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翼

作品数:288 被引量:1,185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5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2篇沙星
  • 55篇药物
  • 45篇加替沙星
  • 43篇抗菌
  • 40篇药代
  • 39篇药代动力学
  • 39篇甲磺酸
  • 37篇抗生素
  • 33篇抗生素后效应
  • 33篇后效应
  • 32篇耐受性
  • 29篇口服
  • 29篇甲磺酸加替沙...
  • 27篇单胞菌
  • 27篇铜绿
  • 27篇铜绿假单胞
  • 27篇铜绿假单胞菌
  • 27篇假单胞菌
  • 26篇菌药
  • 26篇抗菌药

机构

  • 2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75篇北京大学
  • 15篇徐州医科大学
  • 14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海南省人民医...
  • 6篇空军总医院
  • 5篇贵阳医学院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徐州医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青岛医学院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88篇方翼
  • 197篇王睿
  • 111篇裴斐
  • 103篇柴栋
  • 51篇朱曼
  • 51篇王中孝
  • 33篇刘庆锋
  • 32篇刘皈阳
  • 28篇梁蓓蓓
  • 25篇陈迁
  • 22篇王茜
  • 18篇薛俊峰
  • 18篇赵立波
  • 15篇王锡萍
  • 15篇王培兰
  • 14篇周筱青
  • 12篇王雅芹
  • 10篇李玉珍
  • 9篇刘又宁
  • 9篇郑专杰

传媒

  • 37篇中国临床药理...
  • 34篇中国药物应用...
  • 30篇中国临床药理...
  • 17篇中国药学会学...
  • 13篇中国抗生素杂...
  • 1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2篇中国药房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国医院药学...
  • 8篇中国临床药理...
  • 8篇中华医学会全...
  • 7篇解放军药学学...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中国医药导刊
  • 6篇临床药物治疗...
  • 4篇中国临床药学...
  • 4篇中国药学会学...
  • 4篇中华医学会首...
  • 4篇第五届青年药...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内酰胺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研究概况被引量:23
1998年
自1929年Fleming从青霉中获得青霉素至今,β-内酰胺类药物迅速发展,并以其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而成为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20世纪40年代有报道金葡球菌接触青霉素后,细菌在体内外的生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均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70年代中期McDonald和Craing等才提出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这一概念.PAE系指细菌和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菌药物被清除后,细菌生长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目前国外对于各类抗菌药物PAE研究开始引起有关学者的极大兴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AE已成为评价新抗菌药物药效学的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典型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PAE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方翼
关键词:后效应药理学
抗菌药物与口服抗凝血药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与口服抗血凝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各类抗菌药物中某些品种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时 ,在药物代谢或药效学方面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结论 :掌握抗菌药物与口服抗凝血药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规律 ,对于临床调整剂量 ,避免发生相互不良反应 。
刘洋方翼王睿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凝血药药物相互作用
加替沙星Ⅰ期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对甲磺酸加替沙星临床耐受性试验中不良事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通过甲磺酸加替沙星 期临床试验观察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共发现 6例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一过性、可耐受 ,未见其他有临床意义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改变 ,这部分受试者未作任何特殊治疗和处理 ,停药后 1周内全部自行恢复正常。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是安全性较高的新型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但也要关注其不良反应 ,如轻度肝功能改变和过敏反应等。
陈宜鸿方翼王国栋王睿
关键词:甲磺酸加替沙星
20种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20种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采用光密度法测定PAE ,以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恢复对数生长期时间差计算PAE。结果在亚MIC浓度时 β_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很短 ,而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PAE已很明显 ,尤其大环内酯类PAE可达2h左右。随药物浓度增加 ,PAE均有增加的趋势。在4倍MIC时 ,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PAE明显延长 ,而头孢菌素类PAE仍相对较短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磷霉素PAE显著增加 ,并长于 β_内酰胺类PAE。结论抑制蛋白质和DNA合成的抗菌药物及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较明显 ,要长于 β_内酰胺类抗生素的PAE ,可能与PAE产生机制不同有关。
王睿方翼陈迁刘皈阳刘庆锋刘又宁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生素后效应光密度法
中国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剂口服200mg、400mg、600mg 3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应用HPLC测定血...
王睿裴斐方翼朱曼王中孝柴栋王锡萍
关键词:加替沙星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合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优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缺血治疗新药的机制研究,探索T2DM合并脑缺血再灌注(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建立的优化方法。方法:以4至5周高脂高糖(HFG)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形成T2DM模型,按STZ注射剂量分为A、B、C、D、E五种方法。再建立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A、B、C法采用颈总动脉(CCA)进线法,D、E法用颈外动脉(ECA)进线法;A法为单次给药,B、C法连续给药3 d,D、E法在手术前连续给药2周。通过观测大鼠的症状,测量各阶段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手术后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等来评价成模率和模型质量。结果:T2DM-MCAO/R成模率为80.0%、77.8%、84.6%、100.0%、100.0%,其中,E法T2DM成模率最高,为93.3%,死亡率最小。胰岛素和尼莫地平都可以使模型大鼠血糖和神经功能行为学明显改善,并使脑梗死面积减小。结论:以两次低剂量注射STZ,结合ECA进线法手术,建立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成模率高,死亡率低,稳定性好,是成功的优化模型,值得推广应用于T2DM合并脑缺血治疗新药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刘畅姜道利刘小芳徐佳王瓅珏王茜许羚方翼
关键词:2型糖尿病链脲佐菌素再灌注损伤
复方硫酸铝注射液新西兰兔静脉注射和局部注射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
2006年
目的:研究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肌肉和皮下注射后的全身吸收。方法:兔耳静脉、股四头肌和背部皮下注射,耳静脉采血,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铝浓度,DAS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数据。结果: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1 mg.kg-1(剂量均以无水硫酸铝计),硫酸铝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t1/2β为1.08±0.46 h,AUC0-12h为1.52±0.92mg.h.L-1(n=5)。股四头肌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80 mg.kg-1,血铝浓度略有升高,但不明显,采用梯形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平均AUC0-24h为2.93±1.82 mg.h.L-1(n=5),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2.41%。皮下注射160 mg.kg-1,血铝浓度没有明显的峰值,平均AUC0-24h为0.88±1.14 mg.h.L-1(n=5),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0.36%。结论: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血液中清除速率快,局部注射后全身吸收量很低,是一种安全的新制剂。
徐风华陈宜鸿方翼高秀云
关键词:复方硫酸铝注射液药代动力学
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研究18 种抗菌药物对条件致病菌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 。方法:粪肠球菌分离鉴定采用VITEK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测定应用微量平板稀释法;PAE采取光密度法。结果:大环内酯类与氟喹诺酮类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PAE也很长;受试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素类在浓度较高时才显示较长的PAE;氨基糖苷类的PAE 较长,但因粪肠球菌对其耐药,在达到MIC时已大大超过中毒剂量;头孢菌素类PAE很短。结论:因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或青霉素类对粪肠球菌PAE较明显,在设计用药方案时应重视PAE的影响,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王睿方翼陈迁白艳红
关键词:粪肠球菌抗生素后效应抗菌素PAE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浓度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浓度。方法:选用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以甲醇-10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样品用液-液萃取法处理后进样,选用Q-TrapTM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0~1000ng·mL-1和0.500~500ng·mL-1,最低定量限分别为4.00ng·mL-1和0.500ng·mL-1,精密度在92.3%~106.5%之间,日间和日内相对标准差均低于10.6%,相对偏差-4.6%~8.7%,方法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5%,稳定性较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高,可用于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药动学研究。
方翼王静潘志恒李玉珍李鹏飞顾景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青蒿素磷酸萘酚喹
藻酸盐抗体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因其易形成细菌生物被膜,常使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藻酸盐是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细胞外多糖和主要粘附因子,是多层次BBF结构的主要成份,目前,关于藻酸盐在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方面...
柴栋王睿裴斐方翼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细菌耐药监测
文献传递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