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理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人工诱发闪电及玉米的变异性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讨论了在玉米抽穗和杨花期大田里进行的人工诱发闪电试验中测定的闪电击地点附近电磁场的变化以及收获时发现的闪电击地点及闪电主分流电流通路附近的大田玉米单株双穗率和雄花结穗率比对照地段高出4倍和2.8倍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于其它物理因素诱发变异的结果。如果今后能得到重复,所得变异株能够遗传,那将可以作为自然界物种演变的一种佐证,使人工诱发闪电实验成为生物基因诱变的大田实验场所。
- 刘新中陈明理房广森王怀斌袁义
- 关键词:电击法玉米
- 电场仪及电场测量方法
- 一种电场仪,包括探测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探测装置将电场信号传送于信号处理装置,探测装置内设置有动片及其驱动装置、两组定片和传感器,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差分模块,探测装置内的两组定片分别与两运算放大器连接以组成差...
- 陈明理王怀斌
- 文献传递
- 人工触发闪电中的M分量特征被引量:11
- 2011年
- 利用2005-2008年期间在山东开展的人工触发闪电试验中所观测到的通道底部电流、不同距离垂直电场及高速摄像光学资料,对人工触发闪电10次回击之后的33次M分量电流波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的M分量电流波形具有较对称的结构特征,峰值电流的几何平均值为743 A(标准偏差为0.55);波形10%~90%上升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241μs(标准偏差为0.46);M分量的半峰值宽度的几何平均值为318μs(标准偏差为0.36);M分量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1.1 ms(标准偏差为0.24)。人工触发闪电的回击与其后发生的M分量相比,波形明显偏窄,M分量的幅值明显小于回击。对M分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分量的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和持续时间3个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升时间与半峰值宽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73;持续时间和半峰值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7。M分量的峰值电流与半峰值宽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45和-0.37。
- 赵阳郄秀书陈明理孔祥贞张广庶张彤张廷龙冯桂力
- 关键词:人工触发闪电电流参数
- 雷电预放电阶段建筑物框架和大地上感应电荷分布的数值计算
- 雷电产生的电磁干扰是危害建筑物内灵敏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电磁干扰不仅来源于雷电回击时大电流产生的强烈的瞬态电磁场,也来源于在回击发生之前的雷电预放电阶段在建筑物框架上感应电荷的变化而产生瞬态电磁场。对于...
- 周歧斌杜亚平陈明理
- 关键词:感应电荷建筑物雷暴云预放电静电平衡电荷密度
- 文献传递
- 云-地闪电的传输线模式及回击电流速度被引量:8
- 1995年
- 利用Maxwel′s方程组及回击产生的电磁辐射场的谱特征,给出了垂直于非完全导体地面之上的回击通道产生的地表电场垂直分量表达式,从而克服了由镜像法的不适用带来的误差。考虑到回击速度与通道中电流传播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出回击通道中电流的速度应接近于光速(c),而与回击速度不同。回击锋面是通道中的离子被电流加速后发生更强一级电离的锋面,它滞后于电流。基于上述两点,对传输线模式进行了改进。
- 陈明理刘欣生
- 关键词:闪电
-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01年
- 通过对 1998年 8月 2 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 ,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2 0 μs ,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 1μs,随着负先导的下行发展 ,梯级增长。②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在负先导接地之后 ,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特性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 15 μs。③从地面向上发展的连接正先导由多个振荡脉冲组成 ,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13μs,连接先导的发展也是梯级的。电场快变化中的高频分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最强的发光是由向下的负先导接地时形成的小回击产生的 ,强光只集中在空气离化而形成的放电通道部分 ,光强则随着高度的增加很快衰减 ,其传播速度约为 2 .1× 10 8m·s-1。在小回击发生之前 ,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接地之前有较强的发光 ,而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没有明显的发光。在小回击发生之后 ,金属导线上端向上正先导的发光强度被增强 ,其向上的传播速度约为 2 .4× 10 6m·s-1。金属导线部分在小回击发生之后约 2 2 0μs逐渐开始熔化发出强光 ,并向上发展而与前面向上发展的正先导的发光相并合 ,其传播速度约为 1× 10
- 张义军刘欣生王才伟肖庆复张广庶董万胜周良才钟定珠樊灵孟陈明理王道洪渡边贞司
- 关键词:电场变化负地闪正地闪
- 云闪辐射脉冲序列的丛集特征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2002年夏季那曲地区野外观测的宽带干涉仪资料,应用变异系数CV、Allan因子分析(AFA)和Fano因子分析(FFA)等统计方法,对33个云闪辐射脉冲事件序列的时间丛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放电过程呈现强的分形丛集性,变异系数平均为5.2,AFA和FFA标度指数αAF及αFF平均分别为1.42和0.81;同时发现,初始强K脉冲前CV增加到明显>1。
-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陈明理
- 雷电研究新手段:人工诱发雷电技术
- 1997年
-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高电压、大电流、超长间隙的瞬态放电现象。它所产生的高温和瞬变电流及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有直接的危害。正因为如此,有关雷电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活跃。
- 陈明理刘欣生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关键词:雷电降水
- 电场仪及电场测量方法
- 一种电场仪,包括探测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探测装置将电场信号传送于信号处理装置,探测装置内设置有动片及其驱动装置、两组定片和传感器,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差分模块,探测装置内的两组定片分别与两运算放大器连接以组成差...
- 陈明理王怀斌
- 文献传递
- 确定雷电定位系统场地误差的参数化方法被引量:14
- 1990年
- 本文提出一种根据多站雷电定位资料确定闪电定位系统(LLS)场地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假定场地误差具有有限阶三角级数的形式,由雷电方位的多站实测资料,经Orville的本征值技术处理,将问题化为一个非线性无约束极值问题,从而可由对目标函数求极值点来确定场地误差。文中利用1988年夏天在北京地区由三个雷电方位探测器(DF)记录到的4900个实际雷电资料求得了各DF站的场地误差曲线。95%以上的闪电经误差订正后的方位与实测方位的残余偏差在±1°以内,与雷达回波的一致性也有了明显改进。
- 陈明理刘欣生郭昌明葛正谟
- 关键词: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