后出现短暂的手足抽搐2例,2组患者均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及切口感染。在巨大甲状腺手术中,与传统正中入路对比,侧入路有手术野暴露充分、无需切断颈前肌、暴露及处理甲状腺上极容易、暴露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方便、损伤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结论侧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安全可靠,对巨大甲状腺肿瘤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买买提·吾斯曼官青吴毅
关键词:巨大甲状腺甲状腺手术侧入路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项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其在医学上主要应用于虚拟内窥镜、计算机辅助手术治疗、手术的方针与训练、医学教学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损伤后运动再学习、神经可塑性及功能恢复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电脑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VR技术开始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评估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就VR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领域的应用和前景作一综述。
徐丽丽吴毅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电脑多媒体技术医学教学虚拟内窥镜
低位弧形切口用于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价值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低位弧形切口保留颈丛神经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彻底性、安全性和感官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8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侧颈淋巴结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和峡部切除术+中央区(Ⅵ区)及同侧或双侧颈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Ⅱ-Ⅴ区)。分别比较低位弧形切口(低位组,279例)和传统"L"形切口(传统组,36例)病人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数,并通过量表评价两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低位组病人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与传统组病人侧颈区的总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位组病人Ⅱb、Ⅴ区淋巴结清扫数低于传统组病人(P〈0.05)。低位弧形切口在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以及病人肩部僵硬、紧缩感、疼痛和麻木感等方面得分均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累及Ⅱa区时,Ⅱb区转移风险增高(r=0.197,P〈0.001);多区转移时,Ⅱa和Ⅴ区转移风险均增高(r=0.242、0.243,P〈0.001)。结论低位弧形切口保留颈丛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术能在保证治疗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但对于Ⅱa区或多区转移的病人,仍推荐采用传统"L"形切口。
郭凯王卓颖李端树吴毅嵇庆海沈强王宇黄彩平朱永学孙团起孙国华王玉龙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术
常见康复训练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一种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中间状态,患者表现为日常生活仍能独立自主,但记忆和思维能力发生减退。临床上,MCI有较高的风险进展为痴呆,因此,MCI的早期治疗对于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MCI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长期的药物治疗具有强烈的成瘾性,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探索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变得极为重要。MCI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认知训练、有氧运动、无创神经调控(NIBS)、高压氧疗法等。认知训练是一种通过多任务联合模式持续地刺激患者使得脑内神经网络重建,改善认知功能,这种干预措施在认知康复中的有效性已经获得大部分患者欢迎。有氧运动是一种日常性训练模式,通过各肌群协调工作增加患者脑组织的灌注量,提高患者的反应能力和认知功能,因其训练方式贴近生活且易为患者所接受。NIBS是一种新兴技术,以简便、安全为主要特点,利用外接设备与大脑皮层区域联系,激活大脑相应功能,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高压氧疗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式,利用大气压差有效提高脑组织及血流含氧量,进而稳定控制血氧饱和度,对MCI患者的脑组织损伤也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康复训练在临床上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势而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故针对常见的康复训练及其方案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王怡圆范晨雨王念宏吴毅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有氧运动高压氧疗法
θ爆发节律磁刺激对皮质兴奋性和脑电节律的影响和时效性研究
曹悦吴毅
支持垫规范康复体位护理在脑卒中卧床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康复体位护理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功能恢复及防止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卧床患者随机分为支持垫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联合传统护理,支持垫组实施康复治疗+康复体位护理(使用体位支持垫),干预后3周、6周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并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入选时BI、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周和6周后,支持垫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评分提高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干预3周后,2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6周后,支持垫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体位支持垫有助于脑卒中偏瘫卧床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各种并发症。
顾玲陈友燕孙瑶华胡永善吴毅
关键词:脑卒中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0
2015年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和6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及6周后,治疗组FMA-UE、MSS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唐朝正李春燕张晓莉王金宇刘智岚何志杰吴毅贾杰
关键词:脑卒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手功能上肢
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运载体4转位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 研究运动对链脲佐菌素 (STZ)引起的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运载体 4(Glucosetransporter 4,GLUT4)转位机制的影响。 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进行 6周游泳训练。实验到期分离各组大鼠大腿股四头肌 ,制备细胞内、外膜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GLUT4蛋白含量 ,同时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细胞内膜GLUT4蛋白含量减少 2 4.1% (P <0 .0 1) ,细胞外膜减少 48.1% ,(P <0 .0 1)。糖尿病大鼠经过 6周运动训练 ,与糖尿病组大鼠相比 ,骨骼肌细胞内膜GLUT4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 ,而细胞外膜GLUT4蛋白含量增加 10 8.7% (P <0 .0 1) ,血糖由18.5± 1.9mmol/L降至 14 .0± 3 .3mmol/L(P <0 .0 1)。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其中以细胞外膜GLUT4蛋白含量的减少更为显著 ,即在糖尿病状态下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转位机制出现障碍 ,使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发生障碍 ,血糖升高。糖尿病大鼠经过运动训练可增加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含量 ,并改善GLUT4蛋白转位机制 ,从而增加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 ,降低血糖 ,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的状况。
杨晓冰吴毅李益明占飞李云霞朱尚权张新堂平蓓芳
关键词:糖尿病骨骼肌GLUT4
运动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细胞内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葡萄糖运载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
胡瑞萍吴毅胡永善吴军发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骼肌PKB/AKTERK1/2AMPK
文献传递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