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桥上
  • 2篇无砟轨道
  • 2篇CRTS
  • 1篇道岔
  • 1篇道床
  • 1篇道砟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作用
  • 1篇有限元
  • 1篇支承刚度
  • 1篇支座
  • 1篇桥上无缝道岔
  • 1篇桥上无砟轨道
  • 1篇曲线段
  • 1篇无缝道岔
  • 1篇线段
  • 1篇力学特性
  • 1篇连续梁
  • 1篇模型试验
  • 1篇计算软件

机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包进荣
  • 3篇王平
  • 1篇赵才友
  • 1篇陈嵘
  • 1篇陈小平
  • 1篇王斌
  • 1篇杨冠岭

传媒

  • 1篇铁道建筑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铁路计算机应...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震作用下曲线段桥上CRTSⅡ无砟轨道力学特性的研究
高速铁路设计为了满足其高速、高平稳、高舒适性和安全的要求,在建设时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由于设计条件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的会有桥梁位于曲线上。而曲线地段一直影响铁路列车运行的薄弱环节,曲线地段的轨道维修、列车脱轨...
包进荣
关键词:地震作用无砟轨道力学特性
文献传递
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合理化布置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梁-墩合理布置形式,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岔-板-桥-墩"一体化空间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程序。计算分析表明:连续梁跨度应适中,建议取为32 m+48 m+32 m的一联三跨连续梁,岔前或岔后距离梁端宜在20 m以上,固定支座宜布置在连续梁中间跨的两端,尽可能离岔心近一些。在需要增大桥墩刚度且又难以实现时,可考虑将连续梁相邻桥墩支座设置成双固定支座,这样同时可以起到减小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作用。
赵才友王平包进荣
关键词:桥上无缝道岔固定支座
道砟胶对道床参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明确经过道砟胶组织后,道床参数的变化情况,在试验室进行了轨道实尺模型试验,测试了喷道砟胶前后道床纵、横向阻力、支承刚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喷胶量为48 kg/m3,枕底、枕间及砟肩都喷道砟胶时,道床纵向阻力大约提高8.5倍,横向阻力大约提高17.4倍,加载的竖向力为140 kN时支承刚度提高37.6%,并且在卸载5 min内轨枕位移约恢复90%。因此,道砟胶可以应用在小曲线半径无缝线路、无砟轨道向有砟轨道的过渡段上,以提高道床横向阻力、调整道床支承刚度。
王斌包进荣杨冠岭陈嵘王平
关键词:模型试验支承刚度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计算软件开发及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在考虑了钢轨、板、桥梁和墩台相互作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为计算平台,利用其自有的APD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计算软件。该软件可用于分析计算各种桥型,在制动、降温、混凝土收缩徐变、断轨、断板等荷载作用下的梁—板—轨纵向相互作用,为轨道和桥梁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包进荣陈小平王平
关键词:桥上无砟轨道有限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