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礼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聊城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A)、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各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优秀率THR组为54.17%,FHA组为38.5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THR组为87.50%,FHA组为72.9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R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R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满意率THR组为87.50%,FHA组为78.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R与FHA相比,THR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临床疗效好,患肢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且患者满意度高。
- 李广义马玉荣刘德强朱安礼徐宁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
-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10例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28个月。9例手术感染得到一期控制,1例术后进行1次清创术后感染得到控制。骨折愈合、延长停止后,8例患肢长度比对侧缩短<2.5cm,2例患肢长度比对侧缩短2.5cm和3.0cm。结论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在控制感染和改善患肢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 朱安礼潘童刘德强范孟坡李邦国
- 关键词:ILIZAROV骨延长骨搬移慢性骨髓炎
-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的利弊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2—2014-0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1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手术时是否应用牵引床分为牵引床组和非牵引床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PFNA尾帽安装时间、术中失血量、尖顶距(TAD)值、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9~24(15.5±6.5)个月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牵引床组手术时间(41.7±9.1)min,术中失血量(115.5±16.4)ml;非牵引床组手术时间(45.5±9.5)min,术中失血量(131.6±18.7)ml,牵引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非牵引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51,P=0.010;t=0.008,P<0.001)。牵引床组手术时尾帽安装时间为327.0(214.3,523.8)s,非牵引床组为277.0(93.0,389.0)s,牵引床组尾帽安装时间较与非牵引床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6,P=0.006)。牵引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4,P=0.002)。2组TAD值、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牵引床具有可长时间保持骨折端的复位状态、节省人力、减少术者放射性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的优点,但也存在尾帽安装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增加侧位透视难度等缺点。
- 董方李广义刘德强尚博宋世江朱安礼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 研究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益赛普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益赛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生物制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发热、疼痛、肌肉乏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热、疼痛、肌肉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患者,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潘童朱安礼郭菲李霞关飞李云陈美璞
- 关键词:风湿免疫病生物制剂临床症状
-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治疗。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方面,交锁髓内钉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单臂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短,疗效评分平均分高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方面,交锁髓内钉组无感染病例,单臂外固定支架组有4例钉道感染病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均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在并发症方面,单臂外固定支架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 孥广叉马玉荣刘德强董方朱安礼徐宁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单臂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0年05月至2012年10月收入的70例行PFNA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后应用不同抗凝药物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组,通过Gross方程计算出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为(441.57±44.88)ml,隐性失血量为(361.43±33.22)ml,低分子肝素组失血总量为(486.43±37.64)ml,隐性失血量为(401.14±25.16)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要小于低分子肝素。
- 董方张兰朱安礼王志震汤斌
- 关键词: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隐性失血
- 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3)。治疗组清创复位术后在VSD治疗基础上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2.0 g,2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VSD治疗。以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Mc Gill疼痛评分、感染控制时间,随访6个月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c Gill评分为(3.87±0.8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0.73)分(P<0.01);感染控制时间为(9.07±1.0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6±1.47)d(P<0.01);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8.37%,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VSD治疗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可加速感染的控制,为临床骨科创伤感染的优化治疗提供参考。
- 刘德强朱安礼范孟坡
- 关键词:骨折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负压封闭引流五水头孢唑林钠
- 不同类型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和要求,分为DHS组(85例)和PFN组(8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过程中的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DHS组与PFN组优良率分别为75.3%(64/85)、83.8%(67/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DHS组[(54.3±11.7)d比(92.6±10.5)d、(63.8±12.2)d比(71.3±10.6)d、(453.3±50.7)ml比(627.5±46.8)ml、(77.9±25.2)min比(115.7±3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并发症:PFN组13例(16.2%),DHS组11例(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PFN组1例(1.2%),DHS组4例(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相比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快的特点,是治疗不稳定性骨折较为合理、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案。
- 李广义马玉荣刘德强董方朱安礼
- 关键词:股骨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后并发症
-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骨折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与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骨折患者(试验组),检测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28例胫骨骨折(对照组)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组为13~16(14.28±0.94)周,对照组为14~18(15.89±1.1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比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更有利于胫骨骨折愈合。
- 董方张蓓蓓徐宁朱安礼李广义刘德强
-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可吸收螺钉
- 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对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470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合并损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骨折类型(是否陈旧性骨折)、D-二聚体水平、有无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等.将所有患者按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有83例,非DVT组有387例.将有无发生深静脉血栓作为因变量,探讨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对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70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17.7%.两组患者在年龄(40/83与268/387)、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损伤(57/83与283/387)、预防血栓形成措施的应用(58/83与196/387)、D-二聚体水平(16/83与122/387)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712、14.836、9.876、5.313,均P <0.05).年龄≥40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损伤、未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40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损伤、未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董方刘德强朱安礼范孟坡王志震
- 关键词:髋部深静脉血栓骨折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