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书运

作品数:140 被引量:667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艺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土壤
  • 12篇气候
  • 11篇温室气体
  • 10篇小麦
  • 10篇城市
  • 8篇冬小麦
  • 8篇气体排放
  • 8篇温室气体排放
  • 8篇污染
  • 7篇洋参
  • 7篇生态
  • 7篇农业
  • 7篇温度
  • 7篇西洋参
  • 6篇沼气
  • 6篇气象
  • 6篇徽墨
  • 6篇茶树
  • 5篇施肥
  • 4篇三绿工程

机构

  • 139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安徽省科技研...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安徽省林业科...
  • 2篇合肥市气象局
  • 2篇安徽省农业综...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9篇杨书运
  • 28篇严平
  • 23篇王凤文
  • 19篇张庆国
  • 17篇马友华
  • 12篇蒋跃林
  • 9篇钱良存
  • 8篇陈思英
  • 8篇宛志沪
  • 7篇梅雪英
  • 7篇江昌俊
  • 6篇李锐
  • 6篇江波
  • 6篇程志庆
  • 5篇徐小牛
  • 5篇李万莲
  • 5篇夏尚光
  • 5篇方海义
  • 4篇王俊
  • 4篇梅林

传媒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农业环境与发...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文物鉴定与鉴...
  • 2篇2005安徽...
  • 2篇第八届中国林...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光谱信息的农林植被种类区分被引量:14
2018年
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对粮食主产区的作物与树木进行种类区分,以黄淮海地区三种主要植被(玉米、小麦和杨树)为研究对象,获取该三种植被原始反射率光谱,并对原始光谱进行特征点提取、一阶微分变换、二阶微分变换以及植被指数计算四种方法的分析处理,提取三种植被各自的光谱特征点、特征波段、蓝黄红边微分值和、位置、振幅以及面积四个特征指标以及植被指数的数值区间。基于特征值在不同植被种类间数值重叠范围越小区分精度越高的原理,比较分析植被光谱在不同处理方法下的植被区分精度,并且最终选取重叠范围最小的特征指标作为区分不同植被的识别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原始光谱特征点提取、二阶微分变换以及植被指数计算,一阶微分变换对于玉米、小麦和杨树的识别分类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中黄边振幅、黄边面积以及黄边微分值和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黄边振幅的识别精度达到97. 5%,黄边面积以及黄边微分值识别精度达98. 1%,用另外167组数据对该结果进行验证,显示黄边振幅的识别精度达96. 4%,黄边面积以及黄边微分值和的识别精度达97. 6%。该结果与用平均光谱曲线区分单种植被不同生长状态选取的特征值结果不同,这种方法能有效的保留个体光谱反射曲线的差异,从结果可见通过一阶微分变换提取黄边参数的方法能有效的用于树木和粮食作物共同种植区域的植被区分,并且黄边面积以及黄边微分值和的识别精度最高。
虞佳维程志庆程志庆张劲松王鹤松蒋跃林
淮河流域NDVI周期性分析
2013年
利用1982年1月到2006年12月的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GIMMS(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tudies)NDVI数据,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淮河流域NDVI数据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安徽段各站点SINDVI基本存在2—3a、9~10a、12—13a及15~16a的变化周期。其主要影响因子可能为气温和降水,而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海-气相互作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植被的周期变化。
陈思英关文健杨书运韩辉邦
关键词:NDVIEMD气候因子
歙石龟甲纹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2017年
通过对歙石龟甲的纹理形状和种类研究分析,将歙石龟甲纹理分为了(原生)泥裂龟甲纹,(变晶)碎瓷龟甲纹,(次生)平行龟甲纹,单向龟甲纹,叠加龟甲纹五个大类,同时对其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歙砚龟甲纹纹饰种类划分和成因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秦文静刘瑱朱江韩露杨书运周俊
关键词:龟甲纹理
不同施肥技术对单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以麦茬稻田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巢湖地区常规施肥、高产施肥、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控失肥4种肥料处理下稻田CH4和N2O的排放进行测定,研究控失肥和脲酶抑制剂两种技术措施对单季稻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CH4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没有明显不同,但排放量大小有明显差异;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与控失肥处理的CH4季节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8.81 g·m-2和32.68 g·m-2,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减少了25.8%和15.8%,而N2O的季节累积排放量没有明显差异。对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析表明,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与控失肥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2 581.92 kg eqCO2·hm-2和1 561.96 kg eqCO2·hm-2,单位产量的GWP分别减少了29.9%和18.9%,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对于巢湖地区单季稻,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和控失肥处理对于粮食增产和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一定的作用。
贺非马友华杨书运江波左怀峰颜晓元马静
关键词:肥料CH4N2O
黄山森林景区空气微生物含量及变化规律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了解黄山森林景区空气微生物含量及其分布特点。方法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在黄山森林景区选取19个测定点,在合肥市区选取4个测定点,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细菌和真菌含量监测,并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结果夏季黄山森林景区空气细菌总数均值为(503±461)cfu/m^3,空气真菌总数均值为(550±233)cfu/m^3。夏季空气中细菌总数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0(P<0.05);真菌总数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5(P<0.05)。黄山森林景区一年中大气微生物含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夏季温泉景区大气细菌和真菌的沉降量一日内有2个高峰,细菌在10:00和22:00左右,真菌在7:00和19:00左右,并均在13:00呈现一个低谷。空气细菌总数与负离子数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84(P<0.05);真菌总数与负离子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5(P<0.05)。合肥市区各测定点空气细菌总数和微生物总数均高于黄山森林景区(除西大门外)。结论黄山森林景区空气微生物含量属清洁级。空气细菌和真菌总数随负离子数增多和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蔡荟梅杨书运蔡敬民
关键词:空气污染环境微生物学负离子
黄山风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研究
黎志蒋跃林杨书运罗世峻陆开蒂桂剑锋蔡蔡梅宛志沪姚剑飞王层林徐昭晖叶要清余盛明严平
该研究首次提出森林的光电效应对空气负离子形成和维持所起的作用,将其贡献率定量化,并绘制了森林树体周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等值线图。首次用光衍射理论推导出宝光的光学方程,提出观赏宝光的最佳距离为5-10m,并对黄山各景点宝光可...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环境光电效应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及利用
本文在阐述安徽省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气候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认为以集体为单位的生态农业模式由于专业性强而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发展生态农业在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可减少农业系统的碳排放量,具有超越生态农...
杨书运
关键词:生态农业沼气
安徽省沼气原料及热量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0年
沼气是利用作物秸秆、青杂草、人畜粪便等有机物在适当的温湿度、酸碱度和密闭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CH4,约占60%,其次是CO2,约占30%~40%,其余为O2、H2S、N2等气体。原料构成相同情况下,沼气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发酵温度。通过土壤层温度、气温与沼气池池温的比较分析,认为地下1.6m处地温可以作为沼气池发酵温度的分析温度。分析本省各地有机物产量和1.6m地温分布状况及特点可以掌握本省沼气资源分布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沼气资源、提高农村气候资源利用率、实现农村生态和生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本省沿江、江淮及淮北三地区农村生活用能源匮乏,三地区的秸秆等有机物的物质循环路径主要是:“秸秆→牲畜→腐熟的牲畜粪便→田地”和“秸秆→燃烧→田地”。
杨书运袁家明
关键词:沼气热量资源农村能源
合肥城市绿化对粉尘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对合肥市不同绿地类型粉尘污染的粒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绿化面积和车流量影响粉尘粒径的分布,绿化面积小的地段粉尘粒径主要分布在7~10μm;粒径数谱分析可表明,粒径分布总体均呈现单峰型分布,绿化面积较大区域的粒径分布特征呈现出良好的正态分布,林分组成单一、结构简单的地段PMIO的比例大。文中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控制车流量等方法,以.争口快缓解合肥市粉尘污染现状、优化市区环境。
陈思英张功夏尚光杨书运
关键词:粉尘
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对水稻田面水中三氮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桶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对水稻田面水中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总氮(T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田面水中TN、NH_4^+和NO_3^-分别于第1,3,9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NO_3^-/TN多在0.1以下,(NH_4^++NO_3^-)/TN多在0.5以上。因此,可以将NH_4^+和TN作为农田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监测指标,NO_3^-作为辅助指标。添加一定浓度的PASP—Ca能对田面水中氮素浓度的变化起到缓释作用,其中0.3%浓度水平的PASP—Ca效果相对较好,田面水中NH_4^+和TN的下降速率分别为3.452,4.806mg/(L·d),与单施氮肥(CK)相比,分别降低了11.68%和16.25%;同时,NH_4^+的平均浓度为6.999mg/L,较CK低了3.88%;NO_3^-的平均浓度为0.396mg/L,较CK低了24.83%;TN的平均浓度为20.077mg/L,较CK提升了3.10%。施氮后田面水中TN浓度随时间呈对数递减,而NH_4^+浓度在施氮后3天内随时间呈对数增加,之后随时间呈对数递减趋势。施氮后的9天内是防止稻田田面水中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
董世杰鲁屹唐婉莹刘琪程梦笛张庆国杨书运马友华
关键词:三氮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