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静
- 作品数:55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红细胞生成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EPO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行UUO术。治疗组大鼠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2、5、8天给予EPO(1000 U/kg)腹腔注射。术后第10天取术侧肾脏组织,观察大鼠肾脏皮质相对间质容积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在肾间质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EPO治疗组出现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改变,但EPO治疗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及EPO治疗组的肾皮质相对间质容积高于对照组(P<0.01),但EPO治疗组较模型组减低(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于模型组和EPO治疗组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三者的表达于EPO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EPO可以减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阻止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实现的。
- 邓英辉付文静张沛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肾间质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
-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68例肾脏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脏活检术,对影响穿刺成功率的有关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157例取得足够病理诊断的。肾组织样品,其中14例病理证实为正常肾组织,11例未成功。本研究中所有病例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穿刺成功率与性别相关(P〈0.05),与年龄、穿刺针数、肾实质厚度以及临床诊断类型无关。结论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疾病的一种安全方法,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成功率低。
- 焦卫平王萍付文静
- 关键词:超声引导肾脏活检成功率适应证
- 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减低(包括低骨量和骨质疏松)情况。方法:4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肾功能分为非肾衰竭组和肾衰竭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4)和股骨部位的骨密度,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减低情况。结果:与2型糖尿病不伴有明显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相比,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Ccr<60 mL/(min.1.73 m2)]的骨密度减低明显(P<0.01),其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8.3%,男性患者的患病率为19.0%,女性患者的患病率为35.7%。按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观察,CKD 3、4、5期患者中,随肾衰竭程度加重,骨密度减低程度逐渐加重(P<0.01或P<0.05)。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减低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P<0.01),股骨部位的骨密度减低患病率高于腰椎部位﹙P<0.01)。结论: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骨密度减低患病率。随慢性肾衰竭程度加重,骨密度减低患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
- 邓英辉付文静贾强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骨密度骨质疏松
- 老年患者中半永久血液透析导管临床应用分析
- 2013年
-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半永久透析导管在透析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41例采用半永久透析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的患者资料。共置放48枚导管,其中34例患者放置1枚导管,7例患者放置2枚导管,全部进行随访。结果41例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透析流量达250ml/min以上。7枚导管因患者死亡而失用。3例因涤纶套外露而更换新管,6枚血栓性阻塞导管中3例未能开通而更换新管,1例因导管出口皮肤感染而换管,全部采用原位换管法。导管的中位通畅时间是260d(范围20-620d)。14例患者导管使用超过12个月,11例患者导管使用超过6个月。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0.9/1000个导管日。结论半永久透析导管是一种有效的透析通路,特别在没有其它永久通路的老年患者中更为重要。
- 罗涛崔世军陈兵吴静林付文静张佩贾强
- 关键词:并发症老年
- 饮食治疗 遏制早期慢性肾衰竭
- 2007年
-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梗阻性肾病等均可导致慢性肾衰竭。在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正确、科学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摄入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 付文静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饮食治疗梗阻性肾病慢性肾炎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蛋白尿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蛋白尿的关系以及降低夜间血压对蛋白尿的影响,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患者蛋白尿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每日分别于晨起或睡前口服氯沙坦50~100mg治疗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清蛋白、血脂、肌酐、钾、钠,24h尿白蛋白定量,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节律的影响,以及血压节律的变化对蛋白尿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非杓型患者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间治疗前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蛋白水平与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呈正相关(r=0.233,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会加重肾脏损害,睡前服用氯沙坦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水平,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减轻靶器官损害。
- 付文静邓英辉贾强
-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清蛋白尿
- 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血压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以及与肾功能、钙磷、白蛋白、血脂、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的非透析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血肌酐水平307...
- 付文静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肾性高血压
- 文献传递
- 口服药用炭对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口服药用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合并中重度尿毒症皮肤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分)的血液透析患者35例,予口服药用炭(1.5g/次,3次/d)治疗,持续4周。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皮肤瘙痒程度的变化,并比较肾功能及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口服药用炭4周后,患者VA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4.80±2.62)vs.(8.17±1.22),P<0.01],皮肤瘙痒程度减低。血清肌酐、尿素、尿酸水平较前下降(P<0.01或P<0.05);血磷及钙磷乘积较前降低(P<0.01);血钙及iPTH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口服药用炭对尿毒症皮肤瘙痒具有较为明显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药用炭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和降低血磷有关。
- 邓英辉林娜付文静张沛贾强
- 关键词:药用炭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L-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9例稳定血液透析患者,进入研究前已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25个月以上,同时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24周,维持使用原透析处方,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患者透前血压、透中最低血压的变化和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及脱水量和透后体重的变化。结果 19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电解质和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血压在治疗12周后明显改善(P<0.05)并达到稳态,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继续治疗12周后低血压发生率未再发生显著性变化;脱水量在12周后有增加,透后体重在12周后有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但短期内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及脱水量和透后体重等无显著性变化。
- 付文静邓英辉张沛贾强
- 关键词: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
- 年龄对2~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估2~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年龄和肾脏结局的相关性及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中年龄对CKD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470例2~4期CKD患者。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不同年龄组间CKD结局的差异。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调整两个年龄组CKD结局危险因素的基线差异。结果470例患者中,观察到39例终末期肾病(ESRD)事件(均开始透析)和51例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P=0.039)及Cox回归单因素生存分析(P=0.043)均显示,<60岁是CKD患者进展为ESRD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Cox回归中,年龄仍然是CKD患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比0.386,95%CI:0.163~0.916;P=0.031)。对于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P=0.024)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0.047)患者中,<60岁患者的ESRD累积发病率高于≥60岁患者。<60岁和≥60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结论2~4期CKD的老年患者的ESRD风险低于年轻患者。这一发现有助于肾科医生和决策者优化老年CKD患者的管理。
- 董星彤庞琦林娜李文付文静张爱华
- 关键词:慢性肾疾病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