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妮娜

作品数:44 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眼动
  • 13篇儿童
  • 12篇眼动研究
  • 11篇中文阅读
  • 10篇消失文本
  • 9篇中文
  • 7篇图画
  • 7篇图画书
  • 7篇文本
  • 6篇学前儿童
  • 5篇中央凹
  • 5篇汉语
  • 5篇词汇
  • 4篇视觉信息
  • 4篇图画书阅读
  • 3篇幼儿
  • 3篇语境
  • 3篇小学生
  • 3篇汉语阅读
  • 3篇词汇加工

机构

  • 43篇天津师范大学
  • 5篇宁波大学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民航大学
  • 2篇莱斯特大学
  • 2篇天津市幼儿师...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阳光学院

作者

  • 44篇刘妮娜
  • 23篇闫国利
  • 7篇刘志方
  • 7篇仝文
  • 6篇韩映虹
  • 5篇何立媛
  • 4篇王永胜
  • 4篇王霞
  • 2篇梁菲菲
  • 2篇吴捷
  • 2篇白学军
  • 2篇白玉
  • 2篇陈阳阳
  • 2篇刘健
  • 2篇孟珠
  • 2篇丁敏
  • 1篇伏干
  • 1篇王正光
  • 1篇刘晨
  • 1篇王佳

传媒

  • 8篇心理与行为研...
  • 5篇心理科学
  • 4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学前教育研究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心理研究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心理学报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幼儿教育(教...
  • 1篇中小学德育
  • 1篇心理学进展
  • 1篇武汉市第五届...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颜色交替的词边界对一年级儿童朗读和默读影响的眼动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探讨词边界线索对不同阅读方式的作用,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颜色交替的形式标记词边界,比较了词边界线索对一年级儿童朗读和默读语篇的影响。结果发现,词边界线索显著提高了一年级儿童朗读的阅读效率,且这种促进主要表现在词汇加工的晚期和信息整合阶段,但对默读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与默读相比,颜色交替的词边界线索对朗读的促进作用更大。
宋子明王影超刘妮娜刘妮娜闫国利
关键词:朗读默读儿童
不同阅读方式下学前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关注被引量:16
2012年
分享阅读被认为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文字意识,因为它可以使儿童获得更多与文字接触的机会。为了验证以上观点,本研究以SMI眼动仪为工具,对71名3-6岁幼儿在自主阅读和分享阅读方式下阅读图画书的特点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分享阅读不能提高学前儿童对文字的关注程度,自读方式则可以增加儿童与文字接触的机会;儿童对文字的关注程度随着年龄班的增长而提高,且在小班与中班之间变化最为明显;阅读方式不影响儿童对主人公的关注程度;分享阅读提高了儿童信息加工的速度,且该效应在小班最明显;儿童对图画书中隐藏细节信息的关注程度随着年龄班的增长而降低。
刘妮娜闫国利丁敏
关键词:图画书阅读眼动
基于古代动物雅称学习的睡眠巩固效应
睡眠在知识学习和记忆巩固中扮演重要角色。来自新词学习的研究发现,睡眠有助于增强新词表征及其语义网络整合,即新词睡眠巩固效应。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基于拼音规则的文字(如英语)使用或学习者,缺乏来自汉语这一独特拼义文字的证据;...
孙文涛高乾程刘妮娜
关键词:汉语
汉语阅读中副中央凹信息加工的老化:来自词N+2预视的证据
2023年
操纵副中央凹词N+2的预视(相同预视、假词预视),比较汉语老年和青年读者的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在词N+1上,两组被试均表现出延迟的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效应大小不存在年龄差异;在词N+2上,青年人表现出显著的预视效应,而老年人有不同的表现,当词N+1被跳读时,表现出与青年人相同的预视效应,词N+1被注视时,预视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汉语老年读者能够获取副中央凹词N+2的预视信息,但是预视效应会受到词N+1注视情况的影响。
何立媛白玉白玉刘妮娜刘妮娜王永胜
关键词:老年人
中文词汇信息提取风格及其对视觉信息的依赖:来自老化方面的证据
研究采用消失文本范式考察中文阅读中词汇识别风格与阅读的老化过程。实验一中,两组被试(青年人、老年人)阅读了正常控制条件和四种延迟时间(40 ms、80 ms、120ms和160 ms)的词n消失文本实验,结果发现,所有延...
刘妮娜仝文刘志方闫国利
关键词:中文阅读眼动消失文本
文献传递
自读、伴读和指读对2~3岁幼儿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注视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幼儿对文字的关注是内化文字形式和功能(文字意识)的基本途径,如何有效提高年幼儿童对文字的关注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54名2~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和分析幼儿在自读、伴读和指读三种方式下阅读图画书的眼动行为。结果发现:1)自读和伴读方式下,2~3岁幼儿对文字和图画的关注具有相同的眼动模式,并且对文字的关注程度均较低;2)指读可显著提高幼儿对文字的关注频率,同时对文字注视时间、次数以及关注速度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3)对图画的整体分析显示,指读与伴读/自读方式之间的眼动模式差异不显著;而进一步对图画的局部分析表明:指读不影响幼儿图画关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指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年幼儿童对文字的关注,同时动态手势也不抢占儿童阅读图画的注意资源。
刘妮娜王静韩映虹徐振平
关键词:学前儿童文字眼动
语境预测性对中文高低阅读技能儿童预视加工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呈现随注视变化的边界范式(boundary paradigm),操作目标词的语境预测性和预视类型,考察语境预测性效应在高、低阅读技能儿童词汇预视加工中的差异。结果发现,高阅读技能儿童从词汇副中央凹预视加工阶段开始利用词汇的语境预测性信息,而低阅读技能儿童则在加工晚期更加依赖语境预测性信息。结论表明,高、低阅读技能儿童对语境预测性的使用在发生时程上存在差异,符合预测编码框架理论对儿童语境预测性效应差异的解释。
刘妮娜王霞刘志方王永胜闫国利
关键词:眼动
图画书重复阅读对4~5岁幼儿注视模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重复阅读是儿童阅读行为中比较常见的典型现象。为探究重复阅读过程中儿童对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的注视规律与特点,本研究在控制图画书重复阅读次数的条件下,记录40名4~5岁儿童第一次和第五次阅读时的眼动行为,结果发现在文字注视上两次眼动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第五次比第一次总注视时间更长,总注视次数和进出文字区域次数更多,同时注视更早;重复次数对图画的注视也存在影响,但表现为五次重复后对主角和细节信息的总注视时间更短,总注视次数和进出次数更少,对其他背景信息的注视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表明重复阅读方式能够显著增加儿童对文字的关注,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儿童多次反复阅读他们喜欢的图画书,以此促进其文字学习与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韩映虹刘晨刘妮娜陈阳阳
关键词:图画书眼动研究
揭示中文阅读时读者对文本视觉信息呈现时间的需要——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
在阅读活动中,眼睛的运动与文字的即时加工密切相关,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注视(约200~250 ms)获取阅读所必须的信息。消失文本范式常用于考察信息获取的时间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操纵所考察词的呈现时间,限制读者在首次注视的...
刘妮娜闫国利Kevin B.Paterson
关键词:消失文本中文阅读信息获取眼动
汉语儿童自然文本阅读中的词长效应及其发展
有效的词汇识别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词长是影响词汇加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长词相比较短词加工时间更长、识别速度更慢(即词长效应)。基于前人孤立词汇识别的反应时研究显示,词长效应随儿童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小,反映了儿童从分...
刘妮娜李希缘王永胜闫国利
关键词:词长效应眼动儿童读者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