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
- 作品数:188 被引量:5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羟乙基淀粉130/0.4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HES)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HES(H)组和血浆组(P),每组20例。H组返回ICU后给予6%HES共10~20 ml/kg,P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新鲜冰冻血浆。分别于返回ICU给药前(T1),给药后1 h(T2),术后20 h(T3),40 h(T4)抽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血浆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给药前时三种细胞因子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在术后20 h时三种细胞因子浓度明显低于P组(P<0.01)。组内比较,P组在术后20 h时IL-6和IL-10浓度均较给药前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40 h时TNF-α进一步升高(P<0.05)。H组在术后20 h时三种细胞因子浓度均较给药前时明显降低(P<0.05)术后40 h时TNF-α上升明显(P<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应用6%HES溶液进行容量替代治疗可能具有抑制部分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有利于减轻体外循环所诱发的炎性反应。
- 杨圣艮唐白云熊卫萍张希王治平童萃文
-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手术后期间
- 急诊冠脉搭桥初步经验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8例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入选病例均符合ACC/AHA有关冠心病手术指南中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失败2例。结果:16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病死率11%。5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28%。结论: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陈光献张希熊迈王治平吴钟凯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血管成形术
- 心脏静脉先天性异常连接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通过探讨心脏静脉异常连接的种类、手术方式及其结果来总结经验教训。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近30年的手术病例中有关心脏静脉异常连接的76份病例,按心脏术中发现的静脉异常连接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37例,34例痊愈;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6例,12例痊愈;完全性腔静脉异位引流2例,无死亡;双上腔静脉16例,10例痊愈;下腔静脉回流异常5例,4例痊愈。结论心脏静脉异常连接种类繁多,术前充分了解、术中探查对术中的处理有帮助。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与双上腔静脉常与其他畸形尤其是复杂心脏畸形合并存在,处理不能遗忘。完全性腔静脉异位引流入左房为临床中罕见病例,超高速CT对诊断帮助最大。
- 殷胜利蔡冬梅张希孙培吾王治平罗红鹤徐颖琦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d给予皮下注射rHuEPO 300IU/kg,1次/天,共2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常规,以及术前、主动脉开放后6、24、72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术毕心肌活检,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ICU停留时间、输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K-MB、cTnT均于主动脉开放后显著升高,术后6h数值最高,其后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HuEPO处理主效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没有导致术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和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并减少术后输血量。结论 rHuEPO预处理对CPB手术中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安全可靠性。
- 王晓进危小良张希刘云奇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心肌细胞保护再灌注损伤体外循环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术期护理
- 2008年
-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前后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按时、准确、全程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及强心治疗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强调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本组61例患者中康复出院57例,占93.5%,其中1例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死亡,占1.6%,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死亡,占4.9%。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前病情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有效的处理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郑莹吴绮常张希刘雅玲杨鹤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 缝隙连接蛋白重构对肥厚心室肌心电生理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观察心脏缝隙连接蛋白(Cx43)重构对肥厚心室肌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用新西兰白兔20只分为A(正常心肌)和B(肥厚心肌)两组,采用40%-60%结扎腹主动脉后饲养建立兔肥厚心肌模型,BL -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校正Q—T间期和R波振幅,切取左心室肌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缝隙连接蛋白Cx43 荧光表达面积和强度。结果B组心脏重量/体重比、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较A组明显增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校正Q—T间期B组[(332.57±24.34)ms]明显长于A组[(309.86±12.13)ms],上升约7.3%,R波振幅B组[(502.00±22.13)μm]明显高于A组[(426.29±33.96)μm]。Cx43荧光表达面积B组[(4232.33±484.43)μm2]明显于A组[(5 325.62±598.90)μm2],下降约20.5%,与校正Q—T间期相关(r=-0.775),并存在侧边偏移现象。结论肥厚心室肌存在缝隙连接蛋白Cx43数量下降和位置异常的重构现象,可能是肥厚心肌对缺血耐受性差、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 陈振光罗红鹤陈向来钟佛添张希孙培吾
- 关键词:心脏肥厚心电生理肥厚心肌左心室肌连接蛋白CX43Q-T间期
-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 IPAP)模式在心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B IPAP模式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模式进行辅助呼吸,监测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参数的变化,计算呼吸指数以及镇静剂的用量。结果B IPAP组氧合指数(440.7±55.1)明显高于SIMV组(357.5±64.3),P<0.05;B 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3.1±11.1)h,SIMV组(13.0±11.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方面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用量方面B IPAP组度非合剂(哌替啶+异丙嗪)平均用量小于SIMV组(P<0.05);两组脱机过程均顺利。结论B IPAP是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一种较理想模式。
- 唐白云杨圣艮张希王治平吴钟凯徐颖琦童萃文孙培吾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正压呼吸手术后医护
- 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垫片的设计与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对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垫片的使用进行设计并观察在心室切口中的缝合效果。方法:在5个游离猪心上模拟左心室壁切口,对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各种垫片的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并在左心室壁切口中使用带垫片的多针头手术缝线进行缝合,对心室壁切口缝合的效果、针孔处组织的撕裂程度以及垫片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根据置放垫片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设计出两类置放垫片的方式,在术中临时置放垫片的设计有利于防止针孔处组织的撕裂和出血的发生。结论:在使用多针头手术缝线时合理置放垫片,可以防止撕裂针孔处心脏组织,使多针头手术缝线的优点充分得到发挥。
- 王文林张希
- 关键词:垫片心脏外科手术
- 60岁以上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人瓣膜替换术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34例60岁以上心瓣膜病手术病人在我科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年龄60~77岁,平均64.44±4.08岁。64.7%...
- 张希许哲王治平吴钟凯徐颖琦姚尖平王湘
- 文献传递
- 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282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三尖瓣关闭不全(TI)外科治疗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282例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5例,女167例;年龄(42.00±15.90)岁。按手术方式分为三尖瓣置换术(TVR)34例,三尖瓣成形术(TVP)248例(包括改良De Vega成形术、Kay’s成形术、瓣裂修补术、人工瓣环成形术),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7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感染性休克2例,心脏破裂1例。早期死亡率为4.61%(13/282)。手术时间(167.47±37.34)min,体外循环时间(109.67±27.9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6.20±18.42)min,住院时间(16.46±5.29)d。术后1年随访249例,三尖瓣反流改善总有效率为90.76%(226/249)),其中改良De Vega成形术有效率为91.41%(117/128),Kay’s成形术为80.49%(33/41),瓣裂修补术为92.31%(24/26),人工瓣环成形术为96.00%(24/25),TVP为96.55%(28/29)。术后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右心室内径缩小。结论对中-重度TI或瓣环明显扩大者,应积极手术干预;Kay’s成形术后三尖瓣反流复发率较高,人工瓣环成形术效果良好;对于瓣膜发育不良或毁损者应首选TVR。
- 王晓进张希杨小月陈冠雄刘云奇
-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术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