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红
-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进气道燃油喷射汽油机稀燃优化技术被引量:9
- 2002年
- 介绍了“局部分层”概念 ,提出一种应用于多点电喷汽油机的“低压二次燃油喷射”方式。在一台五气门汽油机上实验证实这种新喷油方式能够节油 17%左右 ,并明显改善排放性能。并指出实施二次喷油方式必须精确控制两次喷油量。“低压二次燃油喷射”技术为优化汽油机缸内混合气分布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裴普成刘书亮范永健陈强任立红
- 关键词:稀混合气燃烧汽油机
- 喷雾破碎模型在内燃机CFD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内燃机喷雾模拟计算结果对选用的初级破碎模型、次级破碎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每个模型的仔细确认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柴油机和汽油机高压喷雾的主要条件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内燃机CFD软件中的多种喷雾破碎模型,从中可看出,喷雾初级破碎模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史春涛任立红于善颖刘志锋
- 扫气道对二冲程直喷汽油机扫气和喷雾过程影响的多维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08年
- 针对实际工况,运用CFD软件FireV8.5,对3种扫气道形式的扫气和喷雾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双扫气道可提高喷雾初期缸内平均温度,特别是气缸上方局部温度;沿气缸轴线上下的高速气流促使部分液滴更早到达活塞顶,同时液滴整体在缸内分布更广,因而燃油蒸发加快,混合气更均匀。五扫气道滚流比最大,混合气均匀性也比滚流较弱的三扫气道好,但其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不如双扫气道对燃油蒸发和形成均质混合气有利。4500r/min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到高负荷,双扫气道的制动有效碳氢排放比三扫气道降低11%~18.7%,制动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约5%,在节气门全开时由于充气效率下降,其最大功率比三扫气道略低。
- 宋如钢杨延相张宝欢焦楠孙伟周颖任立红
- 关键词:汽油直喷混合气形成扫气喷雾
- 稀燃汽油机混合气分层优化技术被引量:3
- 2002年
- 采用“气道内二次燃油喷射”技术以实现汽油机稀混合气燃烧。将每循环所需燃油量分两部分喷射 ,一部分燃油为缸内提供均质稀混合气 ,另一部分燃油借助进气流动和适时喷射使混合气形成“局部分层”。在一台五气门汽油机上实验证实 ,这种新喷油方式能够节油 17% ,比传统稀燃方式提高稀燃能力 2个空燃比单位 ,并进一步降低HC和 NOx 排放浓度 30 %~ 5 0 %。调节两部分喷油的分配比例 。
- 裴普成刘书亮任立红范永健陈强
- 关键词:火花点火发动机稀混合气燃烧
- 可变进气道发动机性能试验及分析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针对1台单缸电控4气门发动机进行了可变进气的改进设计,使发动机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涡流比、滚流比等流动特性,随着不同的运行工况而变化,从而达到优化发动机中低负荷性能的目的。对可变进气发动机进行的台架性能及排放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节气门开度从25%上升到75%,发动机功率提高了4.37%~2.56%,扭矩提高了4.21%~2.56%,燃油消耗率降低了4.89%~2.66%。在中低负荷时,可变进气可以优化发动机的动力和经济性能,但随着负荷的增大,改善的幅度减小。同时,可变进气可使HC、CO排放降低4%~9%,而NOx排放有所上升。
- 任立红舒歌群张宝欢宋如钢
- 关键词:内燃机可变进气涡流比滚流比
- 电控五气门汽油机稀燃与废气再循环性能对比研究
- 2004年
- 在一电控喷射稀薄燃烧五气门汽油机上,以稀薄燃烧汽油机电控开发系统及相应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为试验平台,对五气门汽油机在各种进气模式下实施稀混合气燃烧及废气再循环时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放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进而对本发动机的稀燃性能与废气再循环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实施不同方法对发动机性能的不同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层EGR技术以后,EGR比率可达32%,稀燃和分层废气再循环都有效地降低了NOx排放,分层废气再循环对NOx降低的效果更为明显,而且降低速度更快.尤其在中、低负荷,可以使排气中的NOx降低85%~95%.对于油耗,稀燃的效果显然要好于废气再循环,在较高负荷尤为明显.稀燃可显著降低HC、CO,分层EGR对HC、CO排放降低幅度不大.
- 刘书亮任立红王天友许振忠
- 关键词:电喷五气门汽油机稀薄燃烧
- 汽油机分层废气再循环与稀薄混合气燃烧被引量:17
- 2002年
- 为探索汽油机清洁燃烧技术途径 ,设计了 5气门汽油机馅饼状分层充气系统 ,试验对比了在分层充气前提下的稀燃和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并研究了两者叠加后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分层充气方式能够使废气再循环率达到 3 2 % ;在相同进气充量时 ,废气再循环与稀燃对改善 NOx 排放的效果基本相同 ;稀燃与废气再循环相结合可以获得比单纯稀燃或单纯废气再循环更好的综合性能 ,使 NOx 和 CO排放均降低到化学计量比无废气再循环情况下的排放指标的 10 %以下。稀燃与分层充气废气再循环相结合 ,简便可行 。
- 裴普成刘书亮任立红陈强范永健
- 关键词:分层充气废气再循环稀薄燃烧排放性能
- 喷油定时对CA1102Q5气门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对 CA110 2 Q5气门汽油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喷油定时对燃烧稳定性以及油耗、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 2种不同的进气模式 ,在部分负荷下采用稀燃时 ,喷油定时对二进气模式燃烧稳定性的影响比三进气模式大 ;在发动机燃用稀薄混合气时 ,喷油定时对排放和经济性的影响较为明显。
- 陈强刘书亮许振忠任立红刘文胜
- 关键词:喷油定时
- 发动机可变进气系统流动特性与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 可变进气技术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进气模式,组织变化的进气方式,使进入缸内的充量大小和运动形式适合变化的发动机运行工况,从而改善发动机中、低速性能。本文对一单缸4气门125ml排量的摩托车发动机,进行了...
- 任立红
- 关键词:可变进气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FAI直喷小型二冲程汽油机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试验研究了FAI直喷系统在50 cm3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上应用的可行性,着重研究了在小节气门开度和节气门全开条件下,喷油方向、喷油提前角以及喷油量对排放、经济和动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喷发动机在节气门全开时的燃油消耗率(BSFC)和碳氢排放(BSHC)最多可比原机降低45%和80%,有效输出转矩也略有增加。在大负荷下,BSFC和BSHC接近4冲程发动机的水平。小节气门开度时,通过推迟喷油可以实现分层燃烧,BSFC和BSHC也比原机有所下降,但仍比4冲程发动机高很多。
- 宋如钢杨延相葛维晶白景升白富强孙伟周颖焦楠任立红
- 关键词:汽油直喷二冲程发动机分层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