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高星

作品数:67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8篇冠状
  • 18篇冠状动脉
  • 13篇介入
  • 10篇心肌
  • 9篇冠状动脉介入
  • 8篇血管
  • 8篇超声
  • 7篇心病
  • 7篇心力衰竭
  • 7篇心脏
  • 7篇衰竭
  • 6篇动脉疾病
  • 6篇随访
  • 6篇介入治疗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心病
  • 6篇冠状动脉疾病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体外反搏

机构

  • 28篇江门市中心医...
  • 18篇中山大学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泰山医学院附...
  • 3篇上海市心血管...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9篇张高星
  • 21篇赖浚兴
  • 20篇彭宇程
  • 20篇林如明
  • 19篇高伟栋
  • 17篇赖兆新
  • 11篇张学芳
  • 10篇张学芳
  • 10篇沈学东
  • 9篇陈灏珠
  • 8篇宋岸坚
  • 7篇任强
  • 7篇孙刚
  • 7篇孙炎华
  • 6篇任强
  • 5篇浦寿月
  • 5篇刘金学
  • 4篇张红环
  • 4篇张金英
  • 3篇陈基华

传媒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5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国外医学(心...
  • 3篇广东医学
  • 3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7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止血效果对比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比较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6例,电脑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64例采用LPYP20压迫止血器,52例采用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情况、桡动脉闭塞及局部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均能成功止血。两组在出血及桡动脉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包扎远端肿胀、麻木、皮肤破损方面,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优于LPYP20压迫止血器[17.3%(9/52)vs.35.9%(23/64),P<0.05;13.5%(7/52)vs.32.8%(21/64),P<0.05;1.9%(1/52)vs.12.5%(8/64),P<0.05]。结论两种压迫器均能成功达到止血目的 ,但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对周围组织压迫更少,对皮肤损伤更小。
赖浚兴高伟栋张学芳林如明彭宇程张高星
关键词:出血桡动脉并发症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的短期效应与安全性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的短期效应与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E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EECP组在支架植入术后给予EECP治疗,持续时间为30 min;而对照组在支架植入术后给予气囊包裹但不进行反搏治疗,持续时间为30 min。记录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即刻与30 min后的中心主动脉舒张压、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和心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后EECP治疗或气囊包裹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在EECP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和30 min后中心主动脉舒张压分别为(71.0±8.7)mmHg(1 mmHg=0.133 kPa)和(81.2±9.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FC分别为(35.2±17.7)帧和(21.9±3.1)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分别为(73.2±10.1)次/min和(73.6±10.1)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和30 min后中心主动脉舒张压分别为(72.9±8.8)mm Hg和(74.1±8.6)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TFC分别为(37.8±18.8)帧和(37.0±18.6)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分别为(74.8±9.2)次/min和(74.9±9.3)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EECP治疗过程中有患者抱怨气囊不适、噪音影响等不良反应,但无出血、脑卒中、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 EEC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慢血流的发生,而没有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孙刚吴宇红张学芳谭文锋张高星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增强型体外反搏慢血流
超声波对犬股动脉血栓助溶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评价体外治疗性超声助溶犬股动脉血栓的效果。方法12条犬,用钝钳夹伤双侧股动脉内膜,经侧支注入凝血酶加自身血,制作12对犬股动脉血栓模型。双侧股动脉血栓随机分为重组葡激酶组(单用药组)和重组葡激酶加超声组(超声助溶组)。于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入重组葡激酶(0.2mg/kg),同时体外给予频率0.8MHz、强度1.8W/cm2治疗性超声治疗。用股动脉造影及高频血管超声显像判定再通。结果观察2小时,超声助溶组和单用药组股动脉血栓的再通分别为12/12根和8/12根(P<0.05)。超声助溶组和单用药组犬股动脉再通时间分别为31.25±6.41min和56.25±18.47min(P<0.01)。结论体外治疗性超声能促进血栓溶解,缩短再通时间,提高溶栓的成功率。
贾如意沈学东李志善樊冰张高星娄大元宋后燕陈灏珠
关键词:超声波疗法动脉血栓形成
定量左室心内膜三维面积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被引量:3
1997年
为建立左空心内膜三维面积的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我们用Pascal语言编写程序。先对塑料薄膜制作的7个左室模型进行了研究。该模型由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二维超声心动图作两个相互正交的长轴切面和三个相当于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的短轴切面。测量左室模型的长轴长度、长轴切面的心内膜周长及三个短轴切面心内膜周长,自动计算左空模型的心内膜三维面积,并与数学方法计算的实际面积对照。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左室模型心内膜三维面积与实际计算的面积高度相关(r=0.99,P=0.001)。然后,对14颗新鲜人离体心脏,用同一软件进行研究。测值与心脏4等份剖开后的心内膜实测面积对照。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人离体心脏左室心内膜三维面积与实测的面积也高度相关(R=0.94,r=0.001)。表明该系统可准确显示和定量测定左室心内膜三维面积。
张高星沈学东浦寿月潘文明周学庆陈灏珠
关键词:左心室心内膜超声心动图
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对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大鼠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氯沙坦及其合用对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肥厚程度和心肌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的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大鼠模型 ,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 7组 (n均 =6 )。分别为氯沙坦 (10 mg· kg- 1 · d- 1 )组 ,氯沙坦 (30 mg· kg- 1 · d- 1 )组 ,依那普利 (4mg· kg- 1 · d- 1 )组 ,依那普利 (12 mg· kg- 1· d- 1 )组 ,依那普利合用氯沙坦 (4m g· kg- 1· d- 1和 10 m g· kg- 1· d- 1 )组和安慰剂组。以假手术组作对照。给药 5周后测定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值、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和 MAP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6周血压明显升高 ,心肌组织发生明显肥厚 ,平滑肌肌动蛋白和 MAPK蛋白表达增高 (P<0 .0 1)。与安慰剂组比较 ,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可降低平均动脉血压 ,减轻心肌肥厚 ,同时降低平滑肌肌动蛋白和 MAPK蛋白表达 (P<0 .0 1) ,且氯沙坦、依那普利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单用氯沙坦或依那普利比较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合用可进一步降低平均动脉血压、减轻心肌肥厚和 MAPK蛋白表达 (P <0 .0 5 )。结论  MAPK是介导高血压心肌肥厚的重要信号分子。氯沙坦、依那普利均能减轻心肌肥厚和 MAPK蛋白?
张高星张康信刘培庆陈国伟
关键词:氯沙坦依那普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心肌肥厚
左室异常运动区三维面积定量测定的方法学和准确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研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长轴切面和三个短轴切面进行研究,建立了可显示和定量左室异常运动区心内膜三维面积的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7条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犬左室异常运动区心内膜三维面积和用四唑氮蓝染色法实侧的左室梗塞区心内膜面积显著相关(r=0.96,P=0.001)。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犬左室异常运动区面积的百分比与实侧的左室梗塞区面积百分比亦显著相关(r=0.96,P=0.001)。表明该数据系统可准确定量和显示左室异常运动区的范围。
张高星沈学东浦寿月潘文明周学庆陈灏珠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肌梗塞心内膜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阻断剂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被引量:5
1996年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局部的组织RAS在心室重构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合成和作用部位,可减轻或延缓心室重构的程度。
张高星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室重建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剂
医生电话随访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出院时叮嘱入选患者术后1年内需服五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物,只对随访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随访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和总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能明显提高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
孙炎华靳妮娜张高星林如明赖兆新谭文峰彭宇程任强高伟栋赖浚兴宋岸坚
关键词:电话随访冠脉支架植入术依从性
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血运重建后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进行血运重建后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单支冠状动脉CTO病变(其他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70%不需要进行干预)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患者共102例。根据介入处理结果分为成功组(74例)和失败组(28例)。分别收集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内及术后12个月以后的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GB)、肌钙蛋白I(Tn I)、血清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并统计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同时对成功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观察不同病变血管开通后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成功组患者术后3个月以内和12个月以后的NT-pro BNP[(1731.00±1434.11)pg/ml比(2681.35±2576.17)pg/ml,P=0.002;(772±700.90)pg/ml比(2681.35±2576.17)pg/ml,P<0.001]和LVEF[(49.15±8.64)%比(45.99±9.31)%,P=0.032;(52.84±8.02)%比(45.99±9.31)%,P<0.001]较术前都有改善,术后3个月以内的LVEDD较术前改变没有差异,但术后12个月以后较术前明显减小[(49.81±6.45)mm比(54.72±7.44)mm,P<0.001];失败组术前与术后的NT-pro BNP、LVEDD和LVEF均没有差异。在亚组分析中,前降支(LAD)[BNP:(1727.04±1509.03)pg/ml比(3005.79±2556.64)pg/ml,P=0.016和(633±567.14)pg/ml比(3005.79±2556.64)pg/ml,P<0.001;LVEF:(45.74±6.90)%比(41.08±7.61)%,P=0.032和(50.65±7.27)%比(41.08±7.61)%,P<0.001;LVEDD:(48.75±6.40)mm比(55.87±8.22)mm,P=0.002]和右冠状动脉(RCA)[BNP:(1656.55±1487.10)pg/ml比(2649.89±2892.95)pg/ml,P=0.042和(616.35±528.40)pg/ml比(2649.89±2892.95)pg/ml,P<0.001;LVEF:(53.59±8.15)%比(47.24±9.15)%,P=0.003;LVEDD:(49.71±6.28)mm比(54.27±7.31)mm,P=0.004]开通
孙刚张学芳莫兹清林荣杰梁永耀张高星
关键词:心脏功能介入治疗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短期效应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流的短期效应。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患者70例,分为EECP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反搏治疗或气囊包裹30 min,记录两组患者的主动脉舒张压(DBP)、主动脉收缩压(SBP)和心率(HR)的变化;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钛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计算冠状动脉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在EECP组,与PCI术后即刻相比较,反搏30 min后的主动脉舒张压明显升高,由(70.7&#177;9.1)mm Hg升至(80.5&#177;9.0)mm Hg,收缩压明显降低,由(119.1&#177;10.2)mm Hg降至(111.6&#177;9.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停止反搏治疗后均恢复至原来的水平,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心率没有明显的改变,同时患者的cTFC由35.1&#177;18.7降至21.6&#177;3.0,NT-proBNP由(5197.7&#177;2018.6)pg/ml降至(3359.4&#177;1522.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对照组,上述指标在处理过程后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MB和cTnI均明显升高,达到了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治疗后相比则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安全性也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EEC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的血流动力学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减少冠状动脉慢血流,改善心功能,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孙刚张高星张学芳谭文锋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心肌梗死慢血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