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成
- 作品数:119 被引量:3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AC1-cAMP-PKA通路对窦房结膜钟与钙钟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作为窦性节律的起搏点,由窦房结细胞膜表面离子通道的激活和失活引起的"膜钟"与节律性肌浆网钙释放引起的"钙钟"共同参与并调节窦房结的活动。而AC1激活后产生cAMP介导的PKA依赖的蛋白磷酸化反应即AC1-cAMP-PKA通路的各个环节在窦房结细胞的自发性搏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 陈茜李泱张建成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窦房结细胞
- 高血压患者循环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平衡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199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循环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平衡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组30例,对照组25例,以Griess法测循环NO水平,放免法测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量间的比较按需要行团体、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循环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则明显增高(P<0.01),NO/ET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均发现平均血压与NO/E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r=-0.581,P<0.01,高血压组r=-0.35,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循环NO/ET失衡,与高血压的维持与发展有关。
- 张建成卢荔红胡锡衷关瑞锦林立芳
- 关键词:高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
- 高血压病循环内皮细胞定量变化的观察
- 1995年
- 高血压病循环内皮细胞定量变化的观察林惠,黄爱平(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张建成(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CEC)的功能,除参于肌体的凝血、免疫、物质转运有关外,还能合成分...
- 林惠黄爱平张建成
- 关键词:高血压循环内皮细胞
-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即刻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C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PVI)的安全性和即刻有效性。方法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律失常介入中心接受CBCA 治疗的房颤患者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即刻 PVI 成功率、并发症、冷冻球囊大小与 PVI 成功率关系。结果200例房颤患者共818支肺静脉接受 CBCA 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08.8±30.9) min,X 线曝光时间(18.4±5.6) min,冷冻消融时间(41.9±13.0) min,单一术者手术操作例数达到41~60例时,各种时间参数均趋于稳定。 CBCA 术 PVI 成功率94.0%(769/818支),左上肺静脉(LSPV)97.5%(195/200支)、左下肺静脉( LIPV)96.0%(192/200支)、右上肺静脉( RSPV)98.5%(197/200支)、右下肺静脉( RIPV)83.5%(167/200支),需射频消融补点肺静脉占6.0%(49/818支),CBCA 术隔离肺静脉患者占84.0%(168/200例)、需射频消融补点患者占16.0%(32例);术中发生膈神经损伤麻痹2例(1.0%),左锁骨下静脉出血致血胸1例。23 mm 球囊 PVI 成功率99.0%(300/303支)、隔离肺静脉患者97.3%(72/74例),28 mm 球囊 PVI 成功率90.7%(449/495支)、隔离肺静脉患者75.2%(91/121例)。结论 CBCA 治疗技术是一项安全性和即刻有效性高的肺静脉电隔离方法。
- 连亮华陈林林亚洲陈建泉吴梅琼杨志平张建成翁川晴
- 关键词:心房颤动
- Ⅰ型胶原和白细胞介素-1β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中的表达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和IL-1β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75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取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 RT-PCR,测定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IL-1β的 mRNA 水平。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Ⅰ型胶原的 mRNA 在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P<0.001)心房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IL-1β的 mRNA 水平明显增加(P<0.05)。IL-1β的 mRNA 水平与Ⅰ型胶原的 mRNA 水平(r=0.295,P=0.011)、左心房内径(r=0.385,P=0.001)、房颤持续时间(r=0.326,P=0.004)呈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中 IL-1β mRNA 转录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影响胶原代谢,导致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 吴卫柯丹许春萱邓玉莲陈林张建成林亚洲胡锡衷
- 关键词:心房颤动胶原白细胞介素1
- 经皮腋静脉穿刺技术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术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经皮腋静脉穿刺术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除颤导线植入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在DSA后前透视位或肘静脉造影导引下,经皮腋静脉穿刺,置入ICD除颤导线,测试各项参数、观察术中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术中随访观察导线...
- 陈林张建成林亚洲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 2007年
-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根据IVT发作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初步判断起源部位,进行心腔内电生理标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以最早的P点位或最早心室激动处为靶点;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RVT)除用以上方法外,结合应用起搏标测法,以起搏与IVT发作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QRS波形至少11导联相同处为靶点。结果RFCA治疗109例IVT患者的成功率为95.4%,其中IL-VT成功率95.5%,IRVT成功率95.2%。复发率为4.8%,经再次RFCA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RFCA治疗IVT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与确定。RFCA治疗IVT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
- 吴卫林亚洲陈林张建成杨志平许春萱
- 关键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CFTR氯通道基因表达的研究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CFTR)氯通道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比较窦性心律组(SR)、阵发性房颤组(PAF)和持续性房颤组(CAF)患者心房组织C...
- 张建成吴家斌许春萱陈林邓玉莲
- 文献传递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按术前心脏节律分为窦性心律组(n=34),阵发性房颤组(n=11),持续性房颤组(n=30);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Ⅰ型胶原(Col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持续性房颤组增加更明显(P均<0.05)。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与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窦性心律组比较,ColⅠ、bFGF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上调,持续性房颤组相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亦明显增高(P均<0.05)。同时ColⅠ、bFGF的mRNA、蛋白表达均与房颤持续时间及左房内径呈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中bFGF和TGFβ-1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胶原增加和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林亚洲张建成蔡金明陈林杨志平陈建泉吴卫许春萱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增殖心房纤维化
- 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成纤维细胞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建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模型。方法通过心脏外科手术获得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30mg,对经典的大鼠组织块培养法作改进,采用组织块放入75%酒精中浸泡1min,培养基配方和植块方法改进,第二代传代时采用差速贴壁法除去内皮细胞,培养房颤患者心房肌成纤维细胞。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心肌成纤维细胞生长较慢,3天左右开始从组织块边缘爬出,10天呈接合状态,细胞呈梭形,细胞排列较紧密,有的交叉重叠生长,胞核较大,呈椭圆形,通常含1~3个核,胞浆透明,胞体较大,无搏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心肌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呈强阳性反应,第八因子呈阴性反应;成功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采用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人心房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且简单、易行。
- 张建成程显禄黄宇坚许春萱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