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徽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全球环境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肥城区森林群落生态环境效应及其配置模式应用研究 杨书运 夏尚光 严平 梅莹 陈思英 丁增发 王学义 王凤文 汪小进 梁淑英 梅雪英 张功 苏守香 本项目研究了城市大气粉尘浓度增长特点、城市道路大气PM2.5浓度与车流量/车速关系、大气负离子寿命、城市不同功能区大气负离子本底浓度、绿化降噪功能、城市森林固碳等,结合生态效益评估,筛选五种适合于江淮气候区的城市森林人工...关键词:关键词:森林群落 生态环境效应 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植物群落空气清洁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以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3种典型植物群落的负离子时空分布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离子评议系数(CI)对该区域春季的空气清洁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雪松群落白天的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为1 100个/cm3,杨树群落为1 831个/cm3,竹林群落为1 498个/cm3。植物新叶量的多少是影响植物群落负离子产生能力的关键因素,杨树林在4月份新叶量最多,生理活性最旺盛,空气负离子产生能力最强;其次是竹林,雪松林最弱。根据空气评价系数,3种群落空气清洁度顺序为杨树林>竹林>雪松林。 张功 陈思英 夏尚光 杨书运关键词:植物群落 空气负离子 基于MODIS数据的安徽淮河流域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淮河流域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安徽淮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安徽淮河流域年平均NPP为336.62gc/m2,其中,2004年NPP最大,为380.73gc/m2,2000年最小,为298.76gc/m2;根据年NPP分布显示,淮河以南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淮河以北地区,在淮河以南地区,长江以南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长江以北地区,主要因为这些地区多为森林,植被覆盖度高。2000-2006年间,安徽淮河流域NPP总体呈增加趋势,淮河沿岸NPP增加明显。 陈思英 郑军 杨书运 徐倩倩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 MODIS 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NDVI周期性分析 2013年 利用1982年1月到2006年12月的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GIMMS(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tudies)NDVI数据,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淮河流域NDVI数据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安徽段各站点SINDVI基本存在2—3a、9~10a、12—13a及15~16a的变化周期。其主要影响因子可能为气温和降水,而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海-气相互作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植被的周期变化。 陈思英 关文健 杨书运 韩辉邦关键词:NDVI EMD 气候因子 合肥城市绿化对粉尘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对合肥市不同绿地类型粉尘污染的粒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绿化面积和车流量影响粉尘粒径的分布,绿化面积小的地段粉尘粒径主要分布在7~10μm;粒径数谱分析可表明,粒径分布总体均呈现单峰型分布,绿化面积较大区域的粒径分布特征呈现出良好的正态分布,林分组成单一、结构简单的地段PMIO的比例大。文中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控制车流量等方法,以.争口快缓解合肥市粉尘污染现状、优化市区环境。 陈思英 张功 夏尚光 杨书运关键词:粉尘 特早种茶叶开采期预报模型的建立与误差分析 2022年 以特早种茶叶品种“巴渝特早”为研究对象,应用阶段积温预报法、逐步回归预报法、集成预报法分别建立开采期气象预报模型,比较不同预报方法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阶段积温预报法对于“巴渝特早”开采期的预测偏差较大,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剩余均方差为5.225,拟合优度为0.539;逐步回归预报法相较于阶段积温预报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明显提升,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剩余均方差为2.826,拟合优度为0.749;集成预报模型综合考虑了积温条件以及影响春茶开采的关键时段的关键气象因子,优化单一预报方法的不稳定性,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剩余均方差为2.729,拟合优度0.765,可以应用于特早种茶叶开采期气象预报服务. 武强 王旭 方丽 江姣 孙恩虹 韩旭 陈思英关键词:开采期 误差分析 巴南银针产区茶叶气候适宜性与气候品质评价 被引量:20 2021年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是否适宜茶树生长以及茶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揭示重庆市名优茶产品巴南银针的主产区茶树生长的气候优势,本文以巴南银针茶叶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条件与气象灾害发生情况统计,分析茶叶种植区气候可行性;综合气象因子对茶树生长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分析春茶生长期影响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特点;基于气候适宜度理论以及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巴南银针茶叶产区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以及气候品质等级。结果表明:巴南银针茶叶产区热量条件优越,无早春冻害,能够确保茶树安全越冬以及春茶的早采高产;春茶生长期,从一芽一叶开采期开始计算,气候适宜度平均值0.7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生产;春茶气候品质等级维持在2级到1级,气候条件利于春茶品质成分积累,保证了优质茶的生产。 武强 王旭 罗孳孳 阳园燕 范莉 陈思英关键词:气候条件 气候适宜度 应对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严平 杨书运 梅莹 钱坤 陈思英 周福红 关文健 郑军 孙秀邦 郑宁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成果属于自然科学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内容、特点:以全球变暖为核心的气候变化降低了气候的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高发。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对气候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衡、突发性极端温...关键词:关键词:灌溉技术 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型设计 被引量:1 2020年 在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中,由于树木的基本特性不同,导致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型配置后的经济效益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型。从生物学特性、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经济价值四方面建立城市树种选择的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四方面的指标权重计算,同时引入树种的大小比数,计算树种的重要度,对树种配置,以此完成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型设计。实验以防风故土护堤护岸效益、养护管理成本、树木经济利用价值与树木种植成本四方面衡量此次设计模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方法提高了防风故土护堤护岸效益、树木经济利用价值,并减少了养护管理成本与种植成本,具备实际的应用意义。 陈思英 龙刚关键词:层次分析 树种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研究 2019年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对国家发展的渗入意义开展分析,本文明确了现阶段各个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未来的4个发展方向,旨在为同行业的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建议,有助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 陈思英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