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斌
- 作品数:31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伽玛刀在松果体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1999年
- 的探讨伽玛刀对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5例共31个病灶,治疗前肿瘤平均体积为54cm3(0092~293cm3);KPS平均为7923分(50~100分);射点数1~8个(平均42个);周边剂量10~225Gy(平均1486Gy);周边剂量曲线30%~90%(平均439%);中心剂量1444~5625Gy(平均3618Gy)。结果19个月内有1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为55个月,治疗后平均肿瘤体积缩小至44cm3(0~267cm3)。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改善,KPS平均为8692分(50~100分)。结论定位诊断明确的松果体区占位病变,如果其体积在伽玛刀治疗的允许范围内,首选伽玛刀治疗是明智的,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 侯永宏仇斌唐建兵马志明刘运生
- 关键词:伽玛刀松果体区肿瘤脑肿瘤放射疗法
- 垂体泌乳素瘤伽玛刀治疗后的MRI研究
- 2006年
-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泌乳素瘤(PRL)的临床疗效及MRI的影像学变化。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PRL伽玛刀治疗后的MRI随访影像资料,平均随访期32.5个月(12~96个月),评价MRI在PRL伽玛刀治疗后影像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 78例中肿瘤完全消失35例(占44.9%),肿瘤体积缩小37例(占47.4%),体积无变化6例(占7.7%),肿瘤总控制率100%。2例肿瘤伽玛刀治疗后3和9个月出现一过性坏死肿胀。临床症状总改善率为73例(93.6%),其中12个月以内改善率为62例(79.5%)。结论 伽玛刀治疗PRL能够很好地控制肿瘤生长和PRL过量分泌,这种作用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具有放大效应。
- 姜新雅仇斌王小宜陈长青廖伟华
- 关键词:泌乳素瘤伽玛刀治疗磁共振成像疗效
- 脑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CA的临床和CT、MRI及DSA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脑内型CA48例,脑外型CA9例。结果脑内型CA的CT平扫表现为混杂颗粒状较高密度,MRI多呈短或等T1、稍长T2混杂信号且周边常伴明显短T2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或无强化,脑内型CADSA检查未见异常染色。脑外型CA位于鞍旁区,CT平扫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平扫为等T1或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后均明显强化,呈“揉面团”样;DSA检查可见肿瘤染色。结论脑CA的CT和MRI影像表现各有特征性,综合CT、MRI以及DSA所见有助于正确的临床诊断。
- 姜新雅仇斌陈长青廖伟华
-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X线计算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11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MRI影像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因诊断的MR I影像表现,评价MR I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114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常规MR I加3D-FISP序列行脑干薄层扫描,采用盲法确定三叉神经根部解剖改变,分别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血管影,并测定三叉神经长轴与邻近血管的距离,两侧对照分析。结果:(1)3D-FISP法发现疼痛侧血管神经之间有切迹者21例,接触者61例,阳性率71.9%。非疼痛侧阳性率7.9%。有三叉神经痛症状的一侧血管接触、压迫神经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疼痛侧,其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2)MR I常规扫描发现有三叉神经痛症状的一侧血管压迫神经阳性率50.9%,非疼痛侧阳性率6.1%。结论:MR I3D-FISP序列为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为三叉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
- 姜新雅仇斌陈长青廖伟华王小宜刘凡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MRI病因微血管
- Arnold-ChiariⅠ畸形MRI分析及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后颅窝长、宽、深及小脑扁桃体垂直径 ,枕骨大孔前后径同该病的关系。方法 :对 5 7例ChiariⅠ畸形病例及 5 8例正常对照MRI进行后颅窝大小及小脑扁桃体垂直径 ,枕骨大孔前后径测量 ,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理组后颅窝长、宽、深明显小于对照组 ,小脑扁桃体垂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枕骨大孔前后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脑扁桃体垂直径增大对ChiariⅠ畸形诊断有重要价值。
- 姜新雅李文政仇斌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后颅窝
- 听神经瘤伽玛刀治疗的影像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对采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130例,周边剂量10~15Gy,平均13.4Gy; 中心剂量26~45Gy,平均33.2Gy,采用MRI追踪随访复查1~8年,了解肿瘤变化.结果表明,伽玛刀对<3cm的听神经瘤具有良好的控制生长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仇斌姜新雅
- 关键词:听神经瘤伽玛刀影像分析疗效观察
- 采用伽玛刀治疗52例青少年脑动静脉畸形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青少年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Leksell-B型伽玛刀治疗的5 2例青少年脑AVM的资料,AVM的体积0 2~31 4cm3,平均(2 7±1 5 )cm3,边缘剂量12~2 6Gy ,平均(19 8±3 6 )Gy ,4 0 %~6 5 % (平均4 8 8% )的等剂量曲线包绕脑AVM病灶。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I +DSA)联合定位。结果:随访2 4~72个月,用伽玛刀治疗后的脑AVM闭塞率与其体积、边缘剂量有关,体积<3cm3或边缘剂量>2 0Gy者2年闭塞率超过93% ,出血率为3 8% (2 / 5 2 ) ,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于伽玛刀治疗后消失或改善。结论:伽玛刀是治疗青少年脑AVM安全、有效。
- 仇斌马志明刘运生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伽玛刀青少年
- 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MRI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评价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M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泌乳激素(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动态增强MRI资料,并经处理后获得其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类型和增强峰值(EP),将其检出率与常规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微腺瘤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48例微腺瘤CER-T曲线类型分布:Ⅰ型0例,Ⅱ型7例,Ⅲ型6例,Ⅳ型19例和Ⅴ型16例.微腺瘤EP值在90~180 s内13例,在180 s以后25例.动态增强MRI检出率为95.8%(46/48),其中60 s时腺瘤与正常垂体对比效果最为明显,检出效率为58.3%(28/48).常规平扫检出率为25.0%(12/48).常规增强MRI检出率为52.1%(25/48).行×列x2检验,P<0.01.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可靠方法,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怀疑PRL型微腺瘤而MRI平扫阴性者,动态MRI应列为常规检查.
- 姜新雅仇斌
- 关键词:垂体腺瘤MRI
- 颅底囊性肿瘤的γ-刀治疗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颅底囊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上首选手术切除。有手术禁忌或不愿开颅手术的患者,则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本文探讨γ-刀治疗颅底囊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γ-刀治疗颅底囊性肿瘤15例,肿瘤周边剂量13-16Gy(平均14Gy),中心剂量28~40Gy(平均34Gy),等剂量曲线35%~50%(平均40%),治疗靶点3~9个(平均5个),随访1~7年。结果:11例(73.3%)病灶缩小50%以上,2例(13.3%)病灶无变化,2例(13.3%)囊腔增大。结论:应用γ-刀治疗颅底囊性肿瘤,是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
- 仇斌马志明刘运生
- 关键词:Γ-刀神经外科
- 星形细胞瘤相对脑血容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脑星形细胞瘤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与MVD、VEGF免疫组织化学对照研究,旨在探讨星形细胞瘤相对脑血容量(rCBV)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星形细胞瘤术前行常规T1WI和T2WI,然后采用对比剂首过动态增强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进行灌注成像扫描,最后行常规增强扫描。以灌注原始图像重建出rCBV图,依据rCBV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术后取病理分别进行HE染色、MVD、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别用于病理分级并计算每一标本的MVD和VEGF表达程度。分别将MVD、VEGF表达与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与MVD呈明显正相关,r=0.686(P<0.01)。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VEGF表达程度增高,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增大。结论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与MVD及VEGF表达存在显著相关,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存在相关性。灌注成像可用于活体上评价星形细胞瘤的血管生成程度。
- 姜新雅仇斌王维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灌注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