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薇

作品数:23 被引量:41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翻译
  • 7篇英译
  • 4篇译文
  • 4篇符号学
  • 2篇译法
  • 2篇英译汉
  • 2篇语用意义
  • 2篇社会符号
  • 2篇社会符号学
  • 2篇社会符号学翻...
  • 2篇文学
  • 2篇文学翻译
  • 2篇话语
  • 2篇教学
  • 2篇翻译法
  • 2篇翻译理论
  • 2篇翻译研究
  • 2篇《中山狼传》
  • 2篇词语
  • 1篇道格拉斯·罗...

机构

  • 2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学院

作者

  • 23篇陈宏薇
  • 1篇江帆
  • 1篇苏艳

传媒

  • 7篇中国翻译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上海科技翻译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国语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东方翻译
  • 1篇外语教育
  • 1篇中国英汉语比...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8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被引量:56
2001年
作者将我国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反应界定为“奈达现象”,以《中国翻译》为调查目标,对该刊1980年至2000年间发表的有关论文分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扫描。通过研究“奈达现象”在各阶段的体现,说明我国的翻译研究正走在向成熟。
陈宏薇
关键词:翻译研究
一致性:刘重德和Peter Newmark翻译理论之比较研究
<正>1.引言刘重德和Peter Newmark分别为中国和英国译坛的两位宿将。两人都是高校的资深教授,多年从事翻译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深谙通天塔建设者的甘苦,并不约而同地感叹"翻译可以说既是难事,又是乐事",(...
陈宏薇苏艳
文献传递
语用学与翻译教学被引量:40
1995年
1.语用学与格氏CP及利氏PP 本文从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CP)与Leech对此的修正补充“礼貌原则”(PP)谈起。 语用学是研究话语在语境中产生意义的学科。尽管它被一些语义学者和语法学者嘲讽为“垃圾箱”,甚至被一些语用学者调侃为“帮闲学科”,它的存在及实用意义是不可抹杀的。话语意义不止决定于语义和句法,在语篇系统中,语言的、社会的及认知的因素总是密切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
陈宏薇
关键词:语用意义语用学语用原则话语意义会话合作原则译文读者
野草之韵的成功再现——刘士聪英译散文《野草》赏析被引量:11
2003年
刘士聪先生认为,散文翻译的至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即再现声响和节奏、意境和氛围以及个性化的话语方式。本文根据他的这一散文翻译原则,将他的英译文 Wild Grass 与夏衍先生的原文《野草》从上述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刘先生运用该原则翻译的《野草》,是一篇再现了原文的野草之韵,保留了原文品质的美文。他提出的散文翻译原则有效可行.
陈宏薇
关键词:散文翻译韵味
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被引量:50
2003年
文学翻译位于文学与翻译学两门不同学科相交的领域 ,涉及与两门学科相关的多种理论。本文研究了近年来用于文学和翻译学研究的几种主要理论 ,如接受理论、多元系统论和对话理论 ,发现它们均与符号学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认为 ,以符号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结合其他理论 ,建立纵横交错、有分有合的集成理论系统网络 ,将有助于对文学翻译进行综合性研究。
陈宏薇
关键词:符号学文学翻译研究
硅谷口语翻译拾趣
1999年
本文根据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介绍了硅谷物质文化的典型特征及其对语言文化的影响。通过解释硅谷口语中某些词语的语用意义,说明语言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在某一特殊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常有特殊的语用意义,它们往往让语义学家和翻译家也摸不着头脑。
陈宏薇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硅谷词语语用意义
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被引量:165
2003年
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引入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介绍其着眼点,批评方法和适用范围,并运用这种方法论从全新的视角对跨越近160年,产生9种译本的《红楼梦》英译事业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本文力图阐明以下要点:一、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力量的消长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规范与倾向有影响。二、《红楼梦》英译本作为翻译文学在英美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与社会功能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三、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应涵盖规定性翻译批评研究与描写性翻译批评研究,以发展为完整的翻译批评系统,推动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
陈宏薇江帆
关键词:描写性研究文学翻译批评《红楼梦》
干旱被引量:2
2001年
巴里·洛珀兹陈宏薇
关键词:英译汉参考译文气息悲哀家园
双语词典编纂的新文化理念——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被引量:6
2005年
本文作者通过抽样研究<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同义词辨析、惯用法说明和译例的翻译等7个方面,说明该双语词典体现了编者以读者为中心的新文化理念,符合中国人学英语的语言认知规律,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宝贵学习资料.
陈宏薇
关键词:《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双语词典编纂
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被引量:23
2000年
本文根据小说美学的人物、时空、情节、叙述、语言等要素 ,比较研究了鲁迅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与杨宪益、戴乃迭先生所译英译文的艺术成就。通过典型实例分析 ,本文说明译者如何以生动简洁的笔触、符合人物社会地位与性格的贴切选词以及恰当的语篇布局调整 ,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审美要素 。
陈宏薇
关键词:《孔乙己》小说美学审美要素艺术世界
全文增补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